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贾张氏眼红跳脚!易中海豪横下馆子,鱼肉飘香馋哭众禽!

换源:

  轧钢厂的大门在身后缓缓合拢,隔绝了厂区内震耳的轰鸣。午后的阳光不似正午那般毒辣,斜斜地照在身上,添了几分暖意。易中海一手紧紧攥着陆平安,另一只手牵着一大妈,脚步迈得又快又稳,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他那张平日里因严肃而显得刻板的脸,此刻却舒展着,眼角的皱纹都盛满了笑意。

一大妈同样喜不自胜,嘴里不住地念叨着:“平安这孩子,眉眼真像秀芝,秀芝要是知道,该多高兴啊。”

陆平安任由他们牵着,心中那股初来乍到的惶惑,被这突如其来的亲情暖意驱散了不少。他知道,舅舅舅妈是真心接纳他。

厂门口那些工友们的议论声,虽然隔着一段距离,但一些零星的词句还是飘了过来。大部分是善意的祝福,羡慕易中海老来得靠。但也夹杂着几声不和谐的嘀咕。

人群中,贾东旭的脸色尤为难看。他是易中海的徒弟,住在四合院中院,平日里没少受易中海接济。易中海虽是八级钳工,工资在厂里数一数二,但为人方正,轻易不占人便宜,却对这个徒弟家颇为照顾,时常送些粮票布票,或是帮衬着修理家中什物。贾家,尤其是贾东旭的母亲贾张氏,早就把易中海当成了自家的长期饭票。

此刻,贾东旭眼睁睁看着师傅对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外甥如此上心,又是当众宣布要护着,又是喜极而泣,心中顿时警铃大作。这小子一来,师傅的心思还能像以前那样全放在他们贾家身上吗?他妈贾张氏还指望着易中海帮衬,以后养老也得指望师傅呢。这陆平安一来,岂不是要分薄了师傅的关注和钱财?

贾东旭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眼神阴沉地盯着陆平安的背影,仿佛要盯出个窟窿来。

易中海可没注意到徒弟那点小心思,他此刻满心都是失而复得的喜悦。他猛地停下脚步,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子意气风发。

“走!今天高兴,咱们下馆子!给我大侄子接风洗尘!好好补补!”

这话故意说得大声,让周围还没散去的工友们都听得清清楚楚。这年代下馆子可是件大事,尤其是易中海这样指名道姓要去“好好补补”,那必然是鱼肉齐全的硬菜。

工友们闻言,又是一阵羡慕的议论。

“易师傅真是疼侄子啊!”

“可不是,一下馆子就得花不少钱呢!”

一大妈也有些迟疑:“老易,这……是不是太破费了?”

“破费啥!”

易中海大手一挥,不容置疑。

“我大侄子千里迢迢来投奔,受了多少苦!这第一顿饭,必须吃好!”

他拉着陆平安,大步流星地朝国营饭店的方向走去。

三人很快来到附近最大的一家国营饭店。饭店门口挂着“为人民服务”的牌子,里面飘出阵阵饭菜香味。此时虽未到正经饭点,但饭店里也有几桌客人。服务员穿着白色的确良工作服,见他们进来,扬声问了一句。

易中海找了个靠窗的空桌坐下,把菜单往陆平安面前一推,豪气干云。

“平安,想吃什么尽管点!别跟舅舅客气!”

陆平安看着菜单上那些菜名——红烧肉、大盘鸡、干炸丸子、醋溜白菜,还有白面馒头。这些在后世寻常不过的菜肴,在这个年代,却是寻常人家过年才能见到的奢侈品。他心中一股暖流涌动,既有感激,也有一丝初来乍到便受如此厚待的受宠若惊。

他推辞道:“舅舅,舅妈,你们点吧,我吃什么都行。”

“这孩子,还客气上了。”

一大妈笑着嗔怪一句,眼神里满是慈爱。

易中海也不多言,直接对服务员道:“同志,来一份红烧肉,一份大盘鸡,再来四个白面馒头!要是有鱼,也上一条!”

服务员记下,很快便去后厨下单了。

等待上菜的间隙,易中海仔细询问陆平安这一路的经历,以及他父母过世后的情况。陆平安捡着能说的说了,刻意隐去了系统的存在,只说自己是变卖了家中薄田,才凑够了路费。

听着陆平安轻描淡写地叙述着孤身一人的艰辛,易中海和一大妈眼圈又红了。尤其是想到妹妹妹夫早逝,留下这么个半大孩子,心中更是酸楚。

“好孩子,以后有舅舅舅妈在,再也不会让你受苦了。”

易中海拍着陆平安的肩膀,语气坚定。

菜很快上来了。油光锃亮的红烧肉,香气扑鼻的大盘鸡,还有雪白的馒头,堆了满满一桌。易中海先给陆平安夹了一大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

“平安,快吃!多吃点肉,长身体!”

浓郁的肉香刺激着味蕾,陆平安确实也饿了。他也不再客气,拿起筷子,大口吃起来。这具身体久未沾油水,此刻吃到如此美味,只觉得通体舒畅。

易中海和一大妈看着他吃得香甜,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自己反而没动几筷子,大部分菜都进了陆平安的肚子。

一顿饭吃得酣畅淋漓。酒足饭饱,易中海看着桌上还剩不少的菜,对服务员道:“同志,麻烦给打包。”

他特意多点了一些,就是为了打包带回去。这年代,能下馆子打包剩菜,也是一种隐晦的炫耀。

提着两个沉甸甸的油纸包,里面是剩下的红烧肉和大盘鸡,易中海一家三口心满意足地往四合院走去。

此时天色已擦黑,四合院里各家各户都亮起了灯,也陆续飘出了晚饭的香味,大多是玉米面饼子、窝头混合着咸菜疙瘩的味道。易中海他们带回来的肉香,在这些清寡的气味中,显得格外霸道,勾人馋虫。

中院,贾家。

贾张氏正坐在小马扎上,一边择着发黄的烂菜叶,一边跟儿媳妇秦淮茹抱怨。

“那个老易,真是越来越不像话!认了个不知道打哪儿冒出来的野小子,就忘了本了!以前他得了什么好东西,哪次不是先紧着咱们东旭?今天倒好,领着那小子下馆子,连个屁都没往咱们这儿放!”

贾张氏越说越气,唾沫星子横飞。她是个典型的农村泼妇,自私自利,尖酸刻薄,见不得别人比自家好。尤其她一直把易中海当成可以随意索取的对象,如今感觉这“靠山”有旁落的危险,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

秦淮茹,贾东旭的媳妇,此时正低头缝补着一件旧衣服。她生得有几分姿色,平日里总是一副柔弱可怜、与世无争的模样,实则内心精于算计。她听着婆婆的抱怨,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她轻声道:“妈,师傅也是刚认了亲戚,心里高兴,一时忘了咱们也正常。”

“正常个屁!”

贾张氏把手里的烂菜叶往地上一摔。

“我看他就是有了新欢忘了旧爱!那个陆平安,一看就不是个省油的灯!一来就把老易哄得团团转!以后咱们家的日子,怕是难过了!”

就在这时,一股浓郁的肉香顺着窗户缝飘了进来。贾张氏鼻子尖,使劲嗅了嗅。

“什么味儿?这么香?”

她起身走到窗边,扒着窗框往外瞧。只见易中海和一大妈,还有那个陆平安,正提着几个油纸包,说说笑笑地往后院走。油纸包被油浸得透亮,显然里面是好东西。

易中海家住在后院,与贾家隔着一个月亮门。

贾张氏的眼睛顿时就红了。

“好啊!这个老绝户!真下馆子了!还打包!提着肉从咱们门前过,这是故意馋咱们呢!”

她气得直拍大腿,声音也拔高了。

“有了亲戚忘了徒弟!白眼狼!忘恩负义的东西!”

秦淮茹也走了过来,看着易中海他们消失在月亮门后的背影,若有所思。她不像贾张氏那么沉不住气。易中海突然多了个外甥,对贾家来说,确实不是个好消息。但事情已经发生,光生气抱怨没用,得想办法应对。

后院,易中海家。

一进屋,一大妈就忙着把打包回来的饭菜找家伙什装好。

“平安,饿了就再吃点,锅里还有热水。”

陆平安应了一声,心里却在盘算着另一件事。他之前查看过系统仓库,“新手大礼包”里除了几本基础技能书,还有一些这个年代急需的物资:十斤细粮、五斤猪肉票、二尺布票,还有一小罐麦乳精。

这些东西直接拿出来,不好解释来源。

他趁着舅舅舅妈在厨房忙活的当口,悄悄从系统仓库里取出那十斤细粮和五斤肉票,用一块破布包好,然后走到正在灶台边忙碌的一大妈身边。

他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腼腆与郑重。

“舅妈。”

一大妈回头,见他手里拿着个布包,有些疑惑。

陆平安将布包递过去,声音低低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舅妈,这是……这是我娘临走前给我攒下的。她说,让我在路上要是有难处,就用这个换点吃的。我……我一直没舍得用。”

他编造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谎言。这个年代,母亲临终前给孩子留点体己,再正常不过。

一大妈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里面是雪白的细米,还有几张崭新的肉票!这在眼下,可是千金难买的宝贝!尤其是那细粮,普通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

她看着陆平安,再看看这些珍贵的物资,眼泪“唰”地一下就下来了。这孩子,吃了多少苦啊!守着这么点救命的东西,一路从乡下走到京城,得是多懂事,多能忍,才没在路上用了。

“我的儿啊……”

一大妈一把搂住陆平安,声音哽咽。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有这些东西,路上怎么不换点好吃的?看你瘦的!”

她又是心疼,又是感动。这孩子,不仅认亲,还把这么重要的东西都交给了她,这是真正把他们当亲人了。

“舅妈,我这不是有你们了吗?以后这些东西,都归您管。”

陆平安轻声说道,语气真挚。

一大妈擦了擦眼泪,郑重地把布包收好。

“好,好,舅妈给你收着。以后,舅妈一定把最好的都给你!绝不让你再受一点委屈!”

她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个懂事孝顺的侄子,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疼爱。

易中海从里屋出来,看到这一幕,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也猜到陆平安肯定是拿出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他走过来,拍了拍陆平安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与感动。

这个侄子,不仅没有因为父母双亡而消沉,反而如此懂事有担当,真是老天开眼,给他们老两口送来了一个宝。

夜渐渐深了。陆平安被安排在何雨水暂时空出来的房间里。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躺在陌生的床上,陆平安却没有多少睡意。

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从最初的迷茫无助,到认亲成功,再到感受到久违的家庭温暖,一切都像做梦一样。

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四合院里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刚才贾张氏那尖利的嗓门,他隔着院子都听到了几分。未来,少不了要跟这些“禽兽邻居”们打交道。

而他最大的依仗,就是脑海中的“神级阅读系统”。只要读书就能变强,这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金手指。

他闭上眼睛,意识沉入系统空间。那几本新手技能书还静静地躺在那里。

《钳工入门与精通》、《时代金曲大全》、《基础格斗术》、《厨艺基础》。

明天,得想办法弄些书来看了。在这个知识贫乏的年代,书籍,就是力量。

他还要尽快把户口问题解决了,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小小的院落里。四合院的夜晚,并不宁静。各家各户的低语声、孩子的哭闹声、偶尔传来的夫妻争吵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陆平安听着这些声音,心中却异常平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