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李孝恭平定萧铣 刘黑闼自立为王

换源:

  李孝恭未采纳李靖的谋略,并令李靖留守军营,自己则亲自统帅精兵出击,不料却遭受重创,萧铣部众趁势掠夺唐军辎重。关键时刻,李靖洞察到敌军因骤胜而显现的混乱迹象,果断决策道:“破敌就在此时!”随即派遣精兵迅速出击,给予文士弘部以致命一击,致其大败。

唐军借此良机,大量缴获舟船,乘着胜利的势头顺江疾进,兵临江陵城下,对江陵城形成了紧密的包围。为巩固包围圈并迷惑城内守军,李靖又巧妙地部署兵力,将缴获的船只散布于江面之上。

唐军诸将领不解,问:“为什么不将敌船为我所用,弃之岂不可惜?”

李靖说:“萧铣的地盘,南到五岭以南,东到洞庭湖。我们孤军深入,宜速战速决,若等援军赶来,我方腹背受敌,到时候有再多战船又有何用?我将战船弃于江上,敌方援军赶到,看到自家战船散落江面,必疑惧江陵城是否已经陷落,如此一来,敌人援军只得派斥侯前往江陵打探,探子一来一回,时间便会耽误很多,到那时,我们恐怕已经攻克了江陵。即使对方不疑惧江陵是否陷落,但是,江面上横亘如此多的战船,也会迟滞援军的脚步,为我们攻城赢得宝贵的时间,我唐军兵锋正盛,正是一鼓作气的时候,不可因贪图物资而影响这股气势。当然,如果敌人援军看到江面上散落的船只,以为江陵已经陷落而投降,那更好不过了。”诸将对李靖谋略无不感佩。

此时,萧铣日夜期盼的援军在匆匆赶来的途中,意外地发现了江面上随意散落的自家船只,这一景象令他们惊愕不已,心中顿时充满了疑虑和恐惧。他们担心江陵城已经失守,自己若继续前行,可能会陷入唐军的埋伏之中,因此,这些援军在原地犹豫不决,迟迟不敢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萧铣在交州的重要官员,如交州刺史丘和、长史高士廉以及司马杜之松,在得知江陵可能遭遇不测的消息后,经过一番权衡,认为继续抵抗已经没有意义,于是决定放弃抵抗,率领麾下的军队向唐朝投降。他们的投降无疑给萧铣的势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此外,萧铣在江州的总管盖彦,在看到周围的局势已经发生巨变后,也意识到自己无法再坚守下去。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他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带领着江州以及周边的饶州、鄂州、洪州、岳州一同向唐朝投降。

随着这些重要地区的失守和官员的投降,萧铣的势力范围急剧缩小,他发现自己已经被唐军紧紧围困在江陵这座孤城之中。此时的萧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于是,他急召大臣商议对策。

中书侍郎岑文本说:“陛下,如今只有投降一条路了!”

萧铣深以为然,说:“上天不保佑我大梁,如今我们难以抵挡唐军,城破只是时间问题了,如果我们拼死守城,那蒙受最大伤害的将是千万百姓啊!我不能因个人的荣辱而弃百姓生死于不顾。”

二十一日,萧铣以太牢之礼在太庙禀告了祖先,然后下令打开城门,率百官着白衣出城投降。见到李孝恭后,萧铣说:“罪在我一人,与百姓无关,请公善待百姓!”说罢,再拜。群臣与百姓见状,纷纷啜泣。

岑文本说:“江南的百姓,从隋末以来,饱受战乱之苦,如今存活下来的,都是苦命人,他们无不渴望遇到太平盛世,现在,大唐天命所归,请公能让这些百姓一同见证太平!”

李孝恭从之。唐军诸将领说:“百姓可以饶,然而梁军将士哪个人手上没有沾染我军将士的鲜血,元帅不可轻饶!”

李靖说:“两军交战,各为其主!若我军战败,敌军也可如此吗?我们是仁义之师,是奉天讨贼,怎可无怜悯之心呢?”

诸将无话可说。

萧铣部的黄门侍郎刘洎,在得知江陵危急后,迅速率军前往救援。然而,还未抵达江陵,就传来了萧铣已经投降唐朝的消息。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刘洎审时度势,最终决定率领自己所辖的五十余座城池归顺唐朝。至此,江南地区除了萧铣部的桂州总管李袭志及少量将士投靠了林士弘之外,其余全部被唐朝平定。

随后,李孝恭将萧铣及其百官押解至长安。

在李孝恭率军返回长安的途中,盛彦师成功从徐圆朗处逃脱并返回。与此同时,齐州总管王薄因隋朝末年于山东首举义旗,所以在山东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力,最终,他凭借个人威望,不费吹灰之力成功说服了青、莱、密等各州降唐,然而,王薄的功劳却成了他的催命符。如此有威望的人,李渊怎能容得下?

李孝恭等回到长安后,李渊责问萧铣。萧铣说:“隋朝失了天下,天下人皆可争之,我没有天命,才沦落至此,若您想以此来定我死罪,我无话可说。”

最终,李渊下令处死萧铣,而后诏命李孝恭为荆州总管;李靖为上柱国,赐爵永康县公,镇抚岭南,讨伐李袭志;岑文本劝降有功,授荆州别驾、行台考功郎中;刘洎献城有功授南康州都督府长史;丘和有功授上柱国、交州总管;高士廉有功授雍州治中,其余人员各有封赏。

平定萧铣后,大唐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剿灭徐圆朗、刘黑闼之中。二十四日,徐圆朗的昌州治中刘善行以须昌来投降。须昌,乃徐圆朗起义根据地。须昌的投降,对徐圆朗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十一月初一,总管江淮以南诸军事、吴王李伏威派义子行台左仆射王雄诞攻打李子通。初七,李子通投降。王雄诞因功授歙州总管,赐爵宜春郡公。至此,李伏威尽有淮南、江东之地,南至岭,东距海。李伏威也许做梦都没想到,如此广大的疆域不仅没有为自己获得更高的待遇,反而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李靖到达岭南后,迅速展开行动,派人分道招抚贼寇,岭南冯盎积极响应,率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降唐,并派儿子冯智载奉表入朝,以示真心归附之意,李渊大喜,任命冯盎为卫尉少卿。李光度、宁长真、萧铣的桂州总管李袭志等也纷纷归降,短短数日,李靖便连下九十六州,所得民户六十余万,岭南纳入大唐版图。李渊大喜,授李靖为岭南道安抚大使、检校桂州总管。至此,李靖平定岭南全部地区,国内只有刘黑闼、徐圆朗、高开道、林士弘等势力作乱,大唐统一天下已只是时间问题。

十九日,刘黑闼的铁骑如潮水般涌入了定州城,定州总管李玄通在激烈的战斗中不幸被擒。刘黑闼望着这位英勇不屈的对手,眼中闪过一丝惜才之意。

“李总管,你乃一员虎将,何不弃暗投明,助我一臂之力?我刘黑闼定不会亏待于你。”刘黑闼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与诱惑。

李玄通抬起头,目光如炬,坚定地说道:“我李玄通深受皇恩,誓死镇守一方,如今虽未能保全领地,但心中忠义不灭。若投身叛逆,又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更何谈苟活于世?”

刘黑闼闻言,脸色微变,他没想到李玄通会如此决绝。片刻的沉默后,他叹了口气,道:“李总管真是忠肝义胆,令人敬佩。只可惜,你我各为其主,今日只能刀兵相见。”

刘黑闼又说:“来人,好生款待李将军。”

李玄通被人待下去后,被刘黑闼囚禁于室内。当夜,原自己部下、现刘黑闼部下的士兵前来看望李玄通。

李玄通说:“能见到你们我很高兴,请借剑一用,我要舞剑!”

众人并未多想,递给了他一把剑。

李玄通接过剑后,说:“我深受皇恩,却不能守土尽责,我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说完,李玄通毅然决然地拔剑自杀。

二十七日,杞州人周文举发动暴乱,杀害杞州刺史王文矩,归降徐圆朗。

徐圆朗与刘黑闼的连连告捷,如同一把锐利的刀,深深刺痛了高开道的心。他心中的反叛之火,被这股胜利的风势吹得愈发旺盛。恰在此时,幽州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百姓们饥饿难耐,纷纷涌向其他地方乞求食物。

高开道看到了这个机会,他写了一封信给李艺,信中言辞恳切,表示愿意伸出援手,提供粮食援助。李艺收到信后,被高开道的“善意”所打动,于是决定派遣三千百姓,带着几百辆车和一千多匹驴马,前往高开道处领取粮食。

然而,这却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当这些人马到达高开道的地盘后,高开道却突然变脸,将他们全部扣留。他自称燕王,开始筹划自己的霸业。他向北联络突厥,寻求外部支持;向南则与刘黑闼勾结,共同对抗唐朝。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