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应对外部抢夺危机

换源:

  陈战锋捏着手机的手微微发紧,短信上的字迹还带着未干的电子墨痕。

窗外的麻雀扑棱着翅膀掠过屋檐,他却想起后山那排清晰的作战靴印——特种部队的靴底纹路,比普通胶鞋多了三道防滑棱,他在炊事班帮侦察连送宵夜时,见过赵铁牛那双全黑战术靴。

战锋?孙师傅擦着案板上的面屑,老厨师的手背爬满刀疤,汤罐要翻第二锅了,你...可是有心事?

陈战锋把手机往兜里一揣,露出憨厚的笑:孙师傅,周强呢?

叫上他,还有后厨的兄弟,咱们去柴房说点要紧事。

柴房里堆着半人高的干柴,周强叼着根草茎推门进来,裤腿还沾着洗米水:锋哥,啥事儿这么急?

我刚把新到的东北大米过了筛,那米香得能馋哭隔壁连——

有人盯上战术烹饪了。陈战锋直接掀开帆布,露出藏在柴堆里的笔记本,封皮上密密麻麻记着黄芪羊肉汤提鲜火候当归小米粥熬煮三阶段的心得,刚才收到短信,说莫张扬,小心隔墙有耳。

后山的脚印不是普通兵,是特战队的。

孙师傅的刀疤突然绷紧,他抄起劈柴斧在地上敲了敲:上个月我去团部领调料,听见俩军官在楼梯口嚼舌头,说后勤搞什么幺蛾子,能把饭做好就不错了。

现在看,怕是有人怕咱们抢了风头。

周强的草茎啪地断在嘴里:抢风头?

上次战术汤让三连拉练成绩涨了两成,连黄营长都拍桌子说要推广!

要我说,肯定是别的营眼馋,想偷咱们的方子!

陈战锋摸了摸胸口,战神血脉的热流顺着肋骨往上窜,直觉像根细针戳着后颈:偷方子是轻的。

他们可能派人混进来偷资料,或者...抓人逼问。他看向孙师傅,师傅,您记的那本《军灶秘要》,是咱们的根。

得加密。

老厨师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我明白。

把关键步骤拆成暗语,比如三滚三沸改成晨钟暮鼓,药材配比用算盘珠数代——当年我师父教我时,就是这么防着秘方外传的。

周强一拍大腿:安保我来盯!

今晚就把柴房的锁换成三连刚淘汰的密码锁,钥匙我和锋哥各拿一半。

进出后厨的人得登记,非炊事班的兵,没黄营长批条不让进!

还有营门。陈战锋想起三天前巡逻时闻到的硝烟味,吴士兵不是在门岗值勤吗?

让他把外来车辆的底盘都查一遍,送菜的货车车厢要开包验。

特种作战靴的印子...怕是有人扮成补给兵混进来。

接下来三天,炊事班像上了发条的老座钟。

孙师傅把菜谱拆成二十段暗语,连火候都用灶王爷打哈欠代指;周强带着两个帮厨在厨房四角装了铜铃,窗台上撒了细麸子,稍有动静就会簌簌往下掉;陈战锋每天天不亮就绕着军营跑五公里,战神血脉带来的敏锐让他能听见三百米外的脚步声——昨夜后墙根有片草叶折了,他蹲在阴影里守到凌晨,只逮着只偷嘴的野猫。

黄营长听说后拍着他肩膀笑:小陈啊,你这哪是炊事班副班长,分明是半个侦察兵!当天下午就调了两个哨兵过来,专门守着厨房后门。

士兵们的热情更让陈战锋暖心。

三连的吴士兵主动把岗哨记录送过来:锋哥,这三天外来车就两辆,一辆送酱油的,一辆拉饲料的,我都让他们脱了鞋检查鞋底——没特种靴印!五班的新兵甚至把自己的日记本送过来:锋哥你看,我把战术汤的好处都记下来了,谁要偷方子,我第一个跟他急!

郑厨师却躲在灶台后抹锅,锅底灰蹭了半张脸。

前儿他偷偷往汤里多放了把盐,想让战术汤变味,结果陈战锋闻了闻就加了把山楂,汤反而更鲜了。

此刻他盯着陈战锋和孙师傅凑在案前写暗语,喉结动了动,终究没敢靠前。

直到第七天清晨,林参谋揣着个牛皮纸袋冲进厨房:战锋!

刚截获条加密消息——有人花五万块买咱们的菜谱!

陈战锋正在切羊排,菜刀咔地嵌进案板:买通的是谁?

团部通讯科的王干事。林参谋压低声音,他上个月赌马欠了债,现在有人联系他,说只要把战术烹饪的资料拍照片,就帮他填窟窿。

陈战锋的指节捏得发白,战神血脉的热度几乎要烧穿衬衫。

他突然想起昨夜巡逻时,王干事抱着个保温杯从通讯室出来,见着他时眼神躲躲闪闪——当时只当是值夜班犯困,原来是心里有鬼。

先别打草惊蛇。陈战锋抽出菜刀,羊排在刀下被片成薄如蝉翼的薄片,王干事今晚该去后勤科领报表,我让周强在他必经的走廊撒点细沙。

要是他裤脚沾了沙粒...嘿嘿。

孙师傅拍了拍他后背:你小子,表面憨,心里跟明镜似的。

林参谋走后,陈战锋望着灶台上沸腾的汤罐,热气模糊了墙上的荣誉榜。

孙师傅年轻时的照片里,老厨师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胸前挂着三等功勋章——和现在的他们,多像啊。

他摸了摸兜里的手机,那条神秘短信还在。

窗外的麻雀又飞来了,这次他看清了,麻雀爪子上没绑信笺,可屋檐下的风铃突然叮地响了一声——那是周强新挂的,说是防贼。

陈战锋笑了笑,把最后一片羊排撒进汤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