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那小宫女果真是长公主的眼线?”
李云蕊走后。
褚禄山稍稍犹豫,还是没忍住他的好奇疑惑。
李易这时正在复盘先前李云蕊说过的那些话,他便也没有多想,随口回道:“应该是。”
“虽然没有证据。”
“但八九不离十。”
褚禄山若有所思。
“如果真是……那小人建议,东宫是得仔细排查一遍。”
“所谓狡兔三窟。”
“她既然有一个眼线,说不定还有第二个,第三个。”
闻言。
李易这才收敛心神。
他回头看向褚禄山,眼中颇是赞同。
“你说的不错。”
“实际上我还可以告诉你——”
“眼下的东宫,不仅有李云蕊的眼线,还有二皇子李承择的眼线,陛下的眼线。”
“甚至很可能鉴察院也在东宫布有暗探。”
褚禄山顿时惊了。
望向李易的眼神也极其古怪。
他没说话。
但明显又是在问——
堂堂的太子东宫……怎会像个筛子一样?
而且既然心知肚明,他这个太子……又怎会毫无作为?
李易读懂了他的意思。
但也只能无奈苦笑。
他有什么办法?
要知道,他不过也是今日才刚刚到来,哪有时间来处理这些事情?
他只能含糊解释。
“以前,我太过信任,也太过顺从那位长公主殿下了。”
“不仅很多东宫的事都是她在做。”
“就连我获取宫外信息的途径……也基本都是依赖于她。”
褚禄山神色精彩。
他似乎很难理解,一个太子,即使信任旁人,又怎会对长公主拥有那样毫无保留的信任?
这能是简单的姑侄关系来解释?
他心中费解。
再联系到李云蕊倾国倾城的容貌,他心底隐约也有了一定猜测。
但他当然不会说出来。
他很清楚。
他是下人。
他来到这里,只有一个目地,那便是为太子解决一切问题。
他认真思索。
“长公主不提。”
“二皇子和陛下安插眼线,也能理解。”
“可殿下所言的鉴察院……又是什么?”
提起鉴察院。
李易的神情也凝重起来。
可以预见的是——
庆国鉴察院,最终必将成为他的敌人之一。
这不仅仅因为范嫌。
更因为他是皇后的儿子。
既然当年是皇后受人挑唆,布局杀了叶轻眉,那在鉴察院、陈平平眼中,太子肯定是潜在威胁。
他如今不动太子。
不过是因为庆国需要太子,来维持朝局的平衡稳定。
可一旦太子成长起来,拥有属于东宫的势力,他又怎会坐视?
到那时。
他就算不为叶轻眉,也会为范嫌而与东宫为敌。
当然,话说回来。
李易也永远不可能与陈平平走到一路。
不要忘了,正是陈平平与范健为叶轻眉复仇,血洗京都,杀尽了皇后母族,这才导致皇后与太子孤立无援,只能仰仗李云蕊。
……
……
想到鉴察院那位坐在轮椅上的瘸子——
李易抬眼看了眼殿外天色。
还是觉得他很有必要将鉴察院的情况,详细跟褚禄山说上一遍。
他走到窗前的软塌上坐了下去。
发现褚禄山仍然只是毕恭毕敬的站在他面前,他不由指向对面座位。
“你也坐。”
未曾想。
褚禄山却是恭敬站着,憨厚笑道:“在殿下面前,哪有小人的座位。”
“小人站着便好。”
李易微微愕然,继而摇头失笑。
这样一个低眉顺眼的禄球儿……实在让人很难联想到他面对李云蕊时的嚣张跋扈。
他也没去勉强,盘膝坐好,便娓娓讲述。
“鉴察院是庆国最超然,也最恐怖的一大势力。”
“它独属于皇帝陛下。”
“院里分八处。”
“一处负责监察京都,在朝廷各部门、臣公府邸安插密探,搜集情报。”
“二处则是处理情报,并汇总,以供陛下做出决断。”
“三处专门研制各种药物,及罕见武器,如暗弩一类。”
“四处监察京都以外,各州府道地方官员,以及庆国之外的谍报网络。”
“五处黑骑,堪称庆国最强兵力。”
“虽然陛下明令,黑骑数量不能过千,但实际上黑骑究竟有多少……目前尚未可知。”
“六处网罗江湖武夫,用以刺杀,或者保护重要人物。”
“七处主管刑狱。”
“八处主要控制庆国舆论,任何不利于庆国统治的流言,都不可能大规模蔓延。”
褚禄山起初听着,也没感觉其中厉害。
谍报。
刺杀。
毒药。
这对他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小把戏,他也再熟悉不过。
但当他听完整个鉴察院的构造。
他的神情不可避免的便流露震撼。
“从一处到八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有情报,有武器,有江湖武夫……甚至还有精锐黑骑!”
“这太可怕了。”
“鉴察院究竟是何人所创?”
“这份缜密的思维,恢弘的格局,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难怪皇帝陛下对殿下与二皇子的争斗毫不在意。”
“他拥有这样一个鉴察院——”
“又怎会在意所谓的朝堂争斗,阴谋诡计?”
李易深以为然。
想起那位风华绝代的女子。
他也必须得承认,纵使她是占据了‘先知’的逆天优势。
可在这个陌生世间,能开辟出内库与鉴察院这样可怕的势力……那也绝对称得上是叹为观止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