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内部好不容易稳住了民心,姜维深知曹魏必定还会有后续动作,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一边加强汉中防线的戒备,一边着手训练新兵,提升蜀军的战斗力。同时,他还派出大量探子深入曹魏境内,密切关注魏军的一举一动。
在曹魏大营,司马懿见离间计未能成功,心中虽有些失望,但并未气馁。他与郭淮等人日夜谋划,试图找出蜀军防御的破绽。此时,曹真却在一旁冷言冷语:“司马都督,之前妙计折损我军精锐,如今又有何良策?莫要再让我军陷入险境。”司马懿心中恼怒曹真的掣肘与刁难,但为了大局,还是强压怒火,说道:“大都督,如今形势紧迫,我等当以国事为重,齐心协力。我正与郭将军商讨,或许可从武都、阴平方向寻找突破口。”
郭淮点头附和:“武都、阴平地处蜀汉边陲,虽有蜀军驻守,但相比汉中防线,兵力相对薄弱。若我军能奇袭此地,切断汉中与成都的联系,蜀汉必乱。”曹真听后,沉思片刻道:“此计听起来可行,但需谨慎行事,切不可再中蜀军埋伏。”
于是,司马懿开始秘密筹备奇袭武都、阴平的计划。他挑选了两万擅长山地作战的士兵,由郭淮亲自率领,趁着夜色掩护,悄悄向武都、阴平方向进发。大军在山林中悄无声息地行进,一路上避开了蜀军的巡逻哨卡。
然而,姜维派出的探子十分警觉,在魏军行军途中,有探子发现了魏军的踪迹。探子快马加鞭赶回汉中向姜维报告:“将军,发现大量魏军向武都、阴平方向移动,看其行军路线,似有奇袭之意。”姜维听闻,眉头紧皱,心中暗忖:“果然不出所料,曹魏又有动作。武都、阴平至关重要,绝不能有失。”
姜维立刻做出部署,他命令张翼、廖化各率五千人马,分别从左右两侧迂回包抄魏军;自己则亲率一万中军,在魏军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同时,姜维又派人快马加鞭前往武都、阴平,通知当地守将加强戒备,准备迎敌。
郭淮率领魏军一路小心翼翼地前进,眼看就要接近武都。突然,四周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姜维率领的蜀军如神兵天降,从道路两旁杀出。魏军顿时阵脚大乱,郭淮心中暗叫不好,但他毕竟经验丰富,迅速镇定下来,指挥魏军抵抗。就在此时,张翼、廖化也率部赶到,从两侧对魏军发起攻击。魏军陷入了三面夹击的困境。
郭淮见形势危急,决定集中兵力突破姜维的中军防线,只要能撕开一个口子,魏军或许还有突围的机会。他亲自挥舞长刀,率领魏军向姜维的中军冲去。姜维毫不畏惧,手持长枪,与郭淮战在一处。两人你来我往,大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
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双方士兵都拼死厮杀。魏军虽然陷入困境,但毕竟是精锐之师,战斗力不容小觑,蜀军一时之间也难以将其全歼。战斗持续了数个时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郭淮趁着夜色的掩护,率领残部拼死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去。姜维本想追击,但考虑到夜间追击容易中魏军埋伏,且经过这场激战,蜀军也有不少伤亡,需要时间休整,于是便收兵回营。此次伏击,蜀军再次重创魏军,歼敌数千人,但郭淮逃脱,让姜维略感遗憾。
郭淮率领残兵败将狼狈地回到曹魏大营,向司马懿和曹真汇报了战败的经过。曹真听后,不禁对司马懿冷嘲热讽:“司马都督,此次奇袭又告失败,你还有何脸面继续指挥大军?”司马懿面色阴沉,心中对曹真的行为极为不满,但他深知此时内部纷争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于是强忍着怒火说道:“大都督,胜败乃兵家常事。此次虽未成功,但我已从中学到教训,接下来我定会制定更周全的计划,击败蜀军。”
经过这几次交锋,曹魏伐蜀陷入了僵持阶段。双方在边境线上互有胜负,谁也无法取得决定性的突破。而此时,曹魏国内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由于长期的战争,百姓赋税沉重,民怨渐起。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但也给曹魏政权敲响了警钟。
先休养生息,解决国内的民生问题。曹丕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渴望完成统一大业,彻底消灭蜀汉;另一方面国内的局势又让他不得不有所顾虑。
司马懿察觉到了曹丕的心思,他进宫面见曹丕,说道:“陛下,如今伐蜀遇阻,国内民生问题亦需解决。但就此罢兵,恐错失良机。臣以为,可放缓伐蜀的节奏,在边境保持对峙态势,牵制蜀军主力。同时,陛下可下诏减轻百姓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农桑,以安民心。待国内稳定,国力恢复,再一举伐蜀,定能成功。”
曹丕听后,沉思良久,觉得司马懿所言有理。于是下诏减轻百姓赋税,命各地官员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同时,魏军在边境与蜀军继续对峙,双方虽偶有小规模冲突,但大规模的战事暂时停歇。
在蜀汉,姜维也深知长期的战争对国家的消耗巨大。趁着战事稍缓,他也积极组织军民开展屯田,储备粮草,训练士卒。他还对汉中的防御工事进行了加固和完善,增设了许多烽火台和瞭望哨,以防魏军再次突袭。
与此同时,姜维并未放松对曹魏的警惕。他不断派出探子,收集曹魏国内的情报。得知曹魏因战争导致国内民怨沸腾,曹丕已下诏休养生息后,姜维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他向刘禅上书,建议趁曹魏国内整顿、兵力分散之机,主动出击,打乱曹魏的部署。
刘禅接到姜维的奏章后,召集众臣商议。费祎等人认为:“如今蜀汉经过连年征战,国力也有所损耗,此时主动出击,风险太大。不如继续坚守,等待更好的时机。”而姜维则据理力争:“陛下,曹魏虽暂时放缓伐蜀,但从未放弃统一之心。如今其国内不稳,正是我军出击的大好时机。若错过此机会,待曹魏恢复元气,再来伐蜀,我军将更加被动。”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刘禅最终采纳了姜维的建议,同意他率军出击。姜维得到诏令后,立刻开始调兵遣将。他任命张翼为先锋,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先行出发,骚扰魏军边境据点,引诱魏军主力出动。自己则亲率三万大军,随后跟进,准备在魏军追击张翼时,设下埋伏,痛击魏军。
张翼领命后,率领骑兵迅速向曹魏边境奔去。他们如疾风一般,突然出现在魏军的一个前哨据点前。魏军守将毫无防备,被张翼的骑兵一阵冲杀,顿时大乱。张翼率军一阵猛攻,轻松拿下了这个据点,并斩杀了数百魏军。随后,他并未停留,而是按照姜维的计划,佯装败退,向姜维设伏的方向逃去。
曹魏边境守将得知据点被袭,大怒不已,立刻点齐五千人马,亲自率领,追击张翼。魏军一路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张翼的骑兵。就在此时,姜维一声令下,埋伏在两侧山谷中的蜀军一起杀出。一时间,喊杀声四起,箭如雨下。魏军顿时陷入了埋伏圈,阵脚大乱。
曹魏守将这才知道中计,但为时已晚。他急忙指挥魏军抵抗,试图突围。然而,蜀军早已将他们团团围住,且士气高昂。姜维身先士卒,冲入魏军阵中,长枪所指,魏军纷纷倒地。在蜀军的猛烈攻击下,魏军渐渐支撑不住,死伤惨重。
经过一番激战,曹魏这五千人马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残兵趁乱逃脱。姜维首战告捷,士气大振。他并未满足于此,而是继续率军深入曹魏境内,接连攻克了几个小型据点,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
司马懿得知蜀军主动出击,且连克魏军据点后,心中大惊。他没想到姜维竟敢在此时冒险进攻。曹真则在一旁说道:“哼,姜维这是自寻死路。司马都督,此次定要让他有来无回。”司马懿深知姜维用兵谨慎,此次主动出击必定有备而来,不可轻敌。他一面派人向曹丕求援,一面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司马懿对众将说道:“姜维此次进攻,来势汹汹。但我军也不可慌乱,他孤军深入,补给线漫长,这便是他的弱点。我们可采取坚壁清野之策,避开蜀军锋芒,切断其补给。同时,派出小股部队不断骚扰蜀军,待其疲惫之时,再一举反击。”众将纷纷领命而去。
姜维在连续攻克几个据点后,察觉到魏军的行动变得谨慎起来,不再轻易出战。而且他发现自己的补给线时常遭到魏军小股部队的骚扰,粮草运输变得困难重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