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各方战局(求收藏,求鲜花)

换源:

  蜀军的投石车率先发动攻击,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向南安城的城墙与城楼。一时间,城墙上尘烟滚滚,砖石飞溅。守城的魏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打得有些措手不及,不少士兵被石块击中,惨叫连连。

与此同时,蜀军推着攻城云梯迅速向城墙靠近。魏军在徐质的指挥下,很快回过神来,纷纷用弓弩向城下射击。箭矢如雨点般落下,蜀军不少士兵中箭倒地,但他们毫不退缩,前赴后继地冲向城墙。

姜维站在阵前,手持令旗,密切关注着战局。看到攻城受阻,他果断命令擂鼓助威。激昂的战鼓声中,蜀军的士气愈发高涨。一些身手敏捷的蜀军士兵冒着箭雨,成功靠近城墙,将云梯稳稳架好,迅速向上攀爬。

城楼上,魏军与攀爬云梯的蜀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魏军不断推搡云梯,试图将其推翻,而蜀军则死死抱住云梯,奋力向上冲。有的蜀军士兵甚至在云梯上与魏军扭打在一起,一同坠落城下。

徐质身披重甲,亲自在城楼上指挥防御。他手持长刀,但凡有蜀军爬上城头,皆被他一刀斩落。然而,蜀军攻势太猛,渐渐地,已有不少蜀军突破了魏军的防线,登上了城楼。双方在城楼上展开了惨烈的近身肉搏,鲜血染红了城墙。

姜维见城楼上陷入混战,觉得时机已到,当即率领亲卫队向城门冲去。只要打开城门,蜀军主力就能一拥而入,彻底占领南安城。

就在南安城战况胶着之时,曹魏的援军在曹真的率领下已悄悄接近。曹真深知南安城的重要性,一路上马不停蹄。他远远望见南安城方向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知道姜维正在全力攻城。曹真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部将牛金率领,正面佯攻蜀军,吸引姜维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主力,绕到蜀军后方,准备给姜维来个前后夹击。

牛金领命后,带着一万骑兵如旋风般冲向蜀军。他一马当先,手中长枪挥舞,口中大喊:“蜀军逆贼,受死吧!”魏军骑兵也齐声呐喊,气势汹汹。

姜维听到后方杀声四起,回头一看,只见尘土飞扬,魏军骑兵杀到。他心中暗叫不好,但并未慌乱。姜维迅速调整部署,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攻城,自己则亲自率领精锐部队转身迎击牛金。

姜维与牛金在阵前相遇,两人二话不说,立刻展开激战。姜维枪法凌厉,枪枪直逼牛金要害;牛金也不甘示弱,长枪使得虎虎生风,奋力抵挡。两人大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

此时,曹真率领的主力已经悄然绕到了蜀军后方。曹真一声令下,魏军如猛虎下山般向蜀军杀去。蜀军后方顿时大乱,不少士兵还未反应过来,就被魏军斩杀。

姜维腹背受敌,形势危急。但他临危不惧,一面指挥士兵稳住阵脚,一面思考破敌之策。突然,姜维心生一计。他命令士兵们故意制造混乱,佯装溃败,向两侧散开。曹真见蜀军大乱,以为胜券在握,便指挥魏军全力追击。

就在魏军追击之时,姜维看准时机,一声令下,事先埋伏好的蜀军弓弩手从两侧杀出,万箭齐发。魏军毫无防备,顿时死伤惨重。曹真这才发现中计,但为时已晚。姜维趁机率领部队反击,与正面的攻城蜀军前后呼应,对魏军形成反包围之势。

曹真见势不妙,急忙收拢部队,试图突围。但姜维指挥有方,蜀军包围圈越来越小。魏军陷入苦战,死伤无数。

在寿春方面,丁奉撤军后并未闲着。他深知张郃等人必定会有所行动,于是加强了营地的防御工事,同时派出大量斥候,密切监视魏军的动向。

张郃与郭淮、王凌商议后,决定主动出击,打破目前的僵持局面。他们打算趁丁奉立足未稳,夜袭吴军营地。

是夜,月色昏暗。张郃、郭淮、王凌各率一军,悄悄向吴军营地摸去。魏军行动极为隐秘,一路上并未惊动吴军的斥候。

当魏军接近吴军营地时,突然听到营内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张郃心中一惊,暗叫不好,这笛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太过诡异。但此时大军已至,撤退已来不及。

魏军刚要发动攻击,吴军营地内突然喊声大作。丁奉早已识破了魏军的夜袭计划,他故意在营内演奏笛声,迷惑魏军,实则已将吴军精锐埋伏在营地四周。魏军刚要发动攻击,四周顿时火把齐明,吴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喊杀声震得地动山摇。

张郃心中暗叹一声,知道中计,但他不愧是名将,迅速镇定下来,大声呼喝魏军将士保持阵型。郭淮和王凌也各自指挥本部人马,与吴军展开殊死搏斗。魏军虽陷入被动,但多年征战培养出的战斗素养让他们并未慌乱,凭借着紧密的阵型,抵挡住了吴军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丁奉在高处看到魏军如此顽强,眉头微皱,随即传令弓箭手集中火力射击魏军阵型密集之处。一时间,利箭如蝗虫般飞向魏军,不少魏军士兵中箭倒下,阵型出现了些许松动。丁奉抓住这个机会,亲自擂鼓助威,吴军士气大振,再次向魏军发起猛攻。

张郃眼见局势危急,亲自率一队精锐骑兵,向着吴军弓箭手所在的方向冲去。他挥舞着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所到之处,吴军纷纷避让。在张郃的带领下,魏军终于撕开了一个缺口,突出了重围。

这一战,魏军损失惨重,退回寿春城中后,张郃等人再也不敢轻易出战。而丁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深知魏军实力犹存,不可小觑,于是继续加强防御,等待新的战机。

南安城这边,曹真虽在姜维的反击下损失不小,但凭借着魏军顽强的抵抗,最终还是带着残部突出了重围。他心有不甘,在距离南安城不远的地方安营扎寨,准备与姜维继续对峙。

姜维虽然成功击退了曹真的援军,但南安城依然未能攻克。经过这一番激战,蜀军也伤亡不少,粮草消耗更是巨大。姜维深知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必须想出一个奇谋。

姜维苦思冥想之际,突然得知南安城中的水源是从城外的一条河流引入。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姜维秘密派遣一队身手矫健的士兵,趁着夜色沿着河流而上,找到了水源的入口处。士兵们按照姜维的吩咐,将大量的草药和一些能使人腹泻的植物根茎投入水中,然后又用巨石堵住了部分水流,让这些“药水”缓缓流入南安城。

几日后,南安城中的魏军开始陆续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战斗力大打折扣。徐质意识到水源可能被下毒,但此时已来不及寻找新的水源,城中人心惶惶。

姜维见时机成熟,再次发动攻城。这一次,魏军因身体不适,防守明显乏力。蜀军顺利地登上了城墙,与魏军展开最后的拼杀。徐质虽带病指挥,但已无力回天。最终,南安城被姜维攻破,徐质在巷战中力战身亡。

姜维占领南安城后,一面安抚城中百姓,一面派人向刘禅报捷。同时,他深知曹魏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立刻着手整顿城防,准备迎接曹魏的下一轮进攻。

曹丕得知南安城失守和寿春战况不利的消息后,龙颜大怒。他决定御驾亲征,集结更多的兵力,誓要击败蜀汉和东吴,挽回局面。曹丕下令征调雍州、凉州等地的兵马,又从许昌、洛阳等地抽调精锐,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军队。

在筹备大军的同时,曹丕还派使者前往辽东,许以重利,希望公孙渊能出兵相助,从侧翼牵制东吴和蜀汉。公孙渊权衡利弊后,觉得有利可图,便答应了曹丕的请求,开始整军备战。

东吴这边,孙权得知曹丕御驾亲征的消息,急忙召集陆逊等大臣商议对策。陆逊进谏道:“陛下,曹丕此次亲征,来势汹汹。我们可联合蜀汉,共同抵御曹魏。同时,加强边境防御,以逸待劳。另外,可派使者前往辽东,设法离间公孙渊与曹丕的关系,让公孙渊不敢轻易出兵。”

孙权采纳了陆逊的建议,一方面修书给刘禅,表明共同抗曹的决心;另一方面,派遣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辽东。

蜀汉刘禅收到孙权的书信后,与诸葛亮等大臣商讨。诸葛亮认为:“东吴既有诚意,我等自当携手抗曹。可令姜维从南安城出兵,骚扰曹魏后方,分散其兵力。同时,我军在汉中一带加强防守,以防曹魏主力进攻。”

刘禅依计而行,立刻派人传令姜维。姜维接到命令后,留下部分兵力镇守南安城,自己则亲率大军,向着曹魏腹地进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