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巧安排妹妹学业,新官上任三把火!

换源:

  人群的惊呼声渐渐平息,杨厂长的声音余音绕梁。

何雨柱站在原地,心中一片清明。

副主任,正科级,工资再涨三十块。

这不仅仅是待遇的提升,更是厂领导对他价值的认可,对他未来潜力的期许。

他深吸一口气,食堂里浓郁的饭菜香混杂着机油和汗水的味道,此刻却显得格外踏实。

轧钢厂,将是他事业起飞的第一个坚实平台。

而眼下,还有一件私事,必须尽快办妥。

散了众人,何雨柱没在食堂多逗留。

他回到那间分配给他的小屋,从【随身空间】里取出两条特供烟,一瓶茅台,又称了二斤猪肉,用油纸细细包好。

他记得妹妹何雨水提过,功课有些跟不上,尤其是数理方面。

院儿里,三大爷阎埠贵是个算盘珠子,也是个正经的中学教员。

学问是有的,只是平日里算计太精,没人愿意轻易求他。

但何雨柱现在不比从前。

他提着东西,径直走向中院阎家。

阎家门口,昏黄的灯泡下,阎埠贵正端着个粗瓷大碗,吸溜着面条。

看见何雨柱提着东西过来,他那双总是眯着的眼睛,倏地睁大了几分。

“哟,柱子,不,何副主任,稀客啊!”

阎埠贵放下碗筷,脸上堆起了菊花似的笑容,热情得有些夸张。

他消息灵通,何雨柱高升的事,怕是早就传遍了四合院。

“三大爷,吃着呢?”何雨柱笑着打了声招呼,将手里的东西往他面前的八仙桌上一放。

“这……这是干什么?”阎埠贵眼珠子在那些礼物上滴溜溜转,嘴上却客气着。

何雨柱也不绕弯子。“三大爷,我这儿有个事儿,想请您帮个大忙。”

“何副主任您说,只要我老阎能办到的,绝不含糊!”阎埠贵胸脯拍得山响。

“是我妹妹雨水,功课上有些吃力。您是咱们院儿里最有学问的人,我想请您费心,给她专门辅导辅导。”

阎埠贵一听,心里的小算盘立刻噼里啪啦响起来。

辅导功课?这是他的老本行。

只是这何雨柱,如今可是副主任,他能开出什么价码?

“这……辅导孩子是应该的,街坊邻居的……”阎埠贵故意拿乔,眼角余光却瞟着何雨柱的反应。

何雨柱微微一笑,伸出一个巴掌。

“每个月,这个数。”

“五块?”阎埠贵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

五块钱!他一个月工资才多少?这几乎是白捡的收入。

“没错,五块钱补课费。”何雨柱语气平淡,仿佛说的不是一笔巨款。

“另外,”他顿了顿,看向桌上的酒和肉,“这只是见面礼。”

“往后,您爷俩每天的晚饭,我包了。”

“标准嘛……就按我给厂领导开小灶的规格来,保证让您吃得舒坦。”

阎埠贵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口水差点没流出来。

厂领导的小灶标准!那是什么概念?顿顿有肉,油水管够啊!

他仿佛已经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看到了炖鸡的油光。

“何副主任,您……您太客气了!”阎埠贵的声音都有些颤抖,激动得搓着手。

“雨水这孩子聪明,我保证用心教,一定让她成绩提上去!”

这条件,他根本无法拒绝。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他哪里知道,这点“投资”,对拥有【随身空间】里金山银海的何雨柱而言,不过九牛一毛。

用最小的代价,解决妹妹的教育问题,还能顺带改善一下四合院里的人际关系,何乐而不为。

“那就这么说定了,三大爷。雨水那边,我会跟她说。您看什么时候开始方便?”

“明天!明天就开始!”阎埠贵迫不及待。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不仅得了实惠,在院儿里的地位,似乎也因着何雨柱这层关系,水涨船高了。

何雨水放学回家,得知此事,惊喜得说不出话。

她看着哥哥,眼圈有些发红。

哥哥不仅让她吃饱穿暖,现在连学习上的事情,都安排得如此妥帖。

她用力点了点头,没说什么,但心里却暗暗发誓,一定不辜负哥哥的期望。

解决了妹妹的教育问题,何雨柱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食堂的管理上。

新官上任,他并不急于烧那三把火。

而是先花了三天时间,默默观察。

从采购、验收到粗加工、烹饪,再到打饭、清洁,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他都看得仔仔细细。

食堂的老问题,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马福才在的时候,这里就是一滩烂泥。

偷奸耍滑的,克扣份量的,私下倒卖食材的,屡见不鲜。

工人们怨声载道,却也无可奈何。

第四天一早,何雨柱召集了食堂全体员工开会。

这是他上任副主任后的第一次正式会议。

食堂的几十号人,挤在平日里堆放杂物的后堂,神色各异。

有好奇的,有观望的,也有几个平日里跟马福才走得近的,眼神中带着几分不屑与警惕。

何雨柱站在一张破旧的桌子后,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

“从今天起,食堂,我何雨柱说了算。”

开场白简单直接,不带半句废话。

“我知道,以前有些规矩,不成体统。现在,咱们得立立新章程。”

他的第一把火,便是重新制定规章制度。

“赏罚分明。干得好的,有奖励,工资、奖金、荣誉,一样不会少。”

“但要是谁还敢像以前那样,中饱私囊,缺斤短两,或者在工作上糊弄事……”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寒意。

“一经发现,严惩不贷。轻则扣工资,重则直接上报厂部处理。”

人群中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

何雨柱将一份打印好的《食堂管理条例及奖惩细则》分发下去。

条例清晰具体,从卫生标准到操作规范,从食材验收流程到责任追究机制,都写得明明白白。

这自然是【悟性逆天】的产物,结合了他后世的管理经验,远超这个时代的认知。

几个刺头想找茬,却发现那些条款滴水不漏,合情合理,根本挑不出毛病。

紧接着,是第二把火:优化采购流程,杜绝浪费。

何雨柱直接找到了后勤部新上任的张主任。

张主任四十出头,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是个实干派。

他对何雨柱设计和面机的事早有耳闻,印象颇佳。

“张主任,这是我整理的食堂未来一周的采购计划,以及对现有供应商的一些评估。”

何雨柱递上一份厚厚的材料。

张主任接过去,越看眉头蹙得越紧,随即又渐渐舒展。

计划详尽到每一种食材的需求量,甚至考虑到了季节性波动。

对供应商的评估,更是指出了好几家长期与食堂合作的单位存在虚报价格、以次充好的问题。

这背后,显然有马福才的影子。

“小何,你这个搞得好啊!”张主任扶了扶眼镜,语气中带着赞赏。

“这些蛀虫,早就该清理了!你放手去做,后勤部全力支持你!”

有了张主任的尚方宝剑,何雨柱大刀阔斧地改革了采购体系。

他亲自带队,重新考察筛选供应商,签订了更严格的供货合同。

对于食材的验收,更是设立了双人复核制度,杜绝了暗箱操作的空间。

一时间,那些想从食堂捞油水的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食堂的成本,肉眼可见地降了下来。

省下来的钱,何雨柱没有揣进自己腰包,而是直接用在了改善工人的伙食上。

这便是他的第三把火:改进菜品,每周推出新菜。

这天中午,轧钢厂的工人们惊奇地发现,食堂的菜品,似乎不一样了。

不仅份量给得足,那菜色也透着一股新鲜劲儿。

红烧带鱼块大油亮,醋溜白菜酸甜爽口,还有一道以前没见过的麻婆豆腐,鲜香麻辣,极其下饭。

“嘿,今天这菜味道不对啊,比以前香多了!”

“可不是嘛,这豆腐,绝了!多打一勺!”

工人们吃得满头大汗,赞不绝口。

何雨柱亲自在打菜窗口监督,看到大家满意的表情,他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他不仅将自己精湛的粤菜技巧融入其中,还凭借【悟性逆天】,改良了不少传统菜式,使其更符合大众口味,也更经济实惠。

他还规定,每周必须推出两道新菜,让工人们常吃常新。

食堂的伙食质量直线上升,工人们的抱怨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何雨柱的交口称赞。

半个月后,杨厂长带着李副厂长和后勤部张主任,再次来到食堂视察。

还没走进后厨,就闻到一股诱人的饭菜香味。

食堂里窗明几净,地面拖得能照出人影。

后厨的师傅们穿着统一的白色工作服,戴着帽子口罩,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墙上贴着新制定的规章制度,清晰醒目。

杨厂长走到打菜窗口,看着保温餐车里色香味俱全的菜品,不住点头。

他随意问了几个正在打饭的工人。

“同志,最近食堂伙食怎么样啊?”

“杨厂长!好!太好了!现在这菜,比家里做得都香!”一个年轻工人咧嘴笑道。

“何副主任真是个人才,不仅让咱们吃得饱,还吃得好!”另一个老师傅也竖起了大拇指。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满意。

张主任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厂长,您是没看小何交上来的账本,这个月,食堂的采购成本比上个月降低了百分之十五!伙食水平反而还提高了!”

杨厂长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语气中满是欣慰与信任。

“小何,干得不错!食堂交给你,我彻底放心了。”

李副厂长也笑着补充:“以后各车间评选劳模,食堂也要占一个名额。”

何雨柱只是平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扫过井然有序的食堂,落在墙上那份刚刚张贴出去的、关于下周新菜品意见征集的通知上。

他拿起一支笔,在通知末尾加了一行小字:增设夜班加餐,汤面水饺,自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