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凝目细观,只见本因、本相以及保定帝三人的剑法逐渐接近尾声。本相微微屈指,再次施展出那招“分花拂柳”,这已是此招的第二次亮相,但每一次都显得如此优雅而凌厉。鸠摩智见状,微微颔首,显然对这本相的巧妙变化颇感满意。与此同时,本因和保定帝也不得不从旧有的剑招中寻求新的突破,力求在变化中求得胜机。
突然,一阵嗤嗤之声在鸠摩智身前响起,仿佛火焰在跳跃,那是他独步武林的“火焰刀”绝技。只见其威势瞬间大盛,如同烈火燎原,将五人剑招上凝聚的内力悉数逼回。一时间,五人皆感压力倍增,仿佛置身于火海之中,无处可逃。
此刻,场中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了惊心动魄的较量。五人虽然各怀绝技,但在鸠摩智那独步武林的“火焰刀”面前,也不得不步步为营,小心应对。
鸠摩智起初采取守势,目光如炬,凝视着那六脉神剑的每一次挥洒。他决心要洞察这剑法的每一个细节,掌握其招式,然后再展开反击。
当他从守势转为攻势之时,五条碧烟骤然迸发,犹如五条灵蛇在空中盘旋飞舞,灵动而迅捷。然而,那第六条碧烟却始终停留在枯荣大师身后三尺之处,宛如一根定海神针,稳稳地矗立在那里。
枯荣大师深知鸠摩智的用意,他有意要试探出鸠摩智的底细,看看他能在五攻一停的状态下支撑多久。因此,枯荣大师始终保持着冷静,没有轻易出手攻击。
果然,鸠摩智要长时间维持这第六道碧烟的稳定,耗费了大量的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碧烟开始缓缓地向枯荣大师的后脑移近,一寸一寸地逼近。
段誉心中一凛,失声惊呼:“太师伯,那碧烟已然逼近,攻势凌厉!”
枯荣大师闻言,面色凝重,却不失从容。他轻轻一点头,随即缓缓展开那幅‘少商剑’图谱,将其置于段誉眼前。段誉见状,又迅速将图谱卷了起来,轻轻摇头,以示自己已然熟记于心,此刻无需再以此图对照。
然而,段誉心中却始终难以平静。他紧盯着枯荣大师的后脑,只见那股碧烟愈发逼近,距离枯荣大师的后脑已不过三四寸之遥。段誉心头一紧,忍不住再次失声惊呼:“太师伯,小心!”
此刻的段誉,已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未知的较量之中。他深知,大理与枯荣大师的命运已然紧密相连,任何一丝的疏忽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枯荣大师转身之间,已是气定神闲。他双手如行云流水般翻飞,拇指同时发力,顿时,嗤嗤两声锐利之气划破空气,直逼鸠摩智的右胸与左肩。他并未选择硬碰硬地抵挡对方的攻击,而是巧妙地另辟蹊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反击。
枯荣大师深知鸠摩智的火焰刀内力虽强,但蓄势需要一定时间,真正伤到自己尚有一段距离。于是,他凭借着高深的武学造诣,巧妙地运用了后发先至的策略,意图在对方毫无防备之际打个措手不及,一举将之击败。
这一招果然出其不意,鸠摩智一时间竟无法应对,只得暗自惊叹枯荣大师的高深武功与精妙策略。
原本,鸠摩智心思缜密,早已在胸前布下一道掌力,以备不时之需。然而,他虽料敌先机,却只是预计到了那凌厉如刀、锋芒毕露的少商剑的攻击,却万万没有料到枯荣大师竟然能够双剑齐出,攻势诡异莫测,分袭两处。
鸠摩智手掌一挥,迅速挡住了刺向他右胸的剑气,与此同时,他右脚轻轻一点地面,身形便如离弦之箭般向后疾射而出。然而,他的身形再快,终究不及那剑气来势如电,快若闪电。
一声轻响过后,鸠摩智的肩头僧衣已被剑气划破,鲜血瞬间迸出,染红了他的僧袍。他面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惊色,显然是没有料到枯荣大师的剑法竟然如此精妙绝伦,让他措手不及。
枯荣双指回旋之间,原本激荡四溢的剑气如流水般内敛,瞬间缩回,仿佛从未出鞘。与此同时,那六根藏香齐刷刷地在腰间折断,发出清脆的声响,似乎也在宣告着战斗的结束。本因大师、保定帝等人也各自收回指法,停下了手中的长剑。
众人长时间激战,却未能取得明显的优势,心中早已暗自忧虑。此刻,看到剑气收回,藏香折断,他们才终于放下心来,长长地舒了口气。
鸠摩智大步流星地走进室内,脸上带着得意的微笑。他看向枯荣大师,赞叹道:“枯荣大师的禅功果然非同小可,贫僧佩服之至。至于那传说中的六脉神剑嘛,看来也只是徒具虚名而已。”
本因方丈闻言,眉头微皱,沉声道:“明王此言差矣。六脉神剑乃我大理段氏的不传之秘,岂会徒具虚名?倒要领教。”
鸠摩智淡淡地道:“昔日慕容先生心中所敬仰的,乃是那独步武林的六脉神剑剑法,而非今日所见之天龙寺剑阵。固然,此剑阵威力惊人,足以震慑江湖,但论其精妙之处,怕也仅能与少林寺的罗汉剑阵、昆仑派的混沌剑阵相提并论,难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剑法。”
他特意强调这是“剑阵”而非“剑法”,意在指出对方乃是六人联手,布下阵势,合力出击。这并非一人独运六脉神剑之精妙,如同他鸠摩智运用火焰刀一般,一人一刀,便可决胜千里。
众人听着他的话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认同之感,让他们无法再提出任何反驳之词,心有惭愧。
胡枫此刻已将《枯禅神功》熟记于心,众人激战已近两个时辰。在这漫长的对决中,胡枫不断印证着六脉神剑的玄妙之处,心中渐渐明了,众僧虽然修为深厚,但在剑法的娴熟与灵活上,却似乎还稍逊自己一筹。至于威力,那更是无需多言,胡枫对自己所领悟的剑法充满了信心。
完成了《枯禅神功》的背记后,胡枫将秘籍递还给枯荣大师,神情淡然地开口道:“不论是剑法还是剑阵,方才那场刀光剑影的比试,究竟是明王胜了,还是天龙寺胜了?明王你如此厚颜无耻,输了竟也不肯承认吗?”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戏谑与不屑,显然对明王不愿承认失败的态度颇为不满。而在这话语间,也透露出胡枫的自信与从容,他知道天龙寺在这场较量中已经占据了上风,无论明王如何狡辩,都无法改变事实。
众僧闻听此言,无不心中大快。
然而,鸠摩智却并未回应,心中怒火中烧,却强行压制,闭目凝神,默默诵念。一盏茶的功夫过去,他缓缓睁开双目,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冷冷道:“首战贵寺虽然稍占上风,但第二战,小僧似乎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本因闻听此言,心中一惊,不禁问道:“明王还打算继续比拼第二战?”
鸠摩智傲然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小僧既然已经答应了慕容先生,岂能因为些许困难便退缩不前?”
本因眉头紧锁,追问道:“那么,明王究竟有何胜算?”
鸠摩智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猾,缓缓道:“此战尚未开始,胜负尚未可知,仍需验证一番。但小僧自信应对之策,定能扭转乾坤,取得最终胜利。”
本观问道:“如何胜?”
鸠摩智嘴角微扬,流露出一抹得意的微笑,他淡淡地道:“诸位皆是武学大家,难道还猜不透我的用意吗?那么,就请诸位接招吧!”言罢,他双掌轻轻向前推出,仿佛是在弹奏一曲无形的乐章。
枯荣大师、本因、保定帝等六人同时感觉到两股强大的内劲从不同方位汹涌而至,如同两条潜藏的巨龙,在暗中窥伺着他们。本因等人顿时感觉到这两股掌力威猛无比,绝非寻常六脉神剑剑法所能抵挡。于是,他们纷纷运起内力,双掌齐出,与这两股掌力正面相抗。
然而,在这激烈的交锋之中,唯有枯荣大师气定神闲,他双手拇指轻捺,如同弹奏琴弦一般,仍旧以少商剑法巧妙地化解了敌人的内劲。他的动作看似轻松随意,却蕴含着深厚的武学造诣和无与伦比的智慧。
鸠摩智在推出那股磅礴的掌力后,立刻收回了招式,微微躬身,客气地道:“得罪了。”
本因、本观等人相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他们心中皆想:“这鸠摩智果然名不虚传,一掌之间,竟能同时生出数股不同的力道,威力惊人。倘若枯荣师叔以少商双剑分进合击,或许尚能与之抗衡。但若是换成我们,恐怕就非得舍弃剑法,改用掌法才行。如此一来,这六脉神剑的威力,显然是难以与他的火焰刀相匹敌了。”
想到此处,众人不禁对鸠摩智的武功修为感到佩服,同时也明白自身并未熟练掌握自己所修的那一脉神剑。
就在此刻,枯荣大师的身前,蓦地升腾起一股烟雾。这烟雾并非寻常的白雾,而是呈现出深沉的黑色,仿佛是地狱中涌出的魔气。那黑烟犹如有了灵性,一条条地分开,如同四条矫健的黑龙,直扑向鸠摩智而去。
鸠摩智本就对这位面壁静坐、始终未曾转过头来的老和尚心存忌惮。此刻,眼见这诡异的黑烟袭来,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一时间竟猜不透这位高僧的用意。然而,他毕竟是武学大师,面对攻击,立即催动内力,施展出他的成名绝技“火焰刀”法,将四道黑烟一一挡下。
然而,鸠摩智并未急于还击。他深知自己处境,周围还有本因等高手虎视眈眈。他一面防备着群起而攻的敌人,一面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枯荣大师的一举一动,想要看出这位高僧还有什么厉害的后招。
屋子里仿佛被一股无形的紧张氛围所笼罩,众人的呼吸都仿佛变得沉重起来。而枯荣大师,依旧面壁而坐,不动如山,仿佛这场激战与他无关一般。但他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牵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