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日,李世民听说原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在磁州被捕,急忙召见魏征,说:“你是河北人?”
“是!”魏征答。
“我打算命你去安抚河北,你可愿往?”
“臣愿往!”
“好!听说原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在磁州,朕命你为宣抚大使,李桐客为宣抚副使,你们去找到李志安、李思行。”
“臣领旨!”
魏征领旨后和李桐客准备前往河北。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赶忙面见李世民,说:“殿下,不能派魏征去河北啊!”
“为什么?”李世民问。
“魏征是河北人,也是前太子的人,您让他回到河北,还去见李志安、李思行这些太子党、齐王党的人,难道就不怕引起祸乱吗?”
“正因为魏征是河北人,也是前太子的人,所以只有他去才是最合适的。难道,我派你长孙无忌去,派你房玄龄去,还是派尉迟敬德去?那是叫安抚吗?那叫示威!只有他去,河北人不会排斥他,李志安、李思行不会排斥他,他和河北人沟通没有隔阂,和李志安、李思行沟通更不会有隔阂,由此,也能显示出我秦王府愿与前太子府、齐王府和解的诚意。”李世民说。
“殿下,您难道就不怕魏征他不再回来?”
“我相信魏征!”
“殿下,魏征是忠是奸,尚未可知啊!”众人再次劝阻李世民。
李世民说:“我理解你们的想法,你们素来讨厌前太子和齐王的人,可是,前太子和齐王已经死了,现在我是新太子,未来的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前太子府没了,前齐王府没了,前秦王府也没了,现在我们心里装的应该是天下,就像太极图,我们和前太子党、齐王党分别代表了阴阳两级,但是,我现在是执政太子,我要的不是阴阳的对立,而是统一,你们懂吗?我手底下的大唐,一定是包容的大唐,不论他原来是谁的人,现在是谁的人,只要能为我所用,能够利于社稷,我都要用,要重用!”
李世民又说:“你们要明白,现在我们的敌人不是前太子党了,而是陛下,因为陛下还是陛下!”
房玄龄说:“是啊!太子管理庶政和军政,名不正言不顺,太子的教令也远不如陛下的敕令更有约束力,陛下依然是名义上的领导者,即使我们做了什么政绩,那也算是陛下的而不是太子的,另外,原秦王府、天策府、文学馆等很多功臣都在盼着殿下登基,好早日得到封赏,殿下迟迟不登基,他们的利益得不到最有力的保障,人心不安啊!而且,目前朝中,老臣居多,夜长梦多,保不齐那些老臣们弄出个什么动静来,毕竟很多要职都在他们手中。还有就是太子党肯定还有不少人在暗中组织力量,殿下一日不登基,他们就会幻想一日,也许会全力推出殿下另一个兄弟出来,到时候国家不宁、朝局不稳啊!只有殿下早日登基,才能打碎他们的幻想,才能防止陛下被有心之人利用。”
长孙无忌说:“好,那我们就让陛下退位!”
李世民问:“有什么办法?”
长孙无忌说:“我们不能直接逼陛下退位,但我们可以旁敲侧击,我们先把陛下身边的内侍都换成我们原秦王府的人,看看陛下的反应。如果陛下还不退位,那我们就拿一些老臣开刀。”
“好,这件事你负责,先把陛下身边的内侍都换掉!”李世民指着长孙无忌说。
魏征到达磁州后,很快找到了李志安、李思行,李桐客请示魏征如何处置二人。
魏征说:“我们在接受使命的那天,前太子东宫和齐王府的左右人员都被赦免而不予追究。现在如果又关押李志安、李思行,那么除此之外,还有谁不会自疑呢?
况且,为了国家的利益,凡是知道应该做的事就要去做,宁可自己受累,也不能废弃国家的大计。如今,如果我们应当释放李志安、李思行,并且亲口答应不追究他们的罪过。古时候大夫出使外国,如果有利于国家,是可以自行决断的。何况我们这次的行动,被允许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主上既然把我们当作国士看待,我们怎能不以国士的身份来报答他呢!”
于是,魏征释放了李志安、李思行,并将此事启奏给了李世民,又积极宣传李世民的政策,对百姓加以抚慰,使得河北人民看到了李世民的仁义,河北人心从此开始慢慢收复。
十二日,李渊召见李世民。
“太子,今天,我怎么发现我身边的人怎么都变了样?”李渊问。
“陛下,儿臣见有些内侍不太聪明,所以换了一些聪明的人!”李世民说。
“原来是这样,朕年事已高,精力跟不上了,身边有些聪明人帮我,甚好,可以省去了朕不少的精力。”
“陛下,裴相好像已经快六十了吧?”
“五十四了!”
“原来裴相为官都已四十年了,儿臣见他最近似乎不太精神,想必是过于操劳的原因,儿臣觉得应该让裴相少操劳一些,多注意身体。”
“你的意思朕明白,不过裴寂为大唐鞠躬尽瘁,是有大功的,我们不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啊!”
“陛下所言极是!”
“你知道,朕喜欢舞乐,不知道以后朕还能不能经常看到、听到?”
“这是自然,若陛下喜欢,天天欣赏又有何妨?”
“朕老了,走路也不利索了,需要服侍的宫女可能需要的多些。”
“只要父皇喜欢,多一些是应该的!”
“朕喜欢热闹,尤其是和老朋友在一起热闹热闹,这你是知道的吧?”
“儿臣知道,如果陛下想见哪些老朋友,自然不会有人阻拦!”
“张婕妤、尹德妃深得朕心,这你也是知道的吧?”
“儿臣知道!”
“好了,朕累了,想休息了,你走吧!”
“是!儿臣告退!”
李世民走后,李渊坐在榻上,静静地发呆。
“来人,宣裴监前来见我!”李渊大喊。
“陛下,您稍等,小的已经差人去请示太子殿下了!”一名内侍跑进殿中说。
“你以前也在秦王府当值?”李渊看着陌生的面孔问。
“回陛下,小的以前在东宫。”内侍回答说。
“太子让你来伺候我的?”
“是!”
“你在东宫做了多久?”
“回陛下,五年了!”
“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小的现在叫邓基!”
“邓基,好名字!”李渊笑了笑说。
“陛下,裴相已经到了!”又一名内侍跑了进来说。
“让他进来吧!”
裴寂走进大殿,眼含热泪,说:“陛下,近来可好?”
“我很好,快来!”李渊招呼裴寂上前。
裴寂见内侍站立于李渊两侧,说:“我要和陛下说话,你们还不退下?”
“裴大人,太子殿下嘱咐过我们,陛下年事已高,让我们贴身伺候陛下!”内侍说。
“有我在这伺候,你们还不放心吗?”裴寂怒斥内侍。
“好了,太子也是一片美意!”李渊劝裴寂说。
“今天,找你来,是有件事要和你说。”李渊说。
“陛下,什么事啊?”
“刚才我和太子聊过了,朕呢,毕竟岁数大了,身体也不行了,精力也跟不上了,想休息了!”
“陛下,您这正是老当益壮呢啊!”
“不,不要乱说,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太子觉得你也老了,快六十了,也该歇歇了,我不这样看,我说你才五十四,还能为大唐发光发热呢,何况你对大唐是有功的,大唐不会忘记你的!”
“陛下!”裴寂哭着拜了拜。
“好了,不要悲伤了,而且太子也答应了我,说如果我想见老朋友的话,随时都能见到,这不是很好吗?以后啊,你多来陪陪朕,陪朕喝喝酒、听听琵琶曲,岂不快活?”
“好,臣答应您,有空一定常来看您,省得您寂寞!”
“好了,你帮我准备一份传位诏书。”
“臣遵旨!”
“好了,你退下吧!”说完,摆了摆手,命裴寂离开了两仪殿。
“内侍,帮我把张婕妤、尹德妃叫来。”
“臣这就去!”邓基应声离开了大殿,去宣张婕妤、尹德妃。
二人来到殿中,张婕妤问:“陛下,您找我们有什么事?”
李渊说:“朕已经决定要传位于太子了!”
“陛下,万万不可啊!”张婕妤、尹德妃急忙劝李渊。
“你们不用劝我了,我已经和太子谈过了,你们会得到保全的!”
“陛下,您现在还是陛下,为什么要和太子谈?这天下现在还是您的!”
“这天下早晚都要交给太子!”
“不,只要您活着,你就是陛下!”张婕妤厉声说。
“现在我还没死,我尚能保全你们,如果等我死了,太子即位,还有你们的活路吗?”尹德妃听后一言不发。
张婕妤说:“陛下,您立我为皇后吧?”
“胡闹!”李渊喝斥张婕妤。
“我怎么就胡闹了?”张婕妤质问李渊。
李渊说:“内侍,把她们带出去吧!”
“是!张婕妤、尹德妃,请离开!”两名内侍立即命二人离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