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你这是从哪弄来的自行车呀

换源:

  夕阳的余晖给四合院的青瓦灰墙镀上了一层暖黄,像是给这座老旧的院子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披风。

平日里,这个时候院子里不过是飘散着各家做饭的烟火味儿,夹杂着几声孩童的嬉笑打闹,一切都按部就班、平淡无奇。

可今天,闫埠贵推着一辆自行车迈进四合院的那一刻,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整个院子都沸腾了起来。

“哟,老闫,你这是从哪弄来的自行车呀!”

住在中院的刘婶儿眼尖,第一个喊出声来,手里还握着正择菜的菜帮子,就三步并作两步凑上前去瞧热闹。

这一喊,像是吹响了集合哨,各家各户的人都跟听到紧急号令似的,纷纷从屋里涌了出来,眨眼间,闫埠贵和他的自行车就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闫埠贵站在人群中央,脸上笑得那叫一个灿烂,就跟春日里盛开得最艳的向日葵似的,红彤彤的。

他那双手,平时拿粉笔写字、摆弄鱼竿,看着还有些文人的纤细劲儿,此刻却稳稳地扶着自行车的把手,像是握住了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还时不时得意地拍拍车座,引得周围人一阵眼热。

解成、解放兄弟俩早就按捺不住好奇心,围着自行车这儿摸摸、那儿瞅瞅,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嘴里嘟囔着:

“爸,这自行车可真带劲呐,以后咱能骑着出去玩咯!”

刘海中背着双手,迈着四方步,慢悠悠地从后院晃了过来,那模样,像极了个来视察工作的大领导。

他先是围着自行车转了一圈,眼睛像探照灯似的,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这才停住脚步,站在一旁,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老闫啊,平日里真没瞧出来,你还藏着这么一手,悄没声儿地就弄了辆新自行车回来。”

“咋回事,你们学校今年大发慈悲,给你分自行车票啦?”

闫埠贵一听,嘴角上扬的弧度更大了,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卖着关子说:

“我们那学校,清水衙门一个,哪能年年都有这等好事。这可不是用票买的,是我在回收站淘来的翻新货,就花了八十块钱,划算得很呐!”

说着,还伸出手比了个”八”的手势,那股子得意劲儿,都快溢出来了。

刘海中眉头微微一皱,脸上摆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假惺惺地劝道:

“老闫呐,不是我说你,虽说省了票,可这旧车终归是别人骑过、淘汰下来的,质量哪能有保证呢?”

“新自行车虽说贵点儿,也就一百多块,可骑起来踏实啊,你这骑着可得多留神,别哪天半道上摔着了,那可就不值当了。”

闫埠贵心里跟明镜似的,哪能听不出刘海中这是嫉妒心作祟,故意来拆台呢。

他也不恼,只是嘿嘿一笑,敷衍道:

“刘二哥,我这也是没办法呀,咱又不是啥领导,有个能代步的就行咯。这年头,新车那是领导们才买得起的稀罕物件,咱普通老百姓,能省则省呗。”

这时候,张弛刚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捏着块吃剩下的窝窝头,边啃边往人群这边挤,想看个究竟。

他一瞧这阵仗,再看看刘海中那阴阳怪气的模样,心里就琢磨开了:这大院里,平日里看着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

今儿个既然赶上了,不妨给大伙添点乐子,也顺便让这院子更有”人情味”些。

于是,张弛清了清嗓子,满脸堆笑,冲着闫埠贵拱手恭喜道:

“三大爷,恭喜恭喜啊,您这可算是喜提爱车了,咱这大院里,一下子添了这么个‘大件’,以后前院的大伙要是有个急事啥的,可就指望您多帮忙咯!”

张弛这话音刚落,贾张氏就像被踩着尾巴的猫,一下子跳了出来,扯着嗓子嚷嚷道:

“哼,许富贵那车是轧钢厂的公车,咱大院里谁能沾上边儿啊。”

“依我看,三大爷这自行车,那可是咱大院里实打实的第一辆民用的,就得全院共用,大伙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啊,哪能光给前院使呢!”

闫埠贵一听,脸色骤变,心里直叫苦,这自行车还没在自个儿手里捂热乎呢,怎么就成全院的了。

他刚想开口反驳,张弛却抢在他前头,又说道:

“贾大妈,您这话可就不太周全了。”

“三大爷就这一辆车,自己平日里上下班、出门办事还得用呢,咱大院这么多户人家,真要是公用,到时候抢着用,不得乱成一锅粥啊。”

“要我说,还是优先前院吧,一个月里,三大爷匀出几天借给大伙应急,也算仁至义尽了。”

张弛这一番话,就像一颗火星掉进了火药桶里,院子里瞬间炸开了锅,前院的人纷纷点头称是,觉得张弛这话在理;

中院和后院的人却不乐意了,一个个吵吵嚷嚷,推推搡搡,都争着要为自己这边争取权益,那场面,比集市上讨价还价还热闹。

刘海中、闫埠贵站在一旁,扯着嗓子喊”都别吵了”,可根本没人理会,声音都被淹没在嘈杂的人声里。

张弛见状,灵机一动,偷偷溜到人群后面,捏着嗓子喊了一嗓子:

“后院不是还有二大爷和一大爷吗!”

这一喊,效果立竿见影,后院的人像是得到了指令,立马整齐划一地喊起了”二大爷,买车,二大爷,买车”,那声音,像训练有素的士兵在喊口号,一波接着一波,回荡在院子上空。

中院的人一时没了辙,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一大妈。

一大妈站在那儿,心里暗暗叫苦,本想着出来凑个热闹,没想到把自己给”套”进去了,这会儿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脸上满是尴尬。

眼瞅着局势越来越失控,闫埠贵急得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咬咬牙,提高嗓门喊道:

“大伙都静一静,听我把话说完呐!”

或许是他声音里透着几分焦急,院子里渐渐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他。

闫埠贵咽了口唾沫,接着说:

“大伙也都清楚,我老闫在学校就是个普通教书匠,一个月那点工资,满打满算才42.5块,家里还养着六口人,三个孩子都在读书,处处都得花钱,哪买得起新车呐。”

“这自行车虽说旧了点,可也是我咬着牙攒钱买的。大伙说要借,行,可要是骑坏了,算谁的呀?这责任咋划分呐?”

众人听了,都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七嘴八舌地商量着对策。

张弛见时机成熟,又站出来说道:

“三大爷,我倒是有个主意。这废品站虽说不保证质量,可一般买了之后,一年内还是管修的。”

“咱们这样,每次借车的人,就给您一毛钱,一年下来,积少成多,真要是车坏了,这钱也够修车的了,您看咋样?”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公平合理,既能满足大伙用车的需求,又能保障闫埠贵的利益,都赞许地看着张弛,嘴里念叨着:

“这小伙子,脑瓜子就是灵!”

闫埠贵心里一盘算,虽说还是有点小亏,可想着以后说不定还能多收点”过路费”,再加上大伙都这么说,也不好驳了面子,便顺水推舟应下了:

“罢了罢了,既然大伙都觉得行,那我也就应了。”

“咱们前院的,本就是一家人,就该互帮互助,我这当三大爷的,能帮衬点就帮衬点,只可惜我能力有限,要是我能拿七八十块的工资,指定给大伙买辆新车,也不用在这点事儿上斤斤计较了。”

说着,闫埠贵还故意看向刘海中,眼神里透着几分挑衅。

刘海中气得脸都白了,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只是狠狠地瞪了张弛一眼,心里把张弛和闫埠贵骂了个狗血淋头。

张弛哪管他心里咋想,又接着夸起闫埠贵来,周围前院的人也跟着起哄,你一言我一语,把闫埠贵捧得晕晕乎乎的,差点就说出车免费给大伙骑了。

最后,刘海中实在被逼得没了退路,一跺脚,咬着牙说:

“大伙都别急,我明天就去找车间主任,他那儿还有一张自行车票,我去跟他调剂调剂,争取把这票弄到手,买辆车回来给大伙用,大伙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二大爷、三大爷,都是好样的!”

张弛带头鼓起掌来,院子里其他人也纷纷响应,一时间,掌声雷动,把刘海中心里那点不情愿都给”拍”没了,只剩下满心的无奈和对张弛的恨意,眼睛里恨不得喷出火来,死死地盯着张弛,像是要把他看穿。

众人闹哄哄地又看向一大妈,一大妈心里明白,今天这事儿,自家是躲不过去了,只能硬着头皮说:

“大伙放心,我们家肯定也买。”

“我刚刚是在想,是不是等老易出院了,让他亲自跟大伙说这事,毕竟我一个妇道人家,怕说得不周全。”

“老易这人呐,向来热心肠,最喜欢帮衬大伙了,这点大伙都是知道的。”

张弛一听,又开始起哄:

“二大爷威武,中院的大伙还不赶紧鼓鼓掌,感谢感谢二大爷!”

院子里又是一阵掌声,一大妈莫名其妙地看着张弛,心里直犯嘀咕:我说的话,你咋夸起二大爷了,这孩子,脑袋里到底在想啥呢?

贾张氏站在一旁,看着这场面,脸上笑开了花,心里琢磨着:这下可好,三个大爷都得出血了,等二大爷买了车,一大爷还能不买?

到时候,我家东旭骑着自行车,在院子里风风光光的,那日子可就有盼头了。

这场”自行车风波”过后,院子里的气氛反倒变得热络起来,大伙像开茶话会似的,围坐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聊起天来。

张弛这才发现,这四合院的住户,大多都是轧钢厂的,平日里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厂里的事儿,吐槽吐槽同事,讲讲车间里的八卦,一个个说得眉飞色舞,比听评书还来劲。

张弛因为在这场风波里出了风头,大伙都对他另眼相看,见了他,都是笑脸相迎,热情得很。

张弛坐在人群里,看着大伙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心里感慨道:

“这才是真正的情满四合院呐,人人都透着股子烟火气,热热闹闹的,多好。”

夜深了,大伙才意犹未尽地各自回家。

闫埠贵特意走到张弛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

“小张啊,今天多亏了你,你这脑子,可真机灵呐。古有那齐相用二桃杀三士,你今天可算是‘无桃杀二士’,厉害得很!以后啊,你可得多跟三大爷走动走动。”

张弛笑着应下,看着闫埠贵乐滋滋地推着自行车回家,心里也挺满意自己今天的”杰作”。

而刘海中呢,黑着脸,脚步沉重地往家走,嘴里不停地嘟囔着:

“都怪张弛这臭小子,没事儿瞎掺和,还有闫埠贵,显摆啥呀,买个破自行车,害我也得跟着掏钱。”

“明天去找主任要票,还不知道得费多大劲儿呢,那些小组长、六级工、七级工、八级工,都眼巴巴地盯着票呢,我这可咋整呐。”

不过,一想到易中海出院后,知道自己也得买车时那一脸无奈的表情,刘海中又忍不住笑了起来,自言自语道:

“这事儿啊,可比在厂里打灰有意思多了,这几天过得,比之前搞一个项目还精彩。”

张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盼着易中海赶紧出院,可一想到明天自己还得上班,要错过易中海得知买车”摊派”时的表情,又气得直捶床,嘟囔道:

“真晦气,这热闹都看不全乎,明天可得早点下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