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听说下月粮票要减?!

换源:

  “于家婶子给我介绍了个对象,就今儿晌午在副食店门口见!

您说我这鞋擦得亮不亮?”

他抬起脚,露出蹭得发白的黑布鞋。

“昨儿夜里擦了三遍,生怕沾了泥。”

徐天垂眼扫过他发亮的鞋尖,又抬头看他泛红的耳尖。

这阎解成在院里出了名的木讷,上个月为两斤粮票跟后院老张家吵得面红耳赤,今儿倒像换了个人。

原来,于家婶子前段时间不小心弄坏了阎家的一件东西,心里过意不去,便想通过给阎解成介绍对象来弥补,同时也希望借此和阎家搞好关系。

徐天心里犯起嘀咕。

“于家婶子搬来四合院半年,平时连院门口的公共水管都不愿多扫两下,怎就突然热心起保媒拉纤了?”

“成,那我先去厂子里了。”

徐天拍了拍他肩膀,推车往胡同口走。

第三轧钢厂,易中海正拎着铝制饭盒往车间走。

他从前最得意的就是这副“大好人”做派,见人就笑,见老太太提水就抢着帮忙,可自打徐天被排挤的事传开,连锅炉房的王师傅都不给他好脸色了。

“老易啊!”

锻压车间的赵师傅端着茶缸迎面走来,故意提高了嗓门。

“昨儿听说你让阎解成去搬酱油,记工分?

合着您这大善人,就爱用公家的工分给自个儿攒人情?”

易中海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

他往四周一扫,果然有几个小年轻躲在车床后偷笑,连平时最敬重他的小徒弟都别过了头。

“赵师傅别乱说。”

他强撑着笑,手却把饭盒捏得变了形。

“我这是……是带新人熟悉业务。”

“熟悉业务?”

赵师傅把茶缸往桌上一墩。

“你咋不带着我家小子熟悉业务?

哦对了,我家小子上个月刚评上先进,您可看不上。”

周围响起零星的嗤笑。

易中海只觉后颈发凉,攥着饭盒的手直抖。

他从前多风光啊,厂子里红白喜事都得请他当大总管,可现在,连传达室的老周头见了他都把报纸往怀里收,生怕他借去看。

他突然想起徐天调走那天,自己站在厂门口看板车拉走铺盖卷,心里还琢磨“这小子得记我一辈子好”。

“哪成想风水转得这么快,我现在倒成了全厂茶余饭后的笑料。”

厂部会议室里,第三轧钢厂的领导们正围坐在长条桌前。

厂书记老周推了推眼镜,手里的文件纸被捏出褶皱。

“今年华北地区大旱,粮食减产三成。

下个月起,厂里的补助粮食取消,粮站供应定量缩减百分之二十,肉联厂的猪肉票……”

他顿了顿。

“暂时停发。”

会议室里炸开一片抽气声。

后勤科的老张“腾”地站起来,茶缸子摔在桌上。

“老周,这可不行!

咱们厂有一百多户双职工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没了补助粮,拿啥填肚子?”

“我比你们更急。”

老周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

“刚才接到局里电话,不光咱们厂,全市的厂子都要节粮。

粮站的同志说,今冬明春怕是要更紧……”

“那工人们的情绪……”

生产科王科长欲言又止。

老周扯了扯洗得发白的领口。

“下午开全厂大会,我亲自说。

先把话摊开了,总比到时候人心惶惶好。”

他扫过众人灰败的脸色,又补了句。

“都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在厂子里开块菜地,种点萝卜白菜……能省一口是一口。”

散会时已近黄昏。

徐天推着空板车往家走,路过胡同口的粮站,看见排了老长的队。

“听说下月粮票要减?”

“可不是么,我家那口子在纺织厂,说他们厂也接到通知了。”

“这日子可咋过哟……”

徐天捏紧车把。

晚风掀起他工装的下摆,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

“检测到物资危机即将来临,明日签到地点:第一轧钢厂仓库,奖励:特殊物资购买权限。”

他望着粮站门口攒动的人头,突然想起前儿在第一轧钢厂听孙霞说的话。

“今年全国好多地方都旱了。”

“有些事,得提前准备了。”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