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琵琶绝响

换源:

  暮色四合之际,人杰骑着祈年回到赵府上空,遥遥望见朱门之前,跪着一道纤细的身影。

“主子,是您的同窗。”彩蝶目光锐利,轻声禀道,“奴婢曾在她颈项上划过一剑,对她有印象。”

“嗯,她叫慕容池。”人杰淡淡颔首。

“您竟记得她的名字!”彩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她生得确是清丽,主子要收了她吗?”

“倒不是刻意记的。”人杰解释道,“班上同学行‘开笔礼’时都自报过姓名,我便一一记下了。今日休学,闲着也是闲着,下去看看她有何要事。”

人杰在院中落定,将祈年交给满脸谄媚的家丁们照料,而后迈步朝门口走去。平铨、罗横与彩蝶紧随其后,神色间带着几分看热闹的兴味。

慕容池见人杰到来,连忙膝行几步,敛衽一礼:

“妾身慕容池,见过赵公子。”

“如今众人都唤我先生,听着总有些别扭。”人杰目光落在她身上,“你倒还好,仍如从前那般称呼。”

“一个将死之人,遇上心中所爱,口中唤出的,自然是自己最欢喜的称呼。”

慕容池抬眸,目光如春水含情,脉脉注视着人杰。她显然精心妆扮过,香腮染着淡淡的胭脂,云鬓梳理得一丝不苟,缀着的明珠耳坠随着动作轻轻摇曳,更添几分楚楚风姿。

“你说,你要死了?”人杰眉头微蹙。

“正是。”慕容池幽幽一叹,“仙音楼海外宗地,毫无预兆地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九州境内一些不入流的小分舵,连同我们这些外门弟子,尽数成了弃子。”

“想当初,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都将仙音楼视作心灵的港湾、最终的归宿,视李楼主为神明、救世主,却不料,她竟将我们弃之如敝屣,根本未将我们这些蝼蚁放在心上…”

“如今朝廷已下诏书,我们这些人在劫难逃,唯有闭目等死罢了。”

她说这话时,目光始终胶着在人杰脸上,仿佛要将他的模样深深镌刻在心底。

“所以,你是想求赵府庇护,恳请主子收留?”彩蝶开口问道。

“不。”慕容池摇头,语气决绝,“朝廷震怒,此刻谁敢相护,便等同于叛乱。妾身不敢以蒲柳之姿,累得赵公子一同受罪,只求在死前,能再见赵公子一面。”

“若赵公子肯多听妾身弹奏一曲,那便是死,妾身也无憾了!”

“好,我便满足你这个心愿。”人杰颔首,“你也别跪在外面了,进来弹奏吧。”

片刻后,赵府新建的“吟春亭”中,人杰与慕容池相对而坐。

平铨、罗横、彩蝶,连同闻讯赶来的九娘,都如寻常下人般围站在亭外,个个屏息凝神,竖起耳朵静待。

他们刻意为这对同窗营造出独处的氛围。

花月站在人群里,心情格外激动。她特意回屋取来了自己的琵琶,盼着能从这位传说中的仙音楼小花魁身上学上几招。

慕容池手捧琵琶,指尖轻抚弦索,在弹奏之前,抬眸望着人杰,语带深情:

“赵公子,妾身曾有一位生死大敌,名叫李天奇。”

“为了复仇,妾身隐姓埋名来到湘城,加入仙音楼,做了个尘垢粃糠般的青楼女子。那时妾身唯一的念头,便是疯狂修炼,而后手刃仇敌。”

“可天有不测,妾身才刚突破后天九品,李天奇竟也来了湘城。他实力大增,还成了这片区域的问天盟楼主,势力与五鬼帮分庭抗礼。”

“他三次出入仙音楼,妾身每次都想尽办法避开。后来听闻他点名要见妾身,若非当时他正与五鬼帮激战,怕是早已被察觉。

妾身入仙音楼时曾立过天道誓言,想逃也逃不得。而本门宗旨便是‘情染红尘,歌沾俗世,因果有报,生死看天’,妾身纵是害怕,也只能听天由命。”

“那些日子,妾身日夜惶恐,常常从噩梦中惊醒,独自站在窗前,望着满天繁星,幻想着有位英雄前来相救。”

“然后,您在那个夜晚出现了。”慕容池眼中泛起泪光:

“妾身这辈子都忘不了,整条七里长街被肃清后,您持刀而行,杀气腾腾的模样;忘不了偷偷站在问天楼外,看见李天奇的人头被您悬挂在窗外,大仇得报时的快意。”

“妾身报名丁丑一班,从未有过非分之想,不过是想多靠近您一些,多看您几眼。

您知道吗?下一个与您同桌的便是妾身,妾身真的满心期待…接到朝廷诏令时,妾身最难过的不是将要赴死,而是再也没机会与您同桌了。”

慕容池说着,早已是梨花带雨,楚楚可怜。

恰在此时,吴香主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少主子,大事不妙!官府缉拿的人已经到了,要将慕容姑娘带走!”

“让他们在外面等着。”人杰吩咐完吴香主,转而对慕容池郑重说道,“现在,我们就是同桌了。我也很期待,听到同桌弹奏的琵琶曲。”

“赵公子,谢谢您!”慕容池忽地破涕为笑。

她脸上带着泪痕,泪珠仍在眼眶里打转,却已伸出纤纤玉指,轻抚琵琶,开始调试弦索。叮叮咚咚的试音声在亭中回荡,赵府众人皆伸长了脖子,凝神注目,整个庭院鸦雀无声。

“第一曲,敬赵公子单刀踏盟。”

慕容池敛衽一礼,朱唇轻启,玉指轻抡,琵琶弦动,一串清越的音符便如珠落玉盘般倾泻而出。起始曲调悲戚凄凉,那缓缓流淌的琵琶声,犹似孤女呜咽、杜鹃泣血,幽幽咽咽,牵动人心。

这一刻,整个赵府仿佛都沉入了寂静,连风都似屏住了呼吸,侧耳聆听这浸满心事的旋律。

不多时,琵琶声渐渐转缓,似峰回路转,遇着了一线生机。

忽又节奏渐快,音符急促,如惊涛拍岸,似万马奔腾,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激昂。琵琶声随音节由缓而急,又由急而缓,慕容池倏地展喉高歌,清越婉转的歌声破空而起:

“湘城...寒风至,长街...夜无星。”

“手中...双刀鸣,月光...照黑衣。”

歌声清雅中带着脉脉深情,每一句都配着独特的韵节,时而如流水淙淙,时而似银铃轻响,将在场诸人都引入了那个星月无光的夜晚——

单刀踏盟的勇士,仿佛正踏着歌声,再次出现在众人眼前。

歌声里,琵琶音愈发密集,如急雨敲窗。

只见慕容池半抚琵琶,每吟唱一句,指尖便一拂一轮,“扣、抹、弹、揉”,指法变幻莫测,节奏铿锵强烈,气息急促如奔马,仿佛问天楼已近在咫尺,一场生死之战转瞬即发。

“闲庭...过危壑,信步...迎盟军。”

“满面...杀敌色,妖气...震红云。”

唱至此处,慕容池玉指骤紧,琵琶声陡然大作,如银瓶乍破,水浆迸射;又如春雷滚滚,震彻云霄。在场众人仿佛亲眼所见:

一位盲眼少年昂首而立,双手举起双刀,向漫天敌众发出了决绝的死亡宣告。

众人随着琵琶声与歌声,心潮起伏,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扼腕感叹。

“亘古...难遇见,少年...横无敌。”

“闭眼...天心法,威名...铄古今。”

音调缓缓沉落,却裹挟着慕容池的内力,愈发显得气势沉雄,余韵悠长。

随着这句情志满怀的收尾,慕容池将最后一个“今”字唱得荡气回肠。良久,琵琶声渐渐柔和下来,宛如山涧溪水,汩汩远去,终至无声。

一曲终了,乐声倏止。

隔了好半晌,满场才爆发出如雷鸣般的掌声。

赞叹声中,慕容池放下琵琶,先是向着人杰深深躬身一拜,再转向四周众人盈盈一礼,而后重新将琵琶抱在怀中,双目微阖,似在回味曲中意境。

众人翘首以盼,静待她的下一曲。

“茫茫红尘何处觅,翩翩公子千山离。是非对错跃弦过,空余惆怅闺中泣。”慕容池玉指轻拨,悠扬哀婉的歌声伴着琵琶乐缓缓流淌,柔婉动听,却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辛酸。

这股酸楚悄然漫过众人心头,似痴情人的低诉,如断肠人的哀婉,又若无缘人的别离,凄恻动人。

琴音越发萧索,无尽的寂寞如薄雾般弥漫在凉亭四周,仿佛这世间只剩下慕容池一人,与琵琶相伴。便是坐在她对面的人杰,此刻也觉与她相隔千里,遥不可及。

啾啾——啾啾——

空中忽然传来一阵鸟鸣,众人抬头望去,不知何时,一群飞鸟已盘旋在赵府上空,发出阵阵哀鸣,似在应和这悲戚的曲调。

叮叮叮...

亭外的花月早已泪流满面,她本能地拨动怀中琵琶,为那个落寞的背影轻轻伴奏,琴声呜咽,与亭中琵琶遥相呼应。

慕容池的歌声再度响起,哀婉欲绝,令人心碎: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曲一毕,满场寂静无声,众人皆是面色复杂地望着亭中那位女子,眼中满是怜惜。

慕容池再次起身,先向人杰施了一礼,而后将怀中一卷古籍与琵琶一同放在石桌上:

“这是《十二天乐》残篇,乃仙音楼无上神功,可助突破至先天之境。这柄琵琶名‘孤影’,是凡级法宝,乃妾身当年立功所得。见您身边那位侍女在音律上颇有天赋,这两样便赠予她作礼物吧。”

“望赵公子日后听她弹曲时,能偶尔想起一位名叫‘苏小荷’的姑娘。”

她始终垂着头,话音落,毅然转身,一滴清泪自眼角滑落,滴落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人杰望着她决绝的背影,心中陡然生出一丝不忍,忽开口道:

“若你还有未了的心愿,我可以帮你完成。”

“真的?”慕容池脚步一顿,猛地回头,眼中闪过一丝希冀。

“只要我力所能及。”人杰颔首。

慕容池凝视着人杰,良久,她凄然一笑,轻声问道:“若妾身想用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求得您宠幸一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