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还在回荡,李世民等人已踏上通往城外的小路。身后是翻腾的怒火与百姓的呐喊,眼前则是未知的前路。巴图走在最前方引路,脚步轻快而坚定,他虽是西北人,却对江南地形也颇为熟悉。
“陛下,我们接下来如何行动?”房玄龄一边走,一边低声问道。
李世民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将那半卷账本紧紧攥在手中。纸张边缘还带着余温,仿佛仍在诉说着密室里那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先离开这里。”尉迟恭接过话头,“刘威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他们还未走出三里地,便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尘土飞扬中,一队骑马之人正朝这边疾驰而来,为首者身着锦袍,腰间佩刀,脸上满是戾气。
“是刘家的人!”顾炎低声道,“看来他们已经发现我们逃出了县衙。”
“走!”李世民一声令下,几人迅速钻入路边一片芦苇丛生的洼地,屏住呼吸,静静等待追兵经过。
那队人马从他们藏身之处不远处掠过,并未察觉他们的踪迹。待马蹄声远去,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刘威反应得很快。”房玄龄皱眉道,“这说明他已经知道账本丢了。”
“不仅如此。”李世民缓缓开口,“他一定已经开始布局。”
事实正如李世民所料。此时,在江南府邸深处的一座偏厅内,刘威正站在案前,脸色铁青,拳头紧握,指节发白。
“是谁干的?查到了吗?”他的声音冰冷,透着压抑的怒火。
一名手下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答道:“属下……属下查到,是几个自称商贾的外地人,还有顾炎那个书生。”
“顾炎?”刘威冷笑一声,“我就知道这家伙不安分。他一直想揭我的老底,现在终于动手了。”
“大人,要不要派人封锁城门?”另一名心腹建议道。
“封城?”刘威眯起眼睛,片刻后摇了摇头,“来不及了。他们既然能从密室逃出去,就说明早有准备。封城只会打草惊蛇。”
“那怎么办?”
“两条路。”刘威冷冷地道,“第一,派人全力追查他们的行踪;第二,我亲自进京一趟。”
“进京?”几名手下都是一愣。
“不错。”刘威嘴角勾起一抹阴笑,“账本虽然丢了,但只要我能稳住上面的人,这件事就不会变成大事。”
他顿了顿,沉声道:“你们马上安排,我要连夜出发,赶往长安。”
与此同时,李世民一行人已抵达一处隐蔽的村庄,这里是顾炎事先安排的落脚点。村中多为贫苦农户,平日里少有人来,倒是个避风的好地方。
“陛下,我们可以在这里暂歇几日。”顾炎说道。
李世民点头,目光却始终凝重。他知道,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果然,翌日清晨,巴图带回了一个消息——
“刘威昨夜已经离开江南,方向正是长安。”
“果真如此。”李世民眼中寒光一闪,“他这是要去找靠山。”
“可若是朝廷中有他的后台,咱们的证据岂不是没用了?”顾炎担忧地问。
“证据当然有用。”房玄龄沉声道,“但关键在于,谁能将这份证据送到该送的人手里。”
“所以,我们也必须尽快回长安。”李世民站起身,语气坚定,“不能让他抢先一步。”
然而,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就在他们准备启程之际,村口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几名村民神色慌张地跑了过来。
“不好了!刘家的人来了!”
众人脸色一变,纷纷起身。尉迟恭立刻抽出佩刀,挡在李世民身前。
“多少人?”
“几十个,全都带着兵器,像是冲着村子来的!”
“糟了。”顾炎脸色苍白,“一定是有人泄露了我们的行踪。”
“不可能这么快。”房玄龄皱眉,“除非……他们在村里安插了眼线。”
“不管怎样,先应对眼前的敌人。”李世民冷静地说道,“不能让无辜百姓受到牵连。”
说罢,他转身对巴图道:“你带一部分人绕到后方,制造混乱。我和尉迟恭正面迎敌,房玄龄负责疏散村民。”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
不多时,刘家的手下已逼近村口,领头者正是刘威的心腹之一,名叫赵五,为人狠辣,素有“赵阎王”之称。
“李公子,我知道你在里面!”赵五高声喊道,“交出账本,我可以给你一个痛快!”
“你倒是挺会说话。”尉迟恭冷笑着回应,“可惜我不爱听。”
话音刚落,一道黑影从林中跃出,正是巴图。他手持长棍,猛地冲入敌阵,瞬间搅乱对方阵型。
赵五大怒,挥手下令:“给我围住村子,一个都不许放跑!”
战斗随之爆发。
李世民和尉迟恭并肩作战,以一当十,打得赵五等人节节败退。然而,对方人数众多,且早有准备,渐渐占据上风。
就在局势危急之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鼓声,紧接着,数十名身穿官服的官兵策马赶来。
“奉圣旨,缉拿江南恶霸刘威同党,所有人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
赵五脸色大变:“怎、怎么会这样?”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精芒:“看来,朝廷那边已经有所动作。”
原来,就在他们被困村庄的同时,一份由顾炎暗中送出的情报,已悄然传至长安。
而这份情报,正是关于刘威多年来在江南横行霸道、勾结贪官、欺压百姓的详细记录。
赵五见势不妙,连忙下令撤退。但他显然低估了这些官兵的决心。一场混战过后,赵五被当场擒获,其余残部四散而逃。
村庄恢复了平静,村民们纷纷上前感谢李世民等人。
“陛下,我们现在怎么办?”房玄龄问道。
“继续回长安。”李世民望向远方,“刘威既然去了京城,那就让我们看看,他背后的靠山到底是谁。”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离开村庄后的第三天,一封来自江南的密信,悄然送进了长安某位大人的书房。
信中只有一句话:
“账本已被盗,务必在半月之内将其截回,否则后果自负。”
写信之人,正是刘威。
而收信之人,身份成谜,姓名未署。
……
夜色沉沉,长安城外的一处驿站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一个中年男子的脸庞。他缓缓展开信笺,目光幽深如水。
“李世民……你以为你能瞒得了我多久?”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