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福才被押走时,那张平日里油光满面的脸,此刻灰败得像死了半截的茄子。
会议室里,杨厂长的声音还在回荡,每一个字都砸得人心头发颤。
“开除公职!”
“赔偿一千元!”
这两句话,对于马福才而言,无异于天塌地陷。
散会后,众人陆陆续续离开,不少人经过何雨柱身边时,脚步都顿了顿,眼神复杂。
有敬畏,有探究,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疏离。
何雨柱面色如常,仿佛刚才那场掀翻了食堂天的大戏,与他并无太大干系。
他只是平静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准备回食堂后厨。
杨厂长那句“食堂,暂时你先多盯着点”,分量不轻。
这意味着信任,也意味着责任。
食堂的几个炊事员,远远地看着他,大气不敢出。
李副厂长走过来,深深看了何雨柱一眼,什么也没说,拍了拍他的胳膊,也走了。
这年轻人,手段和心性,都远超他的年龄。
何雨柱回到后厨,原先马福才那间小小的办公室,此刻门敞开着,里面空空荡荡。
几个炊事员正在小声议论,见他进来,立刻噤声,各自埋头干活。
刘岚凑了过来,脸上带着讨好的笑。
“柱子哥,以后食堂可就全靠您了。”
何雨柱嗯了一声,没多言语。
马福才倒了,食堂主任的位置空了出来。
按理说,他何雨柱扳倒了马福才,功劳最大,最有资格接任。
但他清楚,直接坐上去,根基不稳,也容易招人闲话。
他需要的,是一个更稳固,更让人无可指摘的台阶。
一个能彻底展现他价值,而非仅仅是“会做饭”、“能揭发”的台阶。
晚饭后,食堂渐渐安静下来。
工人们吃饱喝足,三三两两地离开。
何雨柱站在热气腾腾的灶台边,看着伙计们费力地揉着第二天早上的馒头面团。
几十上百斤的面,全靠人力,不仅效率低下,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
汗水顺着他们的额角淌下,滴在案板上,很快又被面粉吸干。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没有先去食堂,而是直接去了厂部办公楼。
他敲响了杨厂长办公室的门。
“请进。”
杨厂长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显然马福才的事情让他也费了不少心神。
何雨柱推门进去,杨厂长正端着一个大搪瓷缸子喝水,见了是他,眉头略微舒展。
“小何啊,有事?”
“厂长,我想跟您汇报个想法。”
何雨柱站得笔直,声音沉稳。
杨厂长放下缸子,示意他坐。
“你说。”
“厂长,我这几天在食堂观察,咱们每天和面这个环节,太耗费人力物力了。”
何雨柱斟酌着词句。
“尤其是冬天,面发得慢,和起来也费劲。夏天热,伙计们一身汗,也不卫生。”
杨厂长点了点头,这些都是老问题,他自然清楚。
“所以,我想,咱们能不能想办法,让机修车间帮着,研制一台用电力驱动的和面机?”
何雨柱说出了自己的核心目的。
“和面机?”
杨厂长微微一怔,随即眼睛亮了起来。
这个提议,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一个厨子,不想着怎么把菜炒得更香,反而琢磨起机器来了?
但仔细一想,这想法确实不错。
如果真能造出自动和面的机器,那对食堂工作效率的提升,将是巨大的。
也能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你这个想法很好啊!”
杨厂长一拍大腿,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
“小何,你小子,脑子就是活泛!”
他立刻抓起桌上的电话,摇了几下,接通了内线。
“喂,老刘吗?你现在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对,立刻!”
放下电话,杨厂长看着何雨柱,目光中满是赞赏。
“你具体有什么章程没有?比如这机器,大概是个什么样子?”
何雨柱胸有成竹。
“厂长,我这两天也琢磨了一下,画了个大概的草图。”
他说着,从随身的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纸。
这当然不是他“琢磨”了两天的成果。
而是他昨晚回到小屋后,凭借【悟性逆天】的天赋,在脑中构建模型,然后快速落笔的产物。
那繁复的机械结构,齿轮的啮合,动力的传递,在他脑中清晰无比。
不多时,机修车间刘主任便敲门进来了。
刘主任五十来岁,头发有些花白,一身油渍斑斑的蓝色工装,手上还残留着机油的痕迹。
他是个老技术员,性格有些执拗,对技术要求极高。
“厂长,您找我?”
刘主任看了一眼何雨柱,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
“老刘,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食堂的何雨柱同志。”
杨厂长热情地招呼。
“何师傅,我知道,手艺好。”
刘主任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他对厨子没什么偏见,但也谈不上多热情。
“老刘,小何同志有个想法,想请你们机修车间帮帮忙。”
杨厂长指了指何雨柱手中的图纸。
“哦?什么想法?”
刘主任有些漫不经心。
食堂能有什么需要机修车间大动干戈的?无非是修修炉灶,补补锅盆。
“是这样的,刘主任。”
何雨柱将手中的图纸,在杨厂长的办公桌上缓缓展开。
“我想设计一台电力和面机,用来代替人工和面,提高效率。”
刘主任闻言,眉头微微一挑,嘴角不自觉地撇了撇。
和面机?
一个厨子,设计机器?
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他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但当着杨厂长的面,不好直接驳斥。
目光随意地落在那张图纸上。
只一眼,刘主任脸上的表情就凝固了。
那不是什么随手涂鸦的草图。
而是一张线条流畅,标注清晰,结构复杂的机械设计图。
齿轮的模数,轴承的型号,动力臂的尺寸,甚至连螺丝孔的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图纸的规范程度,细节的考究,让他这个干了一辈子机修的老主任,都感到心惊。
这……这真的是一个厨子画出来的?
他俯下身,几乎是趴在了桌子上,仔仔细细地审视着每一个细节。
眼神从最初的随意,到惊讶,再到难以置信,最后化为一片骇然。
办公室里,一时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杨厂长也看出了刘主任神色的变化,心中越发好奇。
他虽然不懂机械制图,但也看得出刘主任此刻的专注与震惊。
何雨柱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神色平静。
【悟性逆天】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厨艺。
在需要逻辑与精密计算的领域,同样能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威力。
许久,刘主任才缓缓直起身,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他看向何雨柱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那是一种看待同行的,甚至带着一丝敬佩的目光。
“何……何师傅,这图纸,真是您画的?”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
“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让刘主任见笑了。”
何雨柱谦逊道。
“不!不不!”
刘主任连连摆手,脸上的肌肉因为激动而微微抽搐。
“这图纸,太精妙了!太科学了!比我画的都强!”
他猛地转向杨厂长,语气激动。
“厂长!这和面机,能成!绝对能成!只要按照这图纸来,我们机修车间保证把它造出来!”
杨厂长被刘主任这突如其来的激动情绪也感染了,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啊!老刘,我就知道,你肯定有办法!”
他又看向何雨柱,眼神中的欣赏几乎要溢出来。
“小何,你可真是我们轧钢厂的宝贝疙瘩!不仅菜做得好,连机器都会设计!”
接下来的几天,机修车间灯火通明。
刘主任亲自挂帅,带着手底下最得力的几个老师傅,全身心投入到和面机的试制中。
何雨柱也时常过去看看,解答一些刘主任他们提出的关于设计细节的问题。
每一次,何雨柱的回答都精准到位,甚至能举一反三,提出一些更优化的建议。
这让刘主任等人对他的敬佩又加深了几分。
这个年轻人,脑子里装的东西,简直深不可测。
终于,在一周之后,轧钢厂第一台电力和面机,宣告试制成功。
那是一个半人高的铁家伙,结构紧凑,线条硬朗。
上面是一个硕大的不锈钢搅拌桶,下面是电机和传动装置。
试运行那天,杨厂长,李副厂长,还有各科室的一些负责人都来了。
食堂的炊事员们,也都伸长了脖子,围在外面看热闹。
刘主任亲自操作。
随着电闸合上,电机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
连接搅拌桶的粗壮搅拌勾,开始缓缓转动起来。
何雨柱指挥着食堂伙计,将一百斤面粉,连同按比例调配好的水和酵母,倒进了搅拌桶。
搅拌勾在面粉中搅动,起初有些吃力,但很快就找到了节奏。
面粉与水充分混合,逐渐形成面絮,再由面絮聚拢成团。
机器的轰鸣声,在空旷的食堂里回荡。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那个不断旋转的搅拌桶。
不过短短七八分钟。
刘主任按下了停止按钮。
机器停止了运转。
搅拌桶内,是一大团表面光滑,筋道十足的面团。
“成了!成了!”
刘主任激动地大喊,脸上泛着兴奋的红光。
食堂的伙计们上前,合力将那巨大的面团从搅拌桶中取出,放在案板上。
入手的感觉,厚实而富有弹性。
比他们平时手揉的面,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而且,这效率!
一百斤面,七八分钟!
以往,这得两三个壮劳力,吭哧吭哧揉上半个多小时。
杨厂长走上前,伸手在那面团上按了按,又揪下一小块,在手里捏了捏。
他脸上的笑容,如同盛开的向日葵,灿烂无比。
“好!太好了!”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何雨柱。
周围的人,也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年轻的厨子。
此刻,再也没有人敢小觑他。
杨厂长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食堂。
“我宣布!”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从今天起,何雨柱同志,任命为轧钢厂食堂副主任,享受正科级待遇!”
人群中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
食堂副主任!正科级!
这可是一步登天啊!
杨厂长的声音还在继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工资,从下个月起,在原有基础上,再涨三十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