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为安抚降胡,竟封儿子冉胤为大单于,配胡兵一万。汉臣司徒韦??泣血死谏:「胡羯,我之仇雠!今以子统之,天理何在?民心何附?」冉闵大怒,诛韦??及其满门。汉臣心寒,胡人亦视其为权宜之计,无人真心归附。
涸泽而渔:只知征伐,不事生产。强征粮秣,民不聊生。「司冀大饥,人相食」的惨剧在「光复区」上演。流民遍地,盗匪蜂起。
外交孤立:东晋朝廷遣使欲封其为王,共击胡虏。冉闵嗤之以鼻:「我中国英杰,自当称帝中原,岂能受南人册封?」断送唯一外援。
总长府内,七少将一份《屯田养民策》交给冉闵派来的使者。这是古卷教授呕心沥血之作,融合慕容氏汉化经验与未来农业理念。
「告诉武德王,此乃固本之基。杀胡可雪一时之恨,养民方为万世之安!」使者唯唯诺诺而去。
数日后,策论被原封不动退回,只批了四个朱红大字:「缓不济急!」冉闵正集结大军,准备与慕容鲜卑决战。
邺城临时医疗站(原羯赵太医院),血腥与药味混合。苏婉的白袍已被染成暗红。她刚为一个被流矢射穿肺叶的汉军少年做完紧急手术(利用青囊的纳米机器人封闭血管),累得几乎虚脱。
突然,外面传来骚动和怒骂。
「滚出来!胡狗崽子!」
「杀了这小杂种!他爹是羯狗!」
苏婉冲出帐篷。只见几个杀红眼的汉民,正将一个瑟瑟发抖、约莫五六岁的混血男孩(母亲是汉人,父亲是羯族小吏,已死于乱军)围在角落,棍棒高举。
「住手!」苏婉冲过去,用身体护住男孩,「他只是个孩子!」
「苏医官!让开!他是胡种!」
「他血管里流的是人血!不是羯血!」苏婉寸步不让,手中还握着沾血的手术刀,眼神却清澈坚定,「你们若杀他,与那些禽兽何异?!」
暴民被她的气势震慑,又碍于她「薪火」总医官的身份,悻悻散去。男孩紧紧抱住苏婉的腿,放声大哭。苏婉疲惫地蹲下,轻拍他的背,泪水无声滑落。她救得了伤,却救不了这弥漫人心的仇恨。
不久,邺城爆发伤寒。临时医疗站人满为患,绝望蔓延。苏婉不眠不休,用有限的磺胺药(七少提供的原始样本,由苏婉带领杏林盟尝试仿制)优先救治重症,指挥学徒用沸水煮麻布消毒,隔离病患。
一个深夜,苏婉累倒在隔离帐篷外。一双有力的大手将她扶起,递来温水。是磐石。
「喝点。」磐石声音低沉,将一件还带着体温的披风裹在她身上。他默默接过苏婉手中的消毒器械,笨拙却一丝不苟地按照她的要求操作,搬运沉重的药桶,守在危重病人身边,用魁梧的身躯挡住试图闯入隔离区的失控家属。
没有甜言蜜语,只有无声的守护。在死亡与恶臭的包围中,磐石那沉默而坚实的背影,成了苏婉摇摇欲坠的精神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当他用粗糙的大手,小心翼翼地将一枚青囊纳米剂(极其珍贵)注入一个濒死的汉人孩童体内,看着孩子烧退呼吸平稳时,苏婉在他眼中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悲悯。
那一夜,在熬制药剂的炉火旁,苏婉疲惫地将头靠在磐石宽阔的肩膀上。磐石身体一僵,随即放松下来,用披风将她裹得更紧。
「累就睡会儿,我看着火。」他低声道。
炉火噼啪,映照着两人依偎的身影。在无边的血与黑暗中,两颗饱经创伤的心,终于找到了彼此停泊的港湾。磐石与苏婉,正式相恋。
公元352年,魏昌城廉台。冉闵尽起十万步骑,与慕容恪统领的十四万鲜卑铁骑展开最终决战。
「织女系统模拟推演完成:慕容恪布阵核心为『连环马阵』,以铁索连接精锐重骑,正面冲击力无匹,但转向困难。弱点在两翼结合部及锁链节点。」古卷教授将报告递给七少。
七少内心苦涩。很不希望冉闵和慕容血战。但这是历史轨迹,他无法改变。
冉闵军中傲然道:「慕容恪小儿,何足道哉!任他千般诡计,我自一力破之!」他拒绝了分兵袭扰的建议,执意率最精锐的「龙雀卫」(曾经装备了七少提供的少量渗碳钢「龙雀刀」)正面硬撼鲜卑连环马!
战场如同绞肉机。冉闵身先士卒,血色罡气冲霄,勾戟所向披靡,所率「龙雀卫」凭借锋锐兵刃,一度凿入鲜卑阵中。慕容恪冷静指挥,连环马阵层层叠叠,如同移动的钢铁城墙,不断挤压冉闵的突击空间。
激战至日中,冉闵坐骑朱龙宝马突然前蹄一软(被慕容恪预先布置的绊马索和萨满的虚弱诅咒影响),将他掀落马下!鲜卑军士蜂拥而上!
「天王!(此时冉闵已称帝,自称大魏天王)」周成等将拼死来救。
「滚开!」冉闵怒吼,身陷重围,兀自死战!血色罡气纵横捭阖,周围鲜卑甲士如割麦般倒下!然而人力终有尽时,罡气渐黯。
慕容恪亲率精锐突击队杀到,数条精钢套索缠住冉闵。冉闵力竭被擒,犹自怒目圆睁,对慕容恪吼道:
「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犹可为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可乎?!」
声震四野,闻者无不动容。一代战神,终因政治上的短视与刚愎,陨落于廉台。
砺锋谷,英烈祠前。七少将冉闵遣使送来的、尚未捂热的「大魏天王」玉玺,投入熊熊火盆。
火焰升腾,映照着他沉痛而坚定的脸庞。
「我们救不了一个刚愎的英雄,」他对着身旁的慕容芷、古卷、苏婉、磐石以及身后肃立的薪火诸将说道,「但我们必须救下千千万万的凡人。冉闵燃起的复仇之火,烧塌了羯赵的根基,却也焚毁了太多无辜。前路荆棘,道阻且长。薪火军团,当以守护为盾,以智慧为剑,为这血染的河山,蹚出一条生路!」
「薪火不灭,华夏永存!」众人应和,声浪在谷中回荡,穿透历史的阴云,指向未知却必须争取的黎明。
七少久久不能释怀,古卷走来低声道:
「冉闵是乱世中凭武勇搏杀的矛盾体:既是战术天才,也是政治投机者;既因反抗胡族暴政被部分汉人感念,又因无差别屠杀背负千年骂名。其评价的起伏,映射了历史中民族叙事与伦理纲常的博弈。若剥离神话与污名,他更多是时代裂痕中的悲剧性人物——以野蛮反制野蛮,终被暴力反噬。
冉闵虽未彻底拯救北方汉人(汉人避难主力在凉州),但其军事威慑迫使胡人调整政策,为汉人争取喘息之机,间接影响后续民族的融合。
只因其父冉瞻战死后,冉闵被后赵皇帝石虎收为养孙,改名石闵。他深得石虎宠爱,凭借骁勇善战(身高八尺,勇力绝人)屡立战功。也因石虎的麻痹大意,导致了后赵的彻底崩塌。
一代弑神就此落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