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给哥哥嫂子养老送终,好事全占

换源:

  “哥,这四合院您住了多久了?”易中河挠挠头,看着这京城老胡同里的四合院,青砖灰瓦,透着股年代感。

“打我记事儿起就住这儿,怎么了?”易中海正忙着沏茶,头也没抬。

“没事儿,就随便问问。”易中河嘿嘿一笑,心里却翻江倒海。要不是今天看房,谁能想到在这儿碰上亲大哥!退伍回来,本想在京城扎根,没想到先扎根到自家人这儿了。

吕翠莲端着一盘花生米进来,瞥了易中河一眼,又看了看易中海,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中海,这位兄弟…和你长得真像!”

易中海愣了一下,仔细打量着易中河,两人眉宇间确实有几分相似。“是吧,我也觉得。老弟,你老家哪儿的?”

“沧州。”

“哎呦,这么巧!咱也是沧州人!”易中海一拍大腿,乐了。

吕翠莲的脸色却变了变,放下花生米,走到里屋翻箱倒柜,拿出一本老相册,翻到泛黄的一页,指着上面一个年轻人的合影,问道:“中海,这…这是你二叔吧?”

易中海凑过去一看,脸色也变了。“是啊,咋了?”

吕翠莲又指着易中河:“你看看,像不像?”

易中海这下也傻眼了,再看看易中河,越看越像,这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的天…这么说…你是我…”

“叔伯兄弟!”易中河笑着接话,“大哥,我叫易中河,退伍兵。”

易中海愣了半天,才缓过神来,一把抓住易中河的手。“我的天!这…这真是缘分啊!走走走,咱哥俩好好喝一杯!”

晚上,酒过三巡,易中河也大概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原来爷爷易老根,带着一家老小,从老家逃荒到了沧州。父亲易传喜,上面还有三个哥哥,易传福、易传禄、易传寿。而易中海的父亲,正是易传福。

“说起来,当年兵荒马乱的,一家人就走散了。我爸他们后来就留在了沧州,没想到你…”易中海叹了口气,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唉,这都是命啊!”易中河也跟着叹了口气。

第二天一大早,四合院里就炸开了锅。

住在后院的贾张氏,拄着拐杖,眼神锐利地盯着易中河,像是在审视犯人。“我说老易,这人谁啊?哪儿冒出来的?跟你长得这么像,该不会是…”她压低声音,语气阴阳怪气。

一大妈可看不惯她这德行,叉着腰,挡在易中河面前。“贾婆子,你胡说八道什么呢?这是老易的兄弟!亲兄弟!人家刚认亲,你就在这儿嚼舌根子,也不怕烂舌头!”

“我说错了吗?哼!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兄弟!现在这年头,骗子多着呢!”贾张氏撇撇嘴,一脸的不屑。

“你!你再说一句试试!”一大妈撸起袖子,就要跟她干起来。

“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易中海赶紧出来打圆场。

易中河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五味杂陈。他走到一大妈面前,笑着说:“大妈,没事儿,清者自清。”

一大妈拉着他的手,心疼地说:“这孩子,真是个好人。你说说,这老易家也是命苦,当年逃荒,一家人就散了,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

易中海也红了眼眶,当年兵荒马乱的年代,谁家没点辛酸事儿啊。

易中河看着眼前破败的四合院,想象着当年爷爷带着一家人逃荒的场景,心里感慨万千。战争,逃荒,颠沛流离,这才是上一辈人的真实写照啊!

“哥,以后我跟你们一起住吧。”易中河看着易中海,认真地说,“咱们兄弟俩,把这个家撑起来!”

易中海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重重地拍了拍易中河的肩膀。“好!好!好!咱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一大妈也抹着眼泪,笑着说:“好啊!以后咱们这院子里,就热闹了!”

“韩科长,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易中河紧紧握着韩天明的手,满脸感激。

韩天明摆摆手,笑呵呵地说:“嗨,客气啥,都是周干事的朋友,能帮就帮一把。”

周干事在一旁搭腔:“那是,老易人仗义,朋友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

易中河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那啥,韩科长,周哥,我这刚来,还没地方落脚呢,正琢磨着去招待所凑合几天。”

“住招待所?那多麻烦。”还没等韩天明说话,旁边的一大妈就抢着说,“小伙子,我看你也是个实在人,这样,你要是不嫌弃,就住我家吧,我家地方宽敞,正好空着一间屋子。”

易中河愣了一下,心想这大妈也太热情了吧?“这…这不太好吧,我刚来,人生地不熟的,给您添麻烦了。”

一大妈一摆手,拉住易中河的手。“啥麻烦不麻烦的,远亲不如近邻,再说,我看你就像我亲侄子一样。就这么定了,走,跟我回家。”

韩天明和周干事对视一眼,都笑了。韩天明说:“既然一大妈都这么说了,你就别客气了。不过,老易,我那边还有点事儿,得先走了,以后有时间再一起吃饭。”

周干事也站起身,“我也得走了,你安顿好了给我来个电话。”

“成,韩科长,周哥,慢走。”易中河把两人送到门口,又回头冲一大妈说,“一大妈,这…真不好意思。”

“行了,别婆婆妈妈的,快进来吧。”一大妈拉着易中河进了屋。

屋里摆设简单,但收拾得干干净净。易中河把行李放在地上,四处打量着。

院里陆陆续续来了几个人,都是邻居,听说来了个新住户,都好奇地过来看看。

一个尖酸刻薄的声音响起:“哟,这是谁呀?一大妈,你这屋里咋还住进外人了?”说话的是贾张氏,一脸不乐意。

一大妈眉头一皱,“贾张氏,你说啥呢?这是我侄子,来投奔我的,住几天咋了?”

“哼,谁知道是不是真是你侄子,我看呐,八成是来占便宜的。”贾张氏翻了个白眼。

易中河心里一阵反感,心想这老太太也太损了吧?

“贾张氏,你说话注意点!”一大妈提高了嗓门,“易中河是我亲侄子,有啥问题吗?这院里什么时候轮到你说了算了?”

贾张氏被一大妈怼得说不出话来,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一大妈拉过易中河,安慰道:“别理她,那老太太就那样,嘴碎。”

易中河点点头,心里却在琢磨着,看来这院里的人际关系还挺复杂。

“走,进屋吧,我给你收拾收拾屋子,中午就在我家吃饭。”一大妈热情地说。

中午,一大妈做了几个家常菜,易中河吃得津津有味。

“一大妈,您手艺真好。”易中河由衷地赞叹。

“好吃就多吃点。”一大妈笑眯眯地说,“对了,你来找你兄弟,他叫啥名字?在哪儿工作?”

“他叫易中海,是个钳工,好像是在轧钢厂上班。”易中河说。

“易中海?轧钢厂的八级钳工?”一大妈惊讶地说,“那我知道,他可是个名人,技术特别好。”

“是吗?那太好了。”易中河激动地说,“一大妈,您能不能帮我打听打听,看看他什么时候有空,我想见见他。”

“行,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一大妈拍着胸脯说,“我去找许大茂,让他骑自行车去轧钢厂送信。”

“许大茂?”易中河疑惑地问。

“他是咱们院的放映员,经常去轧钢厂放电影,认识不少人。”一大妈解释道。

说着,一大妈就起身出门,去找许大茂了。

没过多久,一大妈回来了,脸上带着笑容。“成了,许大茂答应帮忙送信了,他说晚上放电影的时候就给易中海带个信。”

易中河感激地说:“一大妈,您真是太热心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才好。”

“谢啥谢,都是邻居,应该的。”一大妈摆摆手,“对了,你来找你兄弟,以后有啥打算?是打算一直住在这儿,还是另找工作?”

易中河沉吟了一下,说:“我还没想好,先找到我哥再说吧。这么多年没见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一大妈叹了口气,“是啊,这么多年了,肯定变化很大。不过,我看你兄弟是个好人,肯定会帮你的。”

易中河点点头,心里却有些忐忑。他不知道易中海现在过得怎么样,也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自己这个弟弟。

晚饭后,易中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着和易中海重逢的场景,心里既激动又紧张。这么多年没见了,他该怎么和哥哥相处呢?

还有,自己这次来,也想好了,如果可以的话,以后就给哥哥和嫂子养老送终吧,也算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

想到这里,易中河叹了口气,翻了个身,闭上了眼睛。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