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毒蛇的反噬

换源:

  有了恩师陈教授的“加盟”,江鸢感觉自己,像是被打断的脊梁,被重新接上了。

陈教授在文博界的地位和人脉,是她完全无法比拟的。

他就像一面旗帜,只要他肯站出来振臂一呼,那些曾经敢怒不敢言的、属于“沉馆长时代”的老人们,就有了凝聚起来的可能。

当天下午,陈教授就以“召开紧急学术研讨会”的名义,联系了好几位已经退休,但在学界依旧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老教授。

江鸢知道,恩师已经开始,为他们,编织一张对抗魏东强的、属于“学界”的保护网。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江鸢还是低估了魏东强这条“毒蛇”,其反噬的决心,与手段的狠辣。

就在陈教授的“研讨会”刚刚结束的第二天。

一场针对这位考古界泰山北斗的、蓄谋已久的、恶毒无比的舆论风暴,毫无征兆地,在网络上,炸开了。

引爆这场风暴的,是一家在霖州本地非常有影响力的、以“深度调查”和“猛料”著称的自媒体公众号。

那天早上,他们发布了一篇标题极具煽动性的文章。

《惊天丑闻!考古界泰斗陈敬德,竟是监守自盗的“国宝大盗”?!》

文章里,用一种“知情人士”的口吻,绘声绘色地,“爆料”了陈敬德教授,利用自己职务之便,与自己曾经的“得意门生”沈确(文章里,直接点出了沈确是七年前的国宝盗窃案主犯),里应外合,多年来,一直通过“以假换真”、“调包展品”等方式,将霖州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偷运出去,贩卖给海外走私集团的“内幕”。

文章写得声情并茂,细节满满。

甚至,还附上了几张所谓的“铁证”。

一张,是陈教授与一位“海外买家”(实际上是P图合成的)在茶馆“秘密会面”的照片。

一张,是某个被伪造得天衣无缝的、陈教授签名的“赝品入库单”。

最恶毒的,是最后一张。

那是一张银行的转账记录截图,显示,一个来自海外的、与当年给沈确打款的那个账户地址极为相似的账户,在不久前,给陈教授的儿子,打了一笔高达数百万的“留学赞助费”!

这篇文章,就像一颗精心计算好威力的“脏弹”。

它没有直接攻击江鸢,而是选择,攻击她背后,那个刚刚为她撑起保护伞的、最德高望重的恩师!

其用心,险恶到了极点!

文章一经发出,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被各大媒体平台疯狂转载。

整个网络,彻底炸锅了。

无数不明真相的网友,被这篇充满了煽动性的文章,瞬间点燃了怒火。

【我操!真的假的?陈教授这种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

【我就说嘛,什么专家学者,都是披着人皮的狼!天下乌鸦一般黑!】

【太恶心了!为人师表,却干这种猪狗不如的勾当!严查!必须严查!】

【他儿子留学的钱,都是我们纳税人的血汗钱啊!枪毙!这种国贼就该枪毙!】

舆论,以最可怕的速度,迅速发酵。

魏东强这一招“釜底抽薪”,又准,又狠!

他非常清楚,陈教授这样爱惜羽毛、将清誉看得比生命还重的老派知识分子,最害怕的是什么。

他就是要用这种最肮脏、最下作的手段,在江鸢和陈教授的联盟,还没来得及形成战斗力之前,就先一步,从名誉上,彻底搞臭他,摧毁他!

让他变成一个自身难保的、被千夫所指的“泥菩萨”!

江鸢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整个人,如坠冰窟。

她第一时间,就拨打了陈教授的电话。

但,已经打不通了。

电话里,只传来“您拨打的用户正在通话中”的冰冷提示音。

她知道,魏东强的第二步,已经开始了。

就在舆论发酵到顶点的同时,他一定已经拿着那份伪造的“证据”,通过他的关系网,向警方,以及大学的纪律检查委员会,递交了“匿名举报信”。

此刻的陈教授,一定已经被带走“协助调查”了。

“对不起。”

江鸢握着手机,浑身的力气,都像是被抽空了。

巨大的、无边无际的愧疚,像潮水一般,将她彻底淹没。

是她。

是她把恩师,拖下了水。

是她把这位本该安享晚年、受人敬仰的老人,推到了这场肮脏、恶毒的风暴中心。

她害了他。

就在江鸢被巨大的自责和无力感,折磨得快要崩溃时,她的手机,又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她颤抖着,接通了电话。

“喂?”

“江小姐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冷静、干练,却又带着一丝焦急的男声,“我是顾思源。”

“顾专家?”江鸢愣住了,“你”

“你现在在哪里?安全吗?”顾思源的语速极快,“网上的事情,我看到了。这摆明了,是魏东强在狗急跳墙。陈教授那边,我们警方和纪委已经介入,正在核实情况。你不要慌,更不要一个人乱跑。我怀疑,他们对付完陈教授,下一个目标,就是你!”

“我我还在公寓。”

“待在家里,锁好门,谁来都不要开!我现在,立刻过去找你!”顾思源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感,“记住,在我到之前,千万不要,相信任何人!”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