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基础材料学优化方案

换源:

  说完,林凡不再看那些面如土色的禽兽,转身,在全院人震惊、错愕、甚至带上了一丝敬畏的目光中,径直走回了自己的屋子。

“砰!”

房门再次关上,留下一个寂静无声,气氛诡异到极点的中院。

门内,林凡靠在门上,心跳依旧很快,但一股前所未有的畅快感涌上心头。

就在这时,那道冰冷的机械音,如期而至。

【叮!检测到宿主以雷霆之势正面回击,并当众揭穿了易中海(伪善)、刘海中(官迷)、贾张氏(贪婪)等人的丑恶嘴脸,使其颜面尽失,权威扫地,造成了强烈的“打脸”效果!】

【正义之举判定:高级!】

【系统奖励结算中……】

【恭喜宿主获得:基础材料学优化方案(含热处理工艺改良、切削液配方优化等),精神力微量提升,体质微量提升!】

一股庞杂而精深的信息流瞬间涌入林凡的脑海,全是关于金属材料热处理、力学性能优化、耐磨性提升等方面的知识,仿佛他已经浸淫此道数十年,成了一位真正的材料学专家。

林凡紧紧握住了拳头。

有了这个,他在轧钢厂,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第二天一早,林凡是被院子里的喧嚣吵醒的。

经过了昨天那场堪称“地震”的全院大会,四合院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往说一不二的一大爷和二大爷,今天都蔫了不少,出门时脸色都不太好看。贾张氏更是直接躲在家里没出来,估计是没脸见人了。

倒是傻柱,看见林凡出门,还想梗着脖子放两句狠话,却被从屋里出来的秦淮茹一把拉住,低声劝了几句,最后只能狠狠地瞪了林凡一眼,推着自行车上班去了。

林凡懒得理会这些失败者的目光。他心情极好,从屋里推出那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在众人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中,跨上车,如一阵风般驶出了四合院。

二八大杠骑起来虎虎生风,清脆的车铃声在清晨的胡同里回荡,引来不少路人羡慕的注视。这种感觉,确实比挤公交要爽得多。

红星轧钢厂。

巨大的厂区里,烟囱林立,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铁锈和煤烟混合的味道。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们骑着自行车,汇成一股洪流,涌向各自的车间。墙上刷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标语,充满了时代的气息。

林凡停好车,走进他所在的钳工车间。

车间里,老师傅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锉刀与工件摩擦的“唰唰”声,手锤敲击的“叮当”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曲工业时代的交响乐。

“哟,林凡来了?”一个身材微胖,看起来颇为和善的中年人笑着打了个招呼。

这是林凡的师傅,杨建国,一名七级钳工,技术在车间里数一数二,为人也还算公道。

“师傅早。”林凡应了一声,走到自己的工位前,换上工作服。

“身体没事了吧?昨天听你请假,还以为你病得不轻。”杨建国一边锉着一个零件,一边头也不抬地问道。

“没事了,谢谢师傅关心。”

“没事就行。年轻人,别老把事儿憋在心里。”杨建国提点了一句,便不再多说。

林凡拿起自己的工具箱,打开一看,里面的锉刀、刮刀、手锤等工具都有些年头了,尤其是几把常用的锉刀,齿纹都快磨平了。

他拿起一把半圆锉,在手里的一个零件毛坯上试了试,只觉得干涩费力,效率极低。再看周围的同事,大多也是如此。大家都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汗流浃背,但加工的进度却很慢。

“他娘的,这锉刀越来越不经用了!刚领的新的,没用几天就滑了!”不远处,一个青年工人骂骂咧咧地把一把锉刀扔在了台钳上。

“小点声,让车间王主任听见,又得说你思想有问题,不爱惜国家财产。”旁边的工友提醒道。

“我这还叫不爱惜?我恨不得把它供起来!可这玩意儿它不给力啊!一个活儿,以前半天就干完了,现在得磨蹭一天,你说急不急人?”

林凡看着手里的锉刀,脑海中昨天系统奖励的【基础材料学优化方案】自动浮现。

【锉刀硬度不足,耐磨性差。原因:退火工艺不当,导致材料晶粒粗大;淬火温度与时间控制不精准,未能形成足够致密的马氏体组织;回火不充分,内应力消除不足,导致韧性差,易崩齿。】

【优化方案一:改良型盐浴淬火法。使用新型复合盐配方,精确控制淬火温度于820℃-840℃,保温15分钟,可使硬度提升30%,耐磨性提升50%……】

【优化方案二:低温快速回火技术……】

【优化方案三:切削液配方改良。使用猪油、硫磺、石墨粉按特定比例调配,可显著降低摩擦系数,延长刀具寿命……】

一连串详细到极致的数据和工艺流程,清晰地呈现在林凡的脑海里。这些知识,对于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来说,不亚于天顶星科技。哪怕只是其中最简单的一条,都足以引发一场小小的技术革命。

林凡心头火热,但他知道,不能操之过急。他一个刚转正没多久的年轻工人,要是直接跑去跟车间主任说,自己能改良热处理工艺,不被人当成神经病才怪。

得找个机会,一个不引人注目,又能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他走到师傅杨建国身边,装作不经意地问道:“师傅,咱们厂这锉刀,好像一直都不太好用啊?”

杨建国叹了口气:“可不是嘛。这都是厂里自己的工具车间做的。技术就那样,材料也就那样,能用就不错了,哪能跟人家大厂的比。凑合着用吧。”

林凡又问:“我听说,淬火的时候,火候很重要。要是火候掌握得好,钢材能变得又硬又韧。是不是真的啊,师傅?”

杨建国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哟,你小子还知道淬火?没错,是这个理。不过这玩意儿是经验活,全靠老师傅一双眼睛盯着火苗的颜色。差一点,这批料就全废了。咱们厂热处理车间那几个老师傅,手艺也就一般,能保证不出大错就不错了。”

“那要是……要是有个法子,不用看火苗,也能知道温度呢?”林凡小心翼翼地抛出引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