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大佬力保,入职机械总厂!

换源:

  在办事员殷勤到近乎谄媚的安排下,易中山坐上了一辆专门派来的嘎斯69吉普车。

车子驶出安置办的小院,颠簸着汇入京城相对宽阔的街道。

此刻的阳光正好,透过车窗,洒在易中山年轻而沉稳的脸庞上。

他没有左顾右盼,眼神平静,却将车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象一一收入心底。

高大的杨树,苏式风格的部委大楼,以及偶尔一瞥间看到的、挂着“为人民服务”标语的红墙。

吉普车没有在市区过多停留,而是径直朝着城南的方向驶去。

越往南,工厂的烟囱越多,空气中煤烟的味道也愈发浓烈,夹杂着一股特有的机油与钢铁的气息。

终于,一座规模宏伟的工厂群出现在眼前。

高大的围墙连绵不绝,门口矗立着气派的门楼,上面是“京城通用机械总厂”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门口站岗的警卫看到吉普车驶来,立刻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栏杆迅速升起。

车子没有丝毫停顿,直接驶入了厂区。

厂区内的道路宽阔平整,两旁是高大的厂房,不时传来机器轰鸣的巨响,还有金属碰撞的铿锵之声。

空气中弥漫着热处理车间散发出的焦炭味,锻造车间传来的金属灼烧味,还有切削液的独特气味,这一切都昭示着这里是一个充满力量与活力的工业心脏。

易中山的目光扫过那些巨大的厂房,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荡。

这,就是他即将挥洒汗水的地方。

吉普车在一栋三层办公楼前停下。

办公楼的样式同样朴素,但透着一股庄重。

办事员恭敬地为易中山打开车门,引着他走向二楼最里间的一间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敞开着。

一个身影早已等候在门口。

那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约莫五十岁上下,穿着一身半旧的蓝色工装,却洗得干干净净。

他的面容刚毅,额头上刻着几道深深的皱纹,那是岁月与责任留下的印记。

眼神锐利,却又带着一种军人特有的爽朗与温和。

他看到易中山,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瞬间驱散了周围的些许严肃。

他大步迎了上来,伸出宽厚有力的大手。

“你就是易中山同志吧?”

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

“快进来,快进来!”

来人正是京城通用机械总厂的厂长,王德发。

他也是高建军团长的老战友,早晨一接到安置办那个不着调的办事员打来的、带着几分惊慌失措的电话,声称高团长亲自推荐的重要人才差点被他们“不小心”安排错了地方,王德发就立刻推掉了原定下午要参加的一个重要会议,亲自在这里等候。

他深知高建军的为人,若非真正的人才,绝不会轻易动用他的人情。

“王厂长,您好。”

易中山站定,不卑不亢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净利落,透着军人的飒爽英姿。

“哎,别客气,快坐!”

王德发热情地握了握易中山的手,那手掌粗糙而有力,传递着真诚与欢迎。

他将易中山让到办公室里靠窗的一组沙发上。

沙发是老式的木质结构,铺着厚实的帆布垫子,虽然有些年头,但擦拭得一尘不染。

王德发亲自提起桌上的暖水瓶,给易中山倒了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白瓷缸子,上面印着红色的“赠给最可爱的人”字样,充满了时代特色。

茶香袅袅,驱散了路途的些许疲惫。

王德发的眼神里充满了欣赏与感激。

他端详着眼前的年轻人,越看越觉得顺眼。

沉稳,内敛,眉宇间自有一股英气,却又不带半分骄横。

“我听老高在电话里说了。”

王德发的声音带着感慨。

“你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我们部队的英雄!”

“我代表老高,也代表我们厂,谢谢你!”

这话语十分恳切,没有丝毫场面上的客套。

“厂长言重了。”

易中山捧着温热的茶缸,平静地回答。

“在战场上,每个战士都会那么做,那都是我作为一名军人应该做的本分。”

王德发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洪亮,震得桌上的茶缸都微微发颤。

“好一个‘应该做的’!”

“有功劳却不骄不躁,踏实肯干,是个好苗子!老高没看错人!”

他越看眼前的年轻人越是满意。

这份沉稳与干练,远超同龄人。

王德发拿起办公桌上早已放好的一份档案袋,正是易中山的那份。

他没有急着打开,而是先仔细看了看档案袋的封皮,上面有部队的印章。

然后,他才抽出里面的材料,一页一页,看得十分认真。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易中山端坐着,神情自若,没有丝毫局促。

“嗯……不错,在部队里就表现突出,多次获得嘉奖,还有一次二等功。”

王德发不时点头,脸上的笑容愈发真切。

这些纸面上的记录,印证了他对易中山的第一印象。

突然,王德发发出一声轻咦。

他的目光停留在档案中的一段不起眼的记录上,眉头微微挑起,眼神里闪过一丝惊喜。

他伸出手指,指着那段文字,饶有兴致地抬起头,看向易中山。

“小易,档案上说你在后勤部队的时候,不仅是优秀的驾驶员,还表现出了极强的动手和维修能力,经常自己动手修理车辆和设备?”

这可是意外之喜。

他本以为高建军推荐的是一位作战勇猛的战斗英雄,没想到,这位英雄竟然还懂技术。

易中山谦虚地点了点头,没有半分炫耀的意思。

“在部队的时候,跟汽车连的老班长和修理所的老师傅学了点皮毛。”

“一般的机械故障,比如发动机、变速箱的小毛病,自己还能琢磨着应付一下。”

“好!太好了!”

王德发一拍大腿,脸上的喜色更浓,眼神都亮了几分。

他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显得有些兴奋。

“我们厂现在最缺的就是你这样既懂技术、又肯钻研、还有过硬思想觉悟的年轻人!”

这个年代,国家大力发展工业,技术工人就是宝贝。

尤其是在机械总厂这样的大型骨干企业,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是中坚力量,而有潜力、肯学习的年轻技术力量,更是决定着工厂未来的希望。

像易中山这样,在战场上经受过考验,意志坚定,同时又具备车辆维修这种实用技术特长的人才,简直是宝贝中的宝贝。

王德发当即做出决定。

他走到办公桌旁,拿起那台黑色的老式拨盘电话机,直接拨通了人事科的内线。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人事科长略带恭敬的声音。

“喂,是人事科吗?我是王德发。”

王德发的声音沉稳有力。

“现在立刻给一位叫易中山的同志办理入职手续。对,就是我亲自安排的,档案我等下让人送过去。”

他顿了顿,语气不容置疑,带着厂长的权威。

“岗位就定在一车间,翻砂工。”

“技术等级……”

王德发略微沉吟,目光再次投向易中山,眼神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嗯,小易同志有技术基础,我看档案里写着他在部队就多次参与复杂装备的抢修工作,我看就不用从学徒干起了,直接定为二级工!”

“工资待遇按每月38.5元发放。”

“另外,一车间那边,你跟老刘打个招呼,让他亲自带,找厂里技术最好的老师傅,务必把小易同志的技术尽快提升起来!”

这番安排,可谓是破格中的破格!

要知道,在京城通用机械总厂这样的国家重点企业,学徒工转正通常需要三年,即便是一些有基础的技校毕业生,进来也大多是从一级工甚至准一级工干起。

跳过学徒期,直接定二级工,享受38.5元的月工资,这在整个机械总厂的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这不仅仅是对高建军那封推荐信的面子,更是王德发对易中山本人能力的高度认可与殷切期望。

电话那头的人事科长显然也吃了一惊,但厂长的决定,他不敢有丝毫质疑,连声应下。

挂了电话,王德发脸上的笑容更加舒展。

他走回沙发旁,亲切地拍了拍易中山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小易,到了我们厂,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年轻人,有技术,有觉悟,踏实肯干,前途不可限量!”

“在工作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或者有什么想法,随时可以直接来找我!”

这番话,无疑是给了易中山最大的支持与承诺。

易中山心中一股暖流涌过。

从安置办那个办事员的冷漠刁难,到此刻王德发厂长的热情器重,这冰火两重天的境遇,让他深刻体会到了那封推荐信的份量,以及自身价值被认可的重要性。

自己的未来,已经在这位大佬的力保之下,铺上了一条远比预想中更为宽广平坦的金光大道。

京城通用机械总厂,这个汇聚了时代精英与尖端技术的工业摇篮,将是他易中山在这个崭新时代大展拳脚的第一个舞台。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