第十三章 瓦岗军

换源:

  赵子墨背起青色布包,身着青衣,脚蹬千层底麻鞋,沿着父亲当年赴京赶考的路,踏上了前往洛阳的旅程。他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只是一名小小的千户长,隐匿于洛阳这座繁华都市,或许能不为官府所察。盘缠有限,他打算在洛阳寻些活计,暂避风头三五年,待时局平稳后再与家人团聚。

然而,临近洛阳,赵子墨目睹的却是一片荒芜。乡村荒凉,田地无人耕种,村落沦为废墟,真乃“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之景。他不禁犹豫,这样的地方,洛阳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洛阳毕竟是大都市,谋生机会总比别处多些。

一路风霜,夜宿破庙山洞,以野果充饥,山泉解渴。一个月后,他终于抵达洛阳城郊的官道。只见难民三三两两,扶老携幼,逃离洛阳。他们见赵子墨衣着整齐,面庞红润,投来惊异目光。赵子墨上前询问逃荒缘由,打听城中情形,难民们却仅以冷漠眼神相待,不愿多言。

赵子墨步入洛阳西城门,守城官兵慵懒疲惫。洛阳虽经战火,依旧商贾云集,馆舍整齐,青槐绿柳,豪华马车不时驶过。只是百姓稀少,披甲兵丁往来频繁。

初入洛阳,赵子墨茫然无措,想找客栈歇息,再寻谋生之路。正东张西望之际,一难民汉子主动搭话:“赵千户,怎会至此?”

赵子墨听闻熟悉的龙爪山口音,心中一暖,问道:“君是龙爪人?为何识我?”

“您乃我龙爪山千户长,声名远扬,岂能不识?在下张宇轩,梦长生族弟,亦是其佃户。”汉子答道。

“哦,对了,你想起来了。君何以至此?”赵子墨道。

“走,借一步说话。”张宇轩拉着赵子墨,急匆匆走向城外。出了北门,张宇轩才开口:“城中已无百姓,大战在即,君入城岂非送死?”

“君何以知之?”赵子墨惊问。

“不瞒君,因梦长生霸占我妻,与之结怨。无奈之下,我放火烧其家,后加入瓦岗军。今日是为探查洛阳军情而来。顺便问一句,我那把火可烧死了梦长生?”

“并未,火势很快被扑灭。”赵子墨摇头叹道。

“那老贼真是命大!”张宇轩愤愤道。

“原来君是瓦岗军探子。依君之见,朝庭天下将倾?”赵子墨问道。

“大业皇帝已被宇文化及所杀,洛阳仅剩皇泰苦苦支撑。瓦岗军势大,百万精兵即将围城。君不如加入我瓦岗军,共图大业。”张宇轩劝道。

“我能打仗吗?”赵子墨疑虑道。

“君这体格,持长矛必威风凛凛。打仗时,头领冲锋在前,我等呐喊助威。头领胜,我等追击;头领败,我等撤退。人多势众,自保无虞。”张宇轩解释道。

“瓦岗军最大头领是谁?”赵子墨问。

“江悦宁。今民间传唱‘江代杨,是寻常’,瓦岗军真有望取隋而代之。”张宇轩道。

赵子墨沉思片刻,叹道:“我如今真是进退维谷啊!”

“怎能说是进退维谷?投奔义军,便是生路一条。义军欢迎与隋朝有仇之人。”张宇轩鼓励道。

赵子墨默然,随张宇轩向瓦岗寨方向而去。

途中,赵子墨询问义军情况。张宇轩答:“义军多为受压迫的苦命人,亦有隋朝罪犯及前隋军投奔。尤其有本事之人,如前军官和文人,在义军中升官迅速。”

赵子墨好奇道:“瓦岗军能攻下隋朝粮仓?”

“当然。上次攻下兴洛粮仓,义军声势浩大,百姓欢欣鼓舞。方圆百里饥民背着口袋、挑着筐子来领粮。孩子们抓生麦子便嚼,老人们给义军磕头,感谢救命之恩。人山人海,场面壮观。粮食一散发,饥民纷纷投奔义军,瓦岗军迅速壮大。”张宇轩回忆道。

赵子墨感慨:“看来义军中有不少读书人。”

“是啊,出谋划策的多是读书人。若非朝廷逼人太甚,谁愿造反?”张宇轩叹道。

赵子墨感慨:“这朝廷也太黑暗了,连千户长这样的好人也被逼上绝路。”

“就是嘛,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我们应推翻这个朝廷,建立一个太平公道的新世界,然后再与家人团聚。”张宇轩道。

二人继续前行,天色渐晚,山路愈发难行。四周高山林立,风过树梢,发出阵阵怪叫。通向山寨的小路被几道木栅和石滚把守得严严实实。张宇轩与守关义军对了暗号,通报姓名后,二人顺利入寨。

爬上小山,透过林木间隙,可见几间用木头和树皮搭建的房屋。再往前走便是聚义厅,厅外火把如龙,义军手持火把守在门前。张宇轩对了暗语,通报姓名后,二人走进聚义大厅。

厅内灯火通明,柱子上插满火把。十来张大方桌摆放在厅中,中间一桌围坐着四人。张宇轩上前报到,其中一人点头示意:“辛苦了,我们正等你的消息。过来坐吧。”张宇轩没有坐下,详细汇报了洛阳的军情,随后介绍赵子墨道:“这是我们家乡的千户长,因拒绝为隋朝抓丁收粮,家被焚,父被杀,特来投奔义军,报仇雪恨。”

“欢迎加入,我们正缺人手。这个朝廷恶贯满盈,大家都是它的仇敌,如今报仇的时候到了。你先跟张宇轩一伙,等立了功再封官。你们赶了远路,先去伙房吃顿饱饭再休息。”首领说道。

赵子墨抱拳行礼后,随张宇轩来到伙房。伙房也是木皮结构的房屋,几位义军在灶前说笑。张宇轩说明来意后,领班的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张宇轩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含糊不清地说:“千户长不必客气,投奔义军,有吃有喝,死了也值。”

赵子墨多日未吃饱饭,当晚也放开酒量,二人互相敬酒,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早晨醒来,张宇轩已起身,赵子墨翻身起床,不见张宇轩,心中有些失落,以为他去方便了。片刻后,他走出营房,只见满山义军,旌旗飘扬,口号声此起彼伏。山巅峡谷、草场林中,一队队义军整齐列阵,舞刀弄剑,气势如虹。更有老弱妇孺随军,负责后勤。战时,青壮年上阵,老幼在后方支援。义军的冲天豪气,让赵子墨深受触动。

赵子墨继续向前走,张宇轩从后方快步赶上,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怎么,第一天参加义军就不守纪律?不到火去操练,是要受军法处置的。”张宇轩打趣道。

“你没叫醒我呀,我正找你呢!”赵子墨回应道。

“我是逗你玩的。昨天走累了,我故意让你多歇会儿。等吃早饭时,我们一火的人再互相认识,作战时大家要紧密配合。”张宇轩解释道。

“这山上怕有几万人吧?”赵子墨问道。

“几万?瓦岗军人数众多。我们昨天经过的洛口城,周围四十里,是魏国公江悦宁的都城。还有守洛口仓的大军和外出征战的部队,总数不下百万。”张宇轩自豪地答道。

“看来隋朝的天下即将终结。”二人边聊边沿着山间小道前往指定地点吃早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