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武帝身亡后,萧绎尚未登临帝位之时,他的兄弟萧纪已在遥远的益州自立为帝,割据一方,声势日盛。萧纪野心勃勃,他自然也想获得平定侯景作乱的美名,便准备粮草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征,萧绎写信谎报出兵时间,误导了萧纪,从而拖延了萧纪出兵时间,萧纪本意是与萧绎一起讨平侯景,分一杯羹,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萧纪的大军行进途中,他得知侯景已被他人所灭,这场出征似乎失去了意义。但萧纪并不甘心,他转而将矛头对准了自己的兄弟萧绎,认为萧绎乃是下一个需要征服的目标。
萧绎得知萧纪的动向,心中忧虑不已。他深知自己与萧纪的兄弟情谊早已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无情的权力争斗。他迅速调集兵马,准备迎战萧纪的大军。
在战前,萧绎为了给部队赢得休整时间,曾尝试写信给萧纪,希望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这场纷争。他在信中言辞恳切,希望兄弟二人能够放下仇恨,共同治理国家。然而,萧纪却对此不屑一顾,他回信嘲讽萧绎的软弱,誓言要亲手击败他。
萧绎见和谈无望,便决定与萧纪决一死战。他派出精兵强将,与萧纪的大军在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双方你来我往,战况胶着,难分胜负。
然而,就在此时,萧绎却暗中向西魏求援,希望他们能够出兵袭取益州,从而断绝萧纪的后路。西魏见有利可图,便答应了萧绎的请求,派出大军偷袭益州。
萧纪得知益州被袭的消息,大惊失色。他急忙调转兵马,试图回援益州。然而,此时的他已经陷入了萧绎的包围圈中,无法脱身。经过一番激战,萧纪的军队遭受了重创,他本人也身负重伤。
在生死关头,萧纪不得不向萧绎求和。他写信给萧绎,希望能够保住性命,并承诺不再与萧绎为敌。然而,萧绎却回信拒绝了他的求和请求。他在信中写道:“兄弟情断,再无回旋余地。”
最终,萧绎全歼了萧纪的势力,将益州的所有财富和萧纪的收藏全部运回了江陵。
西魏与萧绎之间,原本就暗流涌动,互存芥蒂。萧绎虽身为皇室血脉,但在西魏的眼中,他却吝啬至极,共同夺下益州,将财富洗劫一空,却未曾分给自己一丝一毫以示诚意。这让西魏心中埋下了深深的怨恨,犹如毒蛇潜伏,等待时机反击。
就在萧绎的军队稍作休整,防备松懈之际,西魏的军队犹如猛虎下山,猛然发动进攻。益州,这座富饶的城池,就这样在战火中沦陷,成为了西魏的囊中之物。
萧绎得知消息后,愤怒与悲痛交织在一起,他无法容忍这样的失败和背叛。于是,他将怒火全部撒在下令萧纪父子身上,将萧纪父子逐出宗籍,剥夺他们的皇室身份。不仅如此,他还将他们的姓氏改为饕餮,象征着他们的贪婪与背叛。
对于萧纪的两个儿子,萧圆照和萧圆正,萧绎更是毫不留情。他下令将他们囚禁起来,不给他们任何食物和水源。在饥饿和绝望的折磨下,这两个年轻的生命最终走向了死亡。他们的尸体被丢弃在荒郊野外,任由野狗撕咬,成为了这场战争中最悲惨的牺牲品。
萧绎称帝后,不断向周边扩张,领略到巅峰权利的美妙感觉,他的野心随着权力的增长而日益膨胀,他对武学并无多少兴趣,却希望世间所有人都放弃习武,转而崇尚文学。于是,他大力推行抑武崇文的政策,广泛搜集天下的武学秘籍,竟然累积了数十万卷之多,企图将武学全部攥在自己手中。
然而,萧绎并不满足于单纯的收集,他暗中抓捕了天下的奇人异士共计一百八十人,用他们的身家性命和家人的安危作为威胁,强迫他们为自己效力。为了避免有人胡编乱造,他别出心裁地让两人同时翻阅相同的一万册武学秘籍,各自编纂一册精华集。
这样一番周折下来,那数十万卷的武学秘籍被融合成了三百六十册精华功法,每一册都凝聚了无数武学高手的心血和智慧。而萧绎更是亲自参与其中,与众人共同创下了与神照经相对应的《魔照经》,以此彰显自己的功绩盖世,甚至超越了先帝。
尽管萧绎对武艺的修炼并无太多的热情,但他在武学上的造诣与运用却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他的武学底蕴深厚,天赋异禀,对创造更强功法的偏执,仿佛武学之道在他的手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那魔照经与神照经截然不同,走的完全不同的完全不同的修炼方向和路线,它的威力更胜一筹,仿佛能够撼动天地,让人望而生畏。
至于那《越女剑》的秘籍,则是极为特殊的存在。众人曾试图将其融入功法之中,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甚至发现完全做不到。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有着自己的生命与意志,不属于武学范畴,不愿被任何凡人所驾驭。因此,它只能单独存放在那精致的玉盒之上,静静地等待着能够真正驾驭它的人出现。
萧绎亦未曾放过那一百八十人,他虽独创了魔照经,且对其领悟极深,但早年留下的阴影却使他始终对修炼武功心存抵触。况且此时的他,已然贵为天子,自恃身份尊贵,无需再涉足武道,于是那部魔照经便被他束之高阁,尘封了起来。
多年的收藏,他皆与魔照经一并藏于城外的天宁寺中,为了保守这个秘密,知晓此事的人,无一例外都遭到了他的诛杀。此时的萧绎,心中所想的,是更为广阔的疆土,方能匹配他如今的地位和权势。
于是,他提笔给西魏的权臣宇文泰写了一封信,言辞之中满是傲慢与霸道,要求对方按照旧图重新划定疆界,仿佛这天下的一切,都该在他的掌控之中。
《丰功伟绩》一书记载的这段往事,令人印象深刻,在梁元帝看来自己功绩盖世,在胡枫看来却是狂妄无边。
萧绎的骄狂之气日益显露,他向宇文泰发出的信笺,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傲慢简直让人瞠目。宇文泰阅后大为不悦,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怒火。他立刻下令,派遣五万精兵,出其不意地奇袭陪都江陵,誓要让萧绎尝尝狂妄的代价。
与此同时,江湖上也在掀起一阵波澜。一批批武林高手神秘失踪,此事竟然与梁元帝萧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时间,江湖人士纷纷出动,追查失踪高手的下落,誓要揭开这背后的真相。
五万兵马如狼似虎,江湖人士亦是各怀绝技。他们齐聚江陵,共同围攻这座被骄狂笼罩的城池。
萧绎,此时计谋想出一条计谋,故意泄露了连城诀与神照经的绝世秘密。他精心策划,命人将一本经过巧妙删减阉割版的神照经与连城诀悄然投入敌营,企图以此搅动江湖的风云,扰乱敌军阵脚,使得那些眼馋功法与宝藏的江湖人士与西魏的五万兵马产生内乱。
而那本所谓的连城诀,其实仅仅载有三十个字“江陵城南,西天宁寺大殿佛像,向之虔诚膜拜,通灵祝告,如来赐福,往生极乐”,这简短的三十个字,却是他布局中的关键。他想,待江湖纷争四起,人人为这令人眼红的宝藏而自相残杀之时,那宝藏最终还是会回到他的手中。况且他还在金佛里面的珠宝喂了剧毒,等人中招。
然而,人心难测。他派出的那名使者,并未如他所愿执行命令。皇城被围,使者心中早已生出怯意,再加上那神照经与连城诀中隐藏的无尽诱惑,他终究没能抵挡住。他带着那本神照经与连城诀,悄然逃离了皇城,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当萧绎得知这一消息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他精心策划的局,竟被一名小小的使者破坏得如此彻底。他愤怒,却也无奈。此时,西魏大军已经攻进城门。
在万般无奈之下,梁元帝不得不派遣忠诚的死士去完成一项悲壮的任务——毁掉那个隐秘的入口通道。之所以选择如此决绝的方式,是因为他不愿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藏落入他人之手。
然而,毁掉通道并非易事。为了确保宝藏的安全,避免派去毁掉通道之人觊觎宝藏,通道的毁灭机制只能从内部启动。这意味着,那位执行任务的死士,在完成使命的瞬间,也将永远地留在那片黑暗之中,用他的生命作为最后的封印。
在通道入口毁掉,唯有佛像下的那条暗道得以保全,它将成为探索宝藏的唯一途径。
为了确保暗道已经成功被毁,梁元帝再次派遣了死士前往查看。他的任务不仅仅是确认地道是否毁坏,更是要详细描述所见的一切,以便梁元帝能通过死士的描述与机关设计暗道毁掉情形对比,判断两人是否忠实执行自己命令,而前往查看的死士甚至不知道通道是为何用,回来便被灭口。
而梁元帝之前派出的死士毁掉入口通道后,被困死在暗道,临死前留在石壁的字迹也被胡枫等人看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