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找到工作

换源:

  出了城市后,周建华加快了步伐。

之前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他可不想因为错过面试而白跑一趟。

很快,他就来到了面试地点——四九城工业学院。

到达学校后,工作人员让他填写了一份基本信息表,然后就让他等待面试。

在办公室等待期间,周建华也了解清楚了学校以及他将要授课的相关具体情况。

原来这是一所从中部城区迁过来的中专学校,占地面积三百多亩。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四九城内的各大厂矿培养工人,也有一些有背景的学生能够进入各单位工作。

目前,学校共有师生约八百多人。

不过这些学生与周建华并无关联,他面试的岗位是工科夜校教师,通俗来讲就是扫盲班老师。

而学生的来源主要是那些每晚来参加培训的工厂工人。

................................................................

不过最近听说教学模式有所改变,之前的夜校模式变成了半工半读的形式。

主要是让学生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回到各自工厂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据说这是因为与狗熊国的关系恶化,上级领导提出要求,

各家厂矿企业应主动培养我国自己的工业技术人才。

因此才调整为了半工半读模式,以便学生们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

也因此,四九城工业学院的夜校增设了一些班级,但由于本校老师都不愿带扫盲班,

原因是这些学生与本校全日制学生相比差距较大,班里很多都是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傅,

他们只会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对工业的认知和接纳程度上远远不足。

因此才会对外招聘兼职扫盲班老师,看是否有合适的人选愿意接手。

而且这份工作只需教授基础课程,等到工人们度过初级扫盲阶段后,上专业课时会有专门的老师接手教学。

每天只需上半天课,其余时间相对自由。

正因为如此,周建华才会对这份工作产生一定的兴趣。

关于成为教师后的事,就算将来有什么风波,对他来说也无所谓。

毕竟他这样的家庭背景,基本上是不会受到影响的,最多就是暂时不用上课罢了。

很快地,轮到了周建华参加面试。

工作人员引导着周建华进入考场,并首先请他做自我介绍。

“周建华,你的学历只是初中毕业,你觉得你能胜任这份工作吗?”

周建华做完自我介绍后,坐在中间的面试官手中拿着他的信息表提出了质疑。

看到周建华年纪轻轻,衣着整洁,特别是学历又不高。

之前来面试的人都至少是高中毕业,且有着多年的工厂工作经验。

于是面试官认为周建华八成是有关系户背景的。

因此,他对周建华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

...................................................................

然而,周建华却镇定自若地开始解释:“我认为我能胜任这份工作,尽管我的学历不高,但这些年来我一直自学工业知识。”

“特别是在机械设备维修方面,更是我所擅长的领域。”

“我不是吹牛,我想我的知识储备应该不会逊色于在座各位。”

周建华这样说是因为系统已经将他的机械设备维修技能提升至专业精通级别,相比之下,这已经达到专家级别的水平了。

况且他以前也是工科院校的研究生。

他的能力应该不会比眼前这几个中专老师差。

“口气不小啊,那我就考考你,只要你全答对,我可以考虑留用你。”

“不过要是你答错,那就请你原路返回吧。”

李成明作为学校课题组组长,在全校范围内,专业知识超过他的人还未曾出现过。

因此,当听到周建华声称自己水平不低于他们时,他立刻被刺激到了。

如果周建华能够答对问题,李成明就会决定留下他。

但如果周建华只是夸夸其谈,那就只能按照原来的方式离开。

其他人在听了李成明的话后,都表示没有异议。

显然他在学校里说的话很有分量。

对此,周建华毫无异议,爽快地让他出题。

他就不相信面前这位老师提出的问题会难倒自己。

如果真的答不出来,那他也只好随便找家工厂打工去了。

“一个物体相对地面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被称为什么?”

“平衡。”

“gun动轴承在一般情况下无需修理,应该怎样处理?”

“只需进行清洁。”

“零部件失效通常有哪几种情况?”

“磨损、变形、断裂、蚀损。”

“……”

随着李成明接连不断地提问,他的额头上渐渐渗出了汗水。

...................................................................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能让在工业教育领域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自己感到如此吃力。

有些问题即便是专业的老师,有时也需要查阅资料才能给出准确答案。

然而对于周建华而言,这些知识却像是张口即来,这让李成明感到极度惊讶。

特别是他出于试探周建华的目的,提出了一系列他自己也仅略知一二的问题。

然而周建华回答得有条不紊,让人信服。

此刻李成明彻底相信,周建华的学识修养甚至超越了一些大学教授。

若只是安排他去做扫盲班的老师,无疑是大材小用了。

在问完最后一个难题后,李成明思量片刻,开口说道:

“你的水平绝对没问题,但让我们学校能留住你,反而显得委屈了。”

李成明原本打算推荐周建华去大学做助教,可还没等他说完,

就被周建华打断了。

“没关系,我喜欢在这儿工作。”

一听周建华提及屈才之事,他意识到情况可能有所变化,

于是立刻堵住话题,明确表示周建华将在此地工作。

毕竟这里只需每天工作半天,周建华对此非常满意,因此他并不想变动。

李成明见状,也没再多言,直接把事情定了下来:

“那就这样吧,刘云,你带他办理一下入职手续,再带他熟悉一下校园环境。

下一节课就让他直接上课吧。

建华,有什么问题吗?”

听罢周建华的回答,李成明便不再赘述,果断将此事敲定。

而周建华并无异议,爽快地答应了。

随后,周建华便跟随那位名叫刘云的女教师前去办理手续。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