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率领大军离开南安城后,一路行军谨慎。他深知此次深入曹魏腹地,犹如虎口拔牙,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为了确保行动的隐蔽性,姜维下令部队昼伏夜行,避开曹魏的主要城镇和巡逻队。
经过数日的潜行,蜀军顺利抵达了曹魏的祁山附近。祁山乃战略要地,曹魏在此设有重兵把守。姜维观察地形后,决定先派出小股部队试探魏军的防御。这些小股蜀军趁着夜色,悄悄接近祁山魏军营地,然后突然发动袭击。魏军营地顿时喊杀声四起,守营的魏军仓促应战,一时间阵脚大乱。
然而,魏军毕竟训练有素,很快便稳住了阵脚,组织起反击。小股蜀军完成骚扰任务后,迅速撤离。这一战虽规模不大,但姜维通过观察魏军的应对方式,大致摸清了魏军的兵力部署和防御弱点。
与此同时,曹丕亲率的大军已经浩浩荡荡地出发。这支大军旌旗蔽日,绵延数十里,一路上尘土飞扬。曹丕坐在华丽的战车上,面色阴沉,心中满是对蜀汉和东吴的愤怒与征服的决心。他不时询问前方探马有关敌军的动向,对此次亲征志在必得。
当大军行进至离寿春不远的地方时,曹丕下令安营扎寨。他召集众将,商讨作战计划。大将张辽进言道:“陛下,东吴丁奉在寿春一带防御坚固,强攻恐损失惨重。可先派一军佯攻寿春,吸引东吴主力,然后陛下亲率大军绕道直取建业,打东吴一个措手不及。”
曹丕沉思片刻后,点头道:“文远之计甚妙。但寿春也不可轻视,需派得力将领前去佯攻。”此时,徐晃主动请缨:“陛下,末将愿领此重任。”曹丕大喜,遂命徐晃率领三万精兵前往寿春佯攻。
徐晃领命后,迅速整军出发。他一路急行军,很快便抵达寿春城外。徐晃深知佯攻也要做出强攻的架势,于是下令士兵们擂鼓呐喊,摆出一副要大举攻城的模样。城上的丁奉看到魏军来势汹汹,不敢大意,立刻加强城防,召集吴军将士准备迎敌。
而东吴派往辽东的使者也已到达。使者深知公孙渊此人贪婪多疑,于是先以重金贿赂其左右亲信,让他们在公孙渊面前美言。然后,使者面见公孙渊,说道:“将军,曹丕表面许您重利,实则心怀叵测。此次他御驾亲征,若胜,恐怕下一个目标便是您。您若此时出兵相助,不过是为他火中取栗。而我东吴愿与将军结为盟友,共同抵御曹魏,待击退曹丕后,东吴愿与将军平分曹魏土地,共享富贵。”
公孙渊听后,心中犹豫不决。他本就对曹丕的承诺心存疑虑,此时东吴使者的话更是让他动摇。但出兵相助东吴,也存在诸多风险。公孙渊权衡再三,决定暂时按兵不动,观望局势。
蜀汉这边,诸葛亮在汉中积极筹备防御。他命人加固城墙,增设烽火台,又在各处险要之地布置了大量的弓弩手和滚木礌石。同时,诸葛亮还训练了一支特殊的部队,专门使用诸葛连弩。这种连弩威力巨大,可连续发射十支弩箭,在战场上能给敌军造成极大的杀伤。
而姜维在祁山附近经过一番准备后,决定对祁山魏军发动总攻。他将蜀军分为三路,一路正面佯攻,吸引魏军注意力;一路从左侧迂回包抄;自己则亲率主力从右侧突袭魏军后方营地。
总攻当日,天色未明,蜀军便开始行动。正面佯攻的蜀军擂鼓呐喊,推着攻城器械向祁山城墙逼近。魏军见状,立刻集中兵力防守正面。就在此时,左侧迂回的蜀军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魏军侧翼,一阵砍杀,魏军顿时阵脚大乱。
而姜维亲率的主力则趁着夜色,悄悄绕到了魏军后方营地。姜维一声令下,蜀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入营地。魏军毫无防备,营帐内顿时火光冲天,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祁山守将得知后方营地被袭,大惊失色,急忙分兵回援。但此时正面佯攻的蜀军和左侧迂回的蜀军趁机全力进攻,魏军腹背受敌,陷入了绝境。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双方将士都拼尽全力,鲜血染红了祁山的土地。姜维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他的长枪如龙蛇般飞舞,所到之处,魏军纷纷落马。在蜀军的猛烈攻击下,祁山魏军防线逐渐崩溃。祁山守将见大势已去,试图突围而逃,却被姜维一眼瞧见。姜维拍马挺枪,直逼过去,大喝一声:“贼将哪里走!”那守将心中慌乱,勉强招架几个回合,便被姜维一枪刺于马下。
随着魏军主将阵亡,剩余魏军斗志全无,纷纷投降。姜维成功拿下祁山,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兵器和马匹。这一战极大地鼓舞了蜀军士气,同时也让曹魏腹地为之震动。姜维深知祁山地势险要,战略意义重大,立刻安排士兵加固防御工事,以防曹魏援军反扑。
另一边,徐晃率领三万魏军在寿春城外佯攻。他指挥士兵们不断向城上射箭,攻城云梯一架接着一架靠上城墙,喊杀声震耳欲聋。丁奉站在城楼上,镇定自若地指挥吴军防御。他下令士兵们用弓弩还击,同时抛下滚木礌石,砸向攻城的魏军。一时间,城下魏军死伤无数,但徐晃毫不退缩,依旧指挥着进攻,做出一副不拿下寿春誓不罢休的姿态。
丁奉心中疑惑,他深知曹丕此次亲征,必有后招,这徐晃的强攻看似凶猛,却总觉得有些蹊跷。于是,丁奉一边加强防御,一边派出多路斥候,探查魏军的动向。果然,不久后斥候来报,发现曹丕率领的魏军主力并未在寿春附近,而是有绕道东进的迹象。丁奉心中一惊,暗道:“曹丕这是想绕过寿春,直取建业啊!”
丁奉当机立断,留下少量兵力继续守城,自己亲率精锐部队,抄近路赶回建业,准备保卫都城。同时,他派人快马加鞭前往东吴各地,请求援军支援。
曹丕率领主力大军正沿着迂回路线东进,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被东吴发现。然而,陆逊早已料到曹丕可能会有此举动,提前在魏军必经之路的山林中设下了埋伏。当魏军进入埋伏圈后,陆逊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吴军从山上冲下,喊杀声响彻山谷。魏军顿时大乱,不少士兵还未反应过来,就已被吴军斩杀。
曹丕在战车上看到此景,心中大惊,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很快镇定下来,指挥魏军反击。张辽、张郃等将领纷纷率部迎敌,与吴军展开激烈拼杀。战场上刀光剑影,鲜血四溅,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
此时,徐盛也率领一支东吴援军赶到。徐盛见魏军与吴军正在混战,便率军从侧面杀入。魏军三面受敌,形势愈发危急。曹丕见势不妙,下令突围。在张辽、张郃等将领的拼死掩护下,曹丕率领部分魏军杀出重围,但魏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落。
在辽东,公孙渊依旧在观望局势。东吴使者不断在公孙渊耳边吹风,强调曹魏对辽东的威胁以及东吴结盟的诚意。而曹魏使者也不甘示弱,再次向公孙渊承诺更多的好处,催促他尽快出兵。公孙渊被两方说辞搅得心烦意乱,犹豫不决。
就在公孙渊举棋不定之时,他收到了一份密报,称曹丕在与东吴的交战中受挫,元气大伤。公孙渊心中一动,觉得此时出兵相助曹魏并非明智之举。于是,公孙渊以国内突发叛乱为由,拒绝了曹丕的出兵请求,同时又对东吴使者表示愿意进一步商讨结盟事宜。
蜀汉这边,诸葛亮得知姜维成功拿下祁山,心中大喜。但他也深知,曹魏必定会调集更多兵力夺回祁山。于是,诸葛亮一方面派使者前往祁山,传令姜维小心防守,等待时机;另一方面,继续在汉中加强防御,同时筹备粮草,准备应对曹魏可能的大规模进攻。
此时,三国局势更加错综复杂,各方势力都在根据战局的变化不断调整策略。曹魏虽在寿春和祁山受挫,但实力依旧强大;东吴成功识破曹丕的计谋,保卫了建业,但也不敢掉以轻心;蜀汉占据祁山,取得了一定的战略优势,但面临的压力同样巨大。一场更加激烈的交锋,正在悄然酝酿。
姜维在祁山严阵以待,他深知曹魏的反扑即将到来。为了增强祁山的防御力量,姜维不仅组织士兵加固城墙,还在城外挖掘了多条壕沟,埋下了大量的尖刺和陷阱。同时,他还派出多路斥候,在祁山周边百里范围内巡逻,一旦发现魏军动向,立刻回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