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李世民下《置文馆学士教》说:“从前楚国尊重贤能之士,使申公、穆生之道光显;梁国接待士人,使邹阳、枚乘的德行受到重视。他们都以前人的规范为典范,为后人留下美好的名声。我回顾自己,才不高、德不厚,想起司马迁《史记》中赞美孔子时所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更觉得自己实在应该仰慕圣贤、聆听圣训,以明言、以正行、以齐身。当芬芳的兰花于幽谷中开始绽放时,我就深切地希望能与有才华的人交往;当丹桂刚刚丛生时,我也迫切地希望能招揽贤能之士。
然而,卓越的人才毕竟稀少,空留下我皎洁孤独的姿态。每当夜深人静,孤独就像夜游神一样萦绕在我的身心之中。我很惭愧,我没有像魏国信陵君、齐国平原君那样延揽人才。如今,我在齐国的朝廷上一直期待着贤才,也在燕国的馆舍中设宴等待着贤才的栖息。幸运地是,恰逢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元龄、于志宁、军谘祭酒苏世长、天策府记室薛收、文学褚亮、姚思谦、太学博士陆德明、孔颖达、主簿李道元、天策仓曹李守素、王府记室参军虞世南、参军事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太学助教盖文达、谘议典签苏勖等人有的不远千里前来考察我的德行,有的多次来访后才欣然留下。他们都能屈尊到我的府邸,投身到我的藩国之中,以礼法为准则制定典章制度,用优美的文辞歌颂风雅,在我的心中,我虽然没有齐桓公、昭烈帝之贤,他们却有管仲、诸葛孔明之能,我不得不怀着恭敬地心去请教他们。今天,我发布教令,告知世人,房玄龄等十八位贤才以本官职屈尊秦王府担任文学馆学士。”
次日,早朝上。
“报!陛下,急报!”一名内监慌慌张张跑进大殿,将急报递到了陈福手中。李渊看着陈福说:“念!”
陈福打开急报,说:“臣定州刺史独孤修德启奏陛下:臣为父报仇,矫诏杀害了王世充及其亲属,臣等自知罪行深重,特向陛下请罪!”
陈福念完急报,满堂哗然。李渊看着众卿,立刻起身,将拐杖狠狠地掷在地上,大骂:“好个独孤修德,竟然矫诏,朕就是杀他千次、万次都不为过。来人,传朕旨意,将独孤修德等人全部斩首!”
群臣噤言。此时,裴寂从容地出班说:“陛下息怒!独孤修德与王世充有杀父之仇,虽然他矫诏报仇理应斩首,然本朝以孝治天下,因此,臣认为其心可悯、其行可恕,望陛下从轻发落!”
群臣见裴寂求情,于是纷纷说:“请陛下从轻发落!”
看着群臣全部为独孤修德求情,李渊无奈地说:“独孤修德本应处斩,然众爱卿苦苦哀求,朕也于心不忍,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将独孤修德革职吧!”
“陛下英明!”群臣皆跪拜称赞。
散朝后,李世民回到府中,召集幕僚,说:“十八学士都到了吗?”
房玄龄起身说:“都到了!”
“好!今天,大家议的第一个议题就是窦建德到底该不该杀!”
房玄龄等人一脸懵地看着李世民,说:“殿下,窦建德今天不是被处斩了吗?”
“我知道,我就想让大家议一议,窦建德到底该不该杀!”
看到李世民如此生气,众人立刻热火朝天的讨论了起来。
“报!殿下,陛下来了!”一名亲卫找到李世民说。
“快!快去迎驾!”李世民赶忙出去迎接。
“不必了,朕就是来看看二郎的文学馆搞得怎么样了!”李渊和几名随从信步走进了文学馆。
“父皇,儿臣不知父皇驾到,未曾远迎,望父皇原谅!”李世民恭敬地说。
“你我父子,毋须多礼!朕看看,大家在讨论什么呢?”李渊笑着说。
房玄龄立即起身回应,说:“陛下,我等不过是在和秦王殿下谈论一些圣贤之书!”
“都谈论了哪些圣贤书啊?说来听听!”李渊好奇地问。
“像《论语》《孟子》这些。”房玄龄小声地禀告。
“秦王都开始看这些书了吗?”李渊看着李世民问。
李世民急忙说:“儿臣哪懂得那些,那些都是他们看的,我就刚开始看看故事性比较强的书,如《世说新语》等。”
李渊说:“《世说新语》也是不错的书,值得读,你不要着急,书要慢慢读,不用一上来就《论语》《孟子》什么的。”
“父皇说的是!儿臣谨记!”李世民拱了拱手说。
“看你这里办得不错,朕也就放心了,如果有什么事需要父皇帮忙,尽管提!朕就先走了。”李渊边说边离开了文学馆。
“儿臣恭送父皇!”
“臣等恭送陛下!”
李渊走后,长孙无忌说:“殿下,臣派出去的人已经确定了《兰亭集序》真迹就在辩才和尚手中,可是无论我们出多少钱,辩才都不舍得卖。”
李世民听到《兰亭集序》瞬间来了精神,又听到对方不肯出让又变得低落了起来。
房玄龄起身说:“长孙大人,你派谁去求的?”
长孙无忌说:“褚亮之子褚遂良,他可是鉴定王羲之真迹的行家!”
“他看到《兰亭集序》真迹了吗?”房玄龄问。
“辩才和尚把《兰亭集序》视若珍宝,除了他自己,谁也见不到啊!”长孙无忌无奈地说。
“殿下,臣推举一人,可办成此事!”
听到房玄龄有办法,李世民顿时来了精神。急切地问:“何人?”
“监察御史萧翼,不过需要像您借几件王羲之其他真迹,事成之后,不仅将您借出去的带回来,而且也定会将《兰亭集序》给您拿来!”
李世民一听,立刻答应了下来,并告诉房玄龄,一定要让褚遂良确定是真迹后带回来。
房玄龄欣然应允,并立刻带上几件王羲之真迹去找萧翼。见到萧翼后,房玄龄对萧翼耳语了几句,然后,萧翼立即启程,赶往辩才和尚所在的永欣寺。
来到永欣寺后,萧翼扮作书生,每日到永欣寺观看壁画,试图引起辩才的注意,久而久之,辩才和萧翼熟络了起来,并常常一起谈论诗词书画。
一日夜晚,萧翼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的包裹,取出了几件王羲之真迹,向辩才炫耀,辩才看后说:“虽是真迹,却不是精品!”
萧翼故意说:“王羲之字中的精品当属《兰亭集序》,可惜,再也看不到了!”说完,甚至抹起了眼泪。
辩才看着如此喜爱王羲之字迹的萧翼,脱口而出:“谁说再也看不到真迹了?真迹就在我这里。”
说完,辩才和尚转身从房梁上取下了《兰亭集序》真迹,萧翼看到《兰亭集序》后故意说是假的,与辩才争论不休,直至深夜,二人睡去。可萧翼则偷偷醒来,带上真迹找到了褚遂良,经褚遂良鉴定确实是真迹后,由褚遂良带着真迹骑快马送到了长安。
第二天一早,辩才和尚醒来,发现《兰亭集序》和萧翼已全都不见,急忙开门寻找。推开房门后,只见萧翼跪在门前,辩才瞬间明白了。
萧翼说:“监察御史萧翼,奉秦王命,特来取《兰亭集序》真迹。昨夜,《兰亭集序》已随快马奔回长安!”
听完萧翼的话,辩才不禁瘫坐在了地上,指着萧翼说:“你······你······”
萧翼说:“我有罪,所以我没有回长安,我希望用余生常伴青灯古佛来赎罪!”
辩才望着眼前跪倒的萧翼,想说什么,却不知如何开口。
萧翼接着说:“《兰亭集序》在大师手中,只是大师的《兰亭集序》,但是到了秦王手中,秦王会命人临摹、翻刻《兰亭集序》,那将是天下人的《兰亭集序》啊!”
辩才见事已至此,不再多说什么!起身去搀扶萧翼,说:“你这又是何苦呢?为了《兰亭集序》搭上你的余生,值吗?”
萧翼说:“值!”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从此,朝廷少了一位监察御史,世上多了一个“萧翼赚《兰亭》的传说”。
得到《兰亭集序》的李世民爱不释手,每日都要看上几眼,并亲自临摹一番,又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临摹《兰亭集序》。听闻萧翼为了《兰亭集序》留在了永欣寺后,李世民唏嘘不已,他花重金为永欣寺佛像重塑金身,并请阎立本绘制了《萧翼赚兰亭图》留作纪念。
不久后,李渊决定为李世民、李元吉等举行封赏大典。
是日,东征文武官员及京城大员分列两侧,李渊坐在龙椅上,对陈福说:“宣读诏书吧!”
陈福高声念道:“大唐皇帝敕令!隋末以来,钱币质量低劣,伪币泛滥,百姓怨声载道,今特旨铸‘开元通宝’替代隋币,一枚重二铢四参,十枚钱重一两,‘开元通宝’四字着给事中欧阳询撰写!”
“臣欧阳询领旨!”欧阳询出班接过圣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