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时分,旱情依旧肆虐,未见丝毫缓解之迹象。李世民深感忧虑,特此颁布诏书说:“朕,以卑微之躯,心怀敬畏,恭谨地承受了天命所归的大宝之位,凌驾于王公贵族之上,统治着这亿万苍生。自登基以来,朕立志克制私欲,勤勉不怠,以求治国之道,兢兢业业,至今已历四载春秋。
然而,朕虽有心治理,却未能使阴阳调和,风雨按时而至,亦未能使礼乐昌明,百姓安居乐业,家家富足,人人温饱。反观关中与辅地,连年遭受饥荒之苦,自春至夏,干旱如焚,田地干裂,作物枯萎。
朕虽诚心诚意地祭天祈雨,不惜以牺牲为代价,然而天公不作美,雨水仍旧失时,农田荒废,百姓生计无着。此情此景,朕深知此乃上天对朕个人的谴责,百姓何罪之有,竟要承受如此深重的灾难?
因此,朕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每日望着西郊的天空,心怀恐惧与忧虑;仰望苍穹,内心充满愧疚与自责。朕不得不躬身自省,怀念历代贤明君主之德行与功绩。
难道是因为朕自身不够明智,德行未能泽被万物?抑或是朕在赏罚之间有所失当,任用官员未能得其人?又或是宫中奢侈之风未除,行贿受贿之事尚行?
朕恳请文武百官,各自上书,直言不讳地指出朕的过错,切勿有所隐瞒。朕愿闻其过而改之,以图国家之长治久安,百姓之安居乐业。”
李世民又命开府仪同三司长孙无忌、左仆射房玄龄、工部尚书戴胄、刑部尚书韩仲良等人到名山大川祈雨。
七月,吏部侍郎兼民部侍郎刘林甫病重,李世民亲往探望,并询问遗言,刘林甫拖着病重的身体不断为李世民举荐人才,李世民甚是感动,并嘱咐他保重身体。
当夜,刘林甫去世。李世民下诏追赠吏部尚书、幽州都督,又赐绢二百五十匹。
八月初,代州都督张公谨上奏称可取突厥而代之,原因有六:“第一,颉利可汗的暴政:颉利纵欲逞暴,诛杀忠良,亲近奸佞。这种暴政导致突厥内部矛盾重重,为唐朝的进攻提供了有利的内部环境。第二,部落叛离:薛延陀等各部落均已叛离突厥。这些部落的叛离削弱了突厥的力量,使得唐朝在进攻时能够面对更少的敌人和阻力。第三,将领失和:突利、拓设、欲谷设等突厥将领皆与颉利可汗有嫌隙,无法共存。将领之间的不和进一步削弱了突厥的战斗力。第四,自然灾害:塞北地区经历霜冻干旱,粮食匿乏。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突厥的军需供应困难,战斗力大减。第五,内部矛盾:颉利疏离其族人,委重任于胡人。然而胡人反复无常,大军一到,必然内部纷乱。这为唐朝的进攻提供了可乘之机。第六,汉人响应:早年汉人因避乱进入北方者甚多,他们聚众武装,占据险要之地。大军出塞时,这些人自然会响应唐朝的军队,为唐朝提供助力。”
看完奏章,李世民召房玄龄、魏征、王珪、杜如晦、尉迟敬德、李靖、李世绩等文武官员于太极殿商议。
众人皆称:“陛下,时机已到!”
李世民看到群臣全都认同,于是,十九日,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率兵讨伐突厥。
凉州都督李大亮听闻李世民准备进攻突厥,于是上表请求出征,李世民看后,对身边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说:“这个李大亮,就知道打仗!”
房玄龄笑着说:“李大亮,良将也,如果让他也去攻打突厥,必定事半功倍!”
李世民说:“不行,李大亮是良将,但朕总不能把良将都派去攻打突厥吧!李大亮不仅是良将,也是治边的一把好手,朕打算让他先镇守好凉州,等突厥平定后再由他安抚突厥,朕总不能到时候派突厥的仇人去安抚他们吧!”
房玄龄等人皆称李世民所虑深远。
李世民又说:“玄龄,替朕拟旨,命李大亮镇守好凉州,然后派使者携圣旨前去传旨!”
“陛下,我们对李大亮的奏折不予回复就行了,何必劳使者跑一趟呢?”
“朕是担心他见我没有回复,擅自出兵,这个李大亮啊,他可是打突厥有瘾的人!”
众人大笑。
使者到达凉州后,传了圣旨,使者见李大亮驯养了一只鹰,非常雄壮,于是自作主张替李世民讨要,李大亮说:“这只鹰可是我的眼睛,突厥有什么动作,他都能看到,这可是宝贝,即使陛下亲自索要,我也不会给的。”
使者吃瘪后,返回长安,想诬告李大亮。不料,李大亮先派人传了一封书信到李世民手中,李世民打开信,看后哈哈大笑。
房玄龄等人见李世民笑得十分开心,急忙将书信递给房玄龄,让他念给众人听。
房玄龄接过书信,念道:“臣听闻陛下不打猎已经很久了,使者却索要臣的猎鹰,如果是您的意思,我照办;如果是使者擅自要求,我认为是使者不称职。”
李世民听完李大亮的信,立即表示要严惩使者,并赏赐李大亮金银财宝。
房玄龄说:“陛下,臣认为您不能赐他金银!”
“为何?”李世民问。
“陛下,您有所不知,李大亮视金钱如粪土,武德元年时候,闹饥荒,李大亮把自己的马卖了救济百姓,还自掏腰包支援贫民开垦荒地,打仗获得赏赐后,也总是把赏赐分给手下将士,自己什么都不留,如果陛下赐他金银,估计到了李大亮那里,指不定会被他赏赐给谁。”
李世民又说:“那就赏赐他一些女人。”
杜如晦说:“亦不可!平定辅公祏的战争中李大亮有大功,太上皇赐给了他一百个奴婢,奴婢刚到他府上,他就把人全放了,说良家女子,怎么能给自己做奴婢,她们的父母如果知道她们侍候的是一个粗人一定不会安心,后来,太上皇又赐给他二十个罪婢,他又给放了,还帮她们安葬了父母。”
李世民听后称赞不已,问:“那该赏赐他什么呢?”
房玄龄说:“陛下不如就把面前的酒赐给他,再赐他一本《汉纪》吧!”
李世民说:“好!”
于是命人取《汉纪》一本,并下诏书说:“你立志方正刚直,竭尽节操,至公无私。你身居职位,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朕交付给你的任务。朕将要重用你,以寄托重任。在处理公务之余,你应该多研读典籍。这部《汉纪》叙述事理清晰,议论深刻广博,非常符合为政之道,详尽地阐述了君臣之义。现在朕将它赐给你,你应该多加研读。”
李世民又说:“房玄龄、王珪、杜如晦你们负责本年度的官员考核,选拔标准要从严。”
“臣等遵命!”王珪、房玄龄、杜如晦回应说。
九月,李靖率军进驻马邑,为出击突厥做准备。
初九,突厥九位俟斤率三千骑兵投降唐朝。
二十一日,拔野古、仆骨、同罗、奚族首领率众投降唐朝。
二十二日,有司奏报今年粮食丰收,李世民大喜,宴请群臣,演奏九部乐曲,按等级赏赐丝绸。为庆祝丰年,又赐天下大宴三日。
十月,李世民巡幸岐州、陇州,见到不少年老百姓跪倒于地欢呼万岁,李世民大为感动,说:“八九十岁的老人对我竟然向对他们的父亲一样,实在令人感动。”于是,诏令岐州和陇州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赐给物品,百岁以上的更加优厚地抚恤。
此外,李世民又下诏对孝子、顺孙、有义行的丈夫和贞节的妇女,由所在州县宣扬他们的事迹,并进行褒奖,赐节义、顺义等不同匾额,悬挂门楣。此项举措,每年不定时举办,凡有孝子、顺孙、有义行的丈夫和贞节的妇女,各州县随时禀报,查明属实后,朝廷派礼部官员从物质上和精神上亲往表彰。
十一月初四,颉利可汗部将军雅尔金和阿史那杜尔率军进扰河西,肃州守将张士贵、甘州守将张宝相统兵成掎角之势防御突厥,突厥不敌,败逃回营。突厥这次入侵,为唐朝反击突厥提供了名分,于是,唐朝开始着手反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