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养殖成功,王力开始对小姐姐的小菜篮下手,先是在他的建议下父亲和大伯做出来更加精美的篮子,又在他的建议下做出许多不同种类的篮子和其他农村人需要用到的小东西,大概是王力觉得时机差不多,王力又对农具下手了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太监唱吧,大殿内文武大臣依次登场,启奏全国发生的大事小情,这是景惠帝登基九年来无数个朝会之一。
景惠帝的登上皇帝宝座之旅不算多忙曲折,老皇帝在景惠帝七岁的时立他为太子,当了二十三年太子,这二十三年当太子生涯中他有过锋芒毕露,不服就干,那段时间每天想的是超越太祖皇帝,把大景的疆土扩大,把大景的声威传遍四方,最好能超越秦朝让四夷臣服。可他刚亮出的爪牙都被先帝,也就是景文帝剪的只剩下保护自己的利齿,每每想到先帝的做法,景惠帝愤懑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先帝的睿智,尤其是他当了皇帝后,他感受最深的是先帝见他动不动打打杀杀对他说的一句话:你可以有野心,也可以想办法实现你的抱负,可你在攻击前是不是先隐忍,伺机而动,一击毙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你的爪牙全部露出来了,别人都知道你要干什么,你说人家会不会躲着你?会不会给你攻击的机会?
年轻的太子当面虚心接受,可哪里是几句话就能扭转的,之后的太子依旧我行我素,而且做事更加明目张胆做着超越所有皇帝的梦,很快他人生中的黑暗时刻到来,老皇帝给他树立了一个接着一个的对手,安插一个个搅局者,从二皇弟开始到六皇弟,几个弟弟都和他对峙了好几年,期间京中一再传言皇帝要废太子,立某某皇子,当时还是太子的景惠帝不是没想过使用非常手段保证自己的太子之位,可大多在事情发生前就被告发或者稀里糊涂失败。失败和懊恼徘徊在他心中好多年,幸亏当时的太子太傅闫成博不断开导,才没让他性格扭曲,并在他登基前的三四年里平稳过度直到登基。当时太子太傅告诉他的是:你只是太子,做的越多错的越多,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大的反击。后来景惠帝登基称帝,太子太傅和十多个在太子府担任各级管事的官员主动交代,先帝从来没有更换太子的想法,他们这些官员和皇子都是先皇安排过去磨砺他的,让他不要那么锋芒毕露,不然也不会每个皇子和他对抗几年后因为莫名其妙理由被先皇赶到封地。
知道真想后的景惠帝感激先皇之余,也自责过一段时间,因为每次失败后他都杀了不少人,肯定有该杀的,但也有许多磨砺他的人,这些可都是对大景,对皇家忠心耿耿的人啊。好在据太子太傅等人交代,除了当场被太子杀死的人,其他人大多被先皇私下保了下来,他们的家人也安全无恙,只是换个身份而已,刚登基的景惠帝当场恢复他们名誉并赠书“忠勇之家。”
景惠帝看着下面群臣出班禀报:哪里有旱灾,哪里水患,哪里有土匪和地龙翻身等,说实话,他已经听腻了看腻了,水患,旱灾和地龙翻身,有什么可说的,赈灾救灾啊,最多再减免点赋税而已。经过前面几代皇帝的努力和这九年的发展,国库虽然没有充盈到让他打一场灭国战的地步,可也不是入不敷出,赈灾救灾减免赋税一套简单流程有什么可讨论的。至于匪患,派兵镇压就是,多大的事,唉!怎么就没人讲打北方草原的事,再安稳发展几年吧,等百姓彻底恢复元气再打。想起九年前的那场战争,景惠帝自责不已,压抑那么多年终于登上皇帝宝座,突然听到北方草原大举进攻,他哪里能忍,坚决消灭北方蛮子,所以就有了中原十室九空的现象,之后战争胜利了,蛮子被打跑了,他们想要追击进入草原时,回头一看百姓家家饿殍,上顿不接下顿,没办法的皇帝紧急下令放战士归家,就这样中原地带百姓已经元气大伤。当时不是没人上书皇帝不需要那么多人,召集那么多人同时开启北面西面和南面的战争都够了,可皇帝的意志谁能反驳,可以说那么多人命只给了皇帝一个教训而已,事后再多的补偿也换不回死去的人。
皇帝的恍惚下面大臣有人看到了,也没太在乎,这些事情只是在大殿上讲出来,让上面的那位点点头而已,他们没指望大殿上短短几分钟就把一件大事定下来,事前肯定已经通过气了,说不定上面那位比自己等人知道的更全面,毕竟人家手里有眼线,天下间的风吹草动都能快速汇聚到他的手中,除非某人当场弹劾某某官员贪赃枉法。显然今天大家都不会触皇帝这个霉头,因为皇帝今天有个不大不小的动作。
大事小情禀报完毕,工部侍郎刘彦超出班揍对:“启禀圣上,最近民间出现许多农具,其中有一种名叫“打谷机”的农具,可快速分离秸秆和种子,本来百姓十多天才能做完的事,现在一天就可以做完,还有一种名“脱谷机”的农具,也能一天脱离谷物,”“哈哈,好,真是天佑我景朝,”“恭贺陛下获得神物,天佑我景朝,”看皇帝高兴,有人当即出班高呼,其他人见状,有人懊恼不是自己第一个站出来,有人撇撇嘴看不起此人急于拍马屁,不过他们对天朝出现如此神物可没有任何意见,接着殿内所有人都向皇帝恭贺:“恭贺陛下获得神物,天佑我景朝,”皇帝看大臣这么齐心,更加高兴:“哈哈,有神物出世必有奇人,赏,一定要给制造神物之人大大封赏,哈哈...”皇帝很高兴,利国利民的神物出现,说明他这个皇帝得到老天的认可,这对他的统治更加有力,他怎么会不高兴。
见大殿内众人恢复原样,拍马屁的也回到原位,按往常而言,皇帝说完“赏”字后启奏之人也会回到班位,其他人再启奏别的事情,而工部侍郎却没有走,皇帝好奇道:“刘爱卿,可还有事情启奏...”刘某人想翻白眼,可他不敢,因为他知道他启奏的这些事情皇帝也都知道,估计知道的比他更全面,据吏部和户部官员私下说:所有农具都是出自清远县一个叫西王村的地方出来的,他们派了不少人过去调查那个奇人,全部无功而返,原因是上面有人关照过,这个人是谁不言而知———皇帝呗。刘彦超恭恭敬敬答到:“启禀圣上,还有一种名“曲辕犁”的农具能快速翻地,也能节省出不少人手,不过据怀远郡清远县县令候天德禀报称曲辕犁由于犁头为木质,效果还没达到理想状态,所以传播的范围还不大,如果换成铁器,曲辕犁一人一牛一天能耕三亩地。臣私下找到让人打造出来一副,请陛下赎微臣擅作主张之罪,”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