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屈突通杜淹去世 卢祖尚抗旨被杀

换源:

  十四日,礼部官员说:“陛下,依据古代礼制,季夏之月,天气炎热,为了避暑纳凉,古人常在高台楼阁之上居住。如今虽然酷暑稍有减退,但秋雨初降,宫中地势低洼之处,难免潮湿阴冷,对陛下龙体安康不利。因此,臣等斗胆上奏,恳请陛下恩准修建一座楼阁,以供陛下居住,以保龙体无虞。”

李世民听后,眉头微皱,说:“朕深知自身患有气病,对于潮湿之地更是忌讳。然而,若依卿等所请,修建楼阁,必将耗费大量资财,劳民伤财,非朕所愿。昔日汉文帝欲筑露台,念及耗费相当于十户中产之家之产,便毅然作罢。朕之德行,远不及汉文帝之万一,而欲耗资却远超于他,这岂不是违背了作为百姓父母之君应有的仁爱之道?

再者,朕近日闻得多地天灾频仍,百姓生活困苦,朕心忧如焚。朕身为天下之主,应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苦为苦。在此艰难时刻,朕又岂能忍心纵情享乐,增加百姓之负担!因此,朕意已决,此事不可为。卿等当以国计民生为重,勿再议此等奢侈无度之事。”

礼部再三请求,李世民最终没有答应。

十六日,边疆急报传来,突厥再次侵犯边境。朝廷之上,大臣们纷纷进言,请求修筑边塞以抵御突厥的侵扰。面对群臣的奏请,李世民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诸位爱卿,突厥之地,盛夏之时常有冰霜之异象,而酷暑之时又仿佛十日并出,暑气逼人,致使不少人因暑气侵袭而丧命。近年来,突厥天灾频仍,百姓生活困苦。然而,颉利可汗非但不加抚慰,反而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加之赵德言成为其座上宾后,推行的一系列移风易俗之举,如死人不经火化而直接掩埋,违背了突厥的传统风俗,更是激化了民众对颉利可汗的不满。

如今,突厥人民对颉利可汗已是恨之入骨,宗亲不信,族人离心,颉利可汗反而开始相信汉人的计策。如此倒行逆施,颉利可汗的灭亡已为期不远。我们若此时修筑边塞,非但劳民伤财,更可能激化本朝内部矛盾,引发不必要的争端。

因此,朕以为,我们无需急于修筑边塞。相反,应借此机会,加强与突厥内部的联系,争取更多民心,以待时机成熟,一举平定突厥之乱。如此,方为上策。”

十月十九日,洛州都督、左光禄大夫、蒋国公屈突通病逝,享年七十二岁。李世民痛惜说:“蒋国公兵胜而不骄纵,兵败而不失节,平定王世充时,功劳第一,玄武门之变时又有佐命之功,此为良将,今却离朕而去,甚是痛心!”于是,追赠屈突通为尚书右仆射,谥号为“忠”,葬于洛阳。又命屈突通长子屈突寿袭爵,次子屈突诠为果毅都尉,并赐予粮食布帛表示抚恤。

不久,御史大夫、参预朝政、安吉襄公杜淹病重,李世民命人诏甄立言为其诊治。

甄立言来到杜府,立即为其诊脉,而后对李世民说:“陛下,杜大人再过十一天的午时将死。”

果然,十一天后的午时,杜淹去世,李世民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为“襄”。李世民对杜淹虽然不如对杜如晦那样信任,然杜淹为李世民举荐人才极多,褚遂良曾说:“得杜淹一人,等于得了七十余人。”

几日后,东突厥阿史那可逻拔扈部率数千突厥骑兵对灵州进行突袭、抢掠,李世民得到消息后,立即派遣肃州刺史公孙武达率军追击。

当日,公孙武达亲自率领两千精兵对突厥阿史那可逻拔扈部展开追击,并将这两千精兵巧妙地分为两路:一路抄其后路进行迂回包抄,另一路则正面追击。不久,正面追击的唐军迅速将敌军逼至张掖河畔。

突厥兵见状,慌忙渡河逃跑。正当他们渡河至一半时,公孙武达果断下令擂鼓进军。刹那间,从上游方向,一千精兵犹如天降神兵般赫然出现在突厥兵的视线中,突厥兵顿时惊慌失措,以为遭遇了天神下凡,士气瞬间崩溃。

公孙武达见状,立即命传令兵挥动旗帜发出攻击信号。上游的唐军见到旗帜晃动,立即拍马执矛,从高处冲杀下来;与此同时,正面的唐军也立即向前猛冲,对突厥兵形成了夹击之势。突厥兵见自己被团团围住,立刻四散奔逃。

在逃跑过程中,突厥统帅阿史那可逻拔扈被公孙武达亲手斩杀。其余突厥兵或被斩杀、或淹死于河中,死伤不计其数。仅有少量人马侥幸逃奔至颉利可汗处。

李世民得知此捷报后大喜过望,随即晋封公孙武达为沔阳郡公,以彰其功。

二十三日,交州都督一职因遂安公李寿犯贪污罪被免职而空缺许久。李世民认为瀛州刺史卢祖尚具备文武全才且廉洁奉公,是合适的人选,于是征召他入朝,并直接命令道:“交趾郡长久以来缺乏得力官员,现在需要你前去镇守安抚。”

卢祖尚当即拜谢并退出朝廷,但不久后却心生悔意,以旧病复发为由请求辞去此职。

李世民得知后,派杜如晦向卢祖尚传旨,严厉地说道:“普通人尚且能够以信为本、重视承诺,你为何已经答应了朕却又反悔呢?”

卢祖尚依然坚持推辞不就。

二十五日,李世民再次亲自召见卢祖尚,耐心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卢祖尚仍然固执己见,坚决不从命。

李世民对此极为愤怒,说道:“朕如果不能对人发号施令,又如何能够治理国家呢?”于是,下令在朝堂之上将卢祖尚斩首。

月底,李世民对之前杀卢祖尚一事感到后悔,于是向大臣们询问:“齐文宣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魏征回答道:“齐文宣帝性格张狂且暴戾,但在与人争论时,若自己理屈词穷,却能听从对方的意见。比如,当初前青州长史魏恺出使梁朝归来后,被任命为光州长史,他不愿赴任。丞相杨遵彦将此事奏报给文宣帝。文宣帝大怒,将魏恺召入宫中严加责备。魏恺说:‘我先前担任大州的长史,出使归来,有功无过,如今反而改任小州的长史,因此我不愿前往。’齐文宣帝听后,回头对杨遵彦说:‘他讲得有道理,你就宽赦他吧。’这便是齐文宣帝的长处。”

李世民听后,感慨道:“你说得对啊!先前卢祖尚虽缺乏大臣应有的道义,但朕杀他也过于粗暴了。如此看来,朕还不如齐文宣帝!”说完,李世民下令恢复卢祖尚子孙的门荫特权。

十一月,傅奕奏请李世民于圜丘行冬至祭祀礼祭祀昊天上帝。

冬至那天,祭祀结束后,李世民特意邀长孙无忌与裴寂同乘金辂之车,裴寂惶恐辞让,李世民说:“您有从龙之功,无忌乃朕的第一功臣,除了你二人,又有谁有资格能与朕同乘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