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农具

换源:

  “这有什么可赎罪的,你这么尽职尽责,我还要奖赏与你,不过你是否已经试验过新式曲辕犁,”“臣同户部,吏部,皇庄管事等多名官员一同实验过曲辕犁,确实如清远知县所言,且有过之。”好处不能独占这个道理刘彦超是知道的,所以他从开始这项实验就通知了不少人,如果不是担心皇帝怀疑他借着曲辕犁的由头拉帮结伙,他一准把六部和各个有权有势的人都叫上,至于他的老上司,他们都做到官员的顶峰了,非必要不开口。“哦,这么神奇,今天可带来了,”皇帝表现的好奇的样子道,“回圣上,已经在殿外候着,而且臣还带来了其他农具,等候圣上问询,”“快快拿上来,”皇帝很满意,满意这个工部侍郎的做事态度,一直都能把事情做的滴水不漏。

这些农具皇帝知道的比所有大臣都早,那是六七个月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晚上,嗯,主要是皇帝看到如此奇物心情好,有个太监交给他一卷眼线禀报的文书,说许多地方出现多种新式农具,能够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提高作物产量,皇帝当场叫人调查农具的作用和制作农具的人,他准备大大封赏此人,经过眼线几经周转终于查到这些农具是出自清远县一个叫西王村的地方,到这里调查出现了僵滞,因为村里人都说不知道或者大家一起发现的,开始大家都以为是这个村子村民集体抵制打压发明者,后来眼线多次偷偷潜入村子和偷听才知道,发明者只是个五六岁大的孩童,眼线会相信这个如同天方夜谭一样的事情嘛,这个调查结果一旦上报,不说会不会被嘲笑,不被按个渎职或直接杀头的罪名就不错了。不死心的眼线继续观察,直到一次王力安排同村人要做的事情和注意事项,到这里可以说眼线调查的很到位了,但这个眼线直到他亲眼看着又有新农具问世才上报调查结果。开始皇帝确实不信五六岁梓童有如此奇思妙想,直到他看完眼线调查的前因后果:“大呼神童,”当晚连喝三大碗酒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接着是他大加封赏眼线和职位连升三级,还有既然那个小娃娃这么想保护自己,干脆让眼线密切保护神童和防止信息泄露,当然也打消了他对当地县令出现如此奇物不报的惩罚。当然其中也有其他原因,眼线探听到西王村村长让县令晚点再上报,理由是他们还在研制新农具,等新农具到一定数量,一定可以使得龙颜大悦,至于后面侯县令知道皇帝对清远县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怎么诚惶诚恐这里就不说了,不然又是长篇大论。

景惠帝看着将士将一件件农具搬上大殿,没有理会众人交头接耳和嗡嗡声,径直走下龙椅来到大殿中好奇的一一看去,虽然他的眼线已经禀报过这些农具,还送进宫几件给他把玩,可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齐全,皇帝拿起一个扁平,四边凸起的东西问道:“这是何物,怎么用,用什么做的,”刘彦超显然是做过功课的:“启禀圣上,这是簸箕,是用来分离作物和糟糠的,”“这个呢,”皇帝又拿起一件长杆连接向下的三个尖锥,刘彦超刚准备回答,这时一个声音叫到:“圣上,圣上,我知道这个东西,这是钉耙,我祖上随太祖打天下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武器,不过我家的是九齿,它只有三齿,我想一定是打野兽的武器吧,”回答的人姓陈,祖上在开国时立了不小的功,开国后被封为陈留侯,主要才能表现在防守上很稳。皇帝看陈留侯挥舞双手像劈砍敌人的样子,也不生气,微笑着走到另外一排拿起一个竹制的六齿农具道:“那这个呢,也是武器吗?”“这...”陈留侯想说这也是武器的,可材质让他怎么也说不出口,只能看着皇帝不知所措“这”个没完。皇帝见他这样哈哈一笑:“这都是农具,开始就说了,”刘爱卿你和大家说说这两件是干什么的。刘彦超躬身道:“前面三齿的是松土用的叫“钉耙”,据说如果在尖端包上铁会更加实用,实用方法是这样的,”嗯,看起来和陈留侯的动作差不多,都是举国头顶向下挥舞,不过结果差别有点大,“使用此工具虽然比不上曲辕犁,但也比以前百姓刨土快的多,”刘彦超介绍完三齿钉耙停顿了一下,看看大殿内人的反应继续道:“六齿的名“耙子”,作用是收集庄稼地里收割过后散落的作物,像这样轻便快捷...”刘彦超做了几个手臂前伸后拉的动作后再次躬身表示介绍完毕,大殿内顿时嗡声四起。皇帝现在的心情很好,看众大臣交头接耳的样子都感觉顺眼起来。突然玩心大起的皇帝顺手拿起一物对着众大臣道:“各位爱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鱼叉,臣下以前见到过,”抢答的人姓范,任吏部员外郎,出身江南鱼米之乡,他们哪里水多鱼多,所以看到过类似的物件。皇帝没说是也没说否微笑着把手里的物件递给他:“你看看和你以前见过的有何不同,”姓范的员外郎出身书香世家,怎么会对此物了解的那么清楚,皇帝不等他说话开口道:“此鱼叉非彼鱼叉,为了让你们真切的看出两者的区别,朕命人专门从江南沿海和东海口渔民家中取来多种鱼叉供你们对比,来人,把朕准备的鱼叉送上来给各位观看。”不一会又有将士送上许多鱼叉摆到大殿中央,皇帝则回到宝座上,皇帝大手一招:“都去看看吧...”一时间金銮殿成为了菜市场,各位位高权重的大臣走吗观花般对着各个鱼叉评头论足,等所有人返回位置,皇帝不讲鱼叉的区别,而是道:“是不是觉得朕小题大做,”皇帝威严的目光扫视下方群臣,凡是被他看到的人都低下头弯下腰连呼:“我等不敢”,皇帝有点被气乐的感觉:“呵呵,是不敢说出来吧,本来今天这麽多奇物出现是个好日子,我不该说不好听的,但有些话我不吐不快,南方和东方的鱼叉差不多,相差这么远的距离啊,几千里有吧,你们再看看这种新式鱼叉,外观差不多,可是人家就加个小小倒刺,收获远远超越以往,更不用说人家还制出来各种用途的渔网,还总结出多种捕鱼道理,各位你们就没什么感想吗?不感觉惭愧吗,朕一直在鼓励生产,鼓励生产,可是你们都是怎么执行的,有人做过改进农具的想法吗,有想过增加百姓粮食产量的措施吗,下朝后,每个人都写一份感想交上来,朕要看到你们行动起来。”呵呵,用小物件说大道理,原来皇帝在这等着他们啊,不少大臣看出了皇帝的用意,不过还是战战兢兢躬身。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