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堂稚声与心诀初鸣

换源:

  初春的风依旧带着料峭寒意,但洛城行署路四号院那间小屋里的气氛,却如同解冻的溪流,生机勃勃。

“瑶池仙蛋”的生意渐渐稳定下来,尽管收入依旧微薄,但在符华精打细算(主要是对药材成本和吕树商业模式的成本控制)和吕树日复一日的小本经营下,那个装钱的铁皮饼干盒终于不再是叮当作响的“钢镚乐土”。

这天晚上,昏黄的灯光下,符华将那个沉甸甸的饼干盒推到小饭桌中央。铁盒盖子打开,里面不再是零散的毛票和钢镚,而是整齐地码放着一小沓折得方正的十元、五元钞票,底下垫着更小面值的纸钞和硬币。

吕树看着盒子里“巨款”,眼睛都直了,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像是在看一盒会下金蛋的仙鹤。小鱼也扒着桌子边,好奇地往里瞧。

符华拿起最上面一张崭新的“大团结”(十元),手指抚过那清晰的印刷纹路,目光在吕树和小鱼脸上缓缓扫过,声音温和而坚定:“明日,去学堂。”

“啊?!”吕树和小鱼都愣住了。

上学?

这个词对她们来说,曾经遥远得如同天边的月亮。吕树只上过几年断断续续的学,认识几个字就被迫出来讨生活。小鱼更是从未踏入过学堂的门槛。

“班…班长?”吕树声音有些发干,“这…这钱够吗?”她本能地开始盘算学费、书本费、杂费…每一项都是沉重的压力。

“够。”符华言简意赅,她早已通过报纸广告和“热心奶奶”打听好了附近一所条件普通、收费低廉的公立小学入学事宜。“小鱼七岁,正该发蒙。吕树,”她看向眼中既有渴望又有迟疑的少女,“你学业荒废,亦当补上。无虑开销,钱粮之事,我来筹措。”

符华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担当,瞬间冲散了吕树心头的疑虑。她看着符华沉静的脸庞,再看看旁边小鱼因为听到“学堂”两个字而瞬间亮起来的大眼睛,一股暖流夹杂着酸涩冲上鼻尖。她用力吸了吸鼻子,没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小鱼则欢呼起来:“耶!可以去学堂啦!班长姐姐最好了!”她扑过来抱住符华的手臂,“我可以背新书包吗?要红的!”

“嗯。”符华眼中漾开暖意,轻轻捏了捏小鱼激动的小脸。

几天后,一个阳光稍显吝啬的早晨。

符华亲自将穿着用“仙蛋”利润新买的、朴素却干净整洁衣服的小姐妹俩送到了小学校门口。小鱼背着一个符华用旧帆布改造、里面垫了软布、还绣了一只歪歪扭扭小仙鹤的书包,兴奋地东张西望。吕树则有些局促地背着双肩包,看着那些三五成群、笑闹着走进校门的同龄孩子,手心里攥着书包带子,微微出汗。她这个年纪插班到小学,多少有些尴尬。

符华在门口分别整理了一下两人的衣领,动作一如既往的轻柔却带着仪式感。她没说什么“好好学习”之类的大话,只是看着她们的眼睛,平静地说:“下学在此等我。”

然后,她轻轻地,在两人耳边,分别用只有她们能听到的声音,念了一段极其短促、韵律古怪却暗含某种节律的话。

对小鱼,她说:“身如青松,心似明镜,呼清气,纳暖阳。”(太虚剑气筑基法最基础雏形,取其定身、明神、呼吸自然之意,用意象简化)。

对吕树,她说:“力沉渊海,意起毫芒,静如渊,动如光。”(同样是筑基法雏形,侧重力量的稳固与控制,静动相宜)。

这话语很短,像一句古怪的顺口溜,却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感。

小鱼似懂非懂,大眼睛眨巴着,只觉得好玩。

吕树心头却莫名一震!这段话让她想起符华教导“五禽戏”时那种细微却清晰的呼吸节奏和动作配合!这绝不是什么普通的鼓励语!

“班长…这?”吕树忍不住小声问。

“记着。”符华的目光平静如水,却带着深意,“无需多想,无事时在心中默诵几遍即可。于养身有益。”她刻意将“心诀”的功效限定在“养身”上,以免两个心性未定的孩子好高骛远或引发麻烦。

吕树看着符华的眼神,似乎明白了什么,郑重地点头:“嗯!记住了!”

小鱼也有样学样,煞有介事地挺直小腰板:“小鱼也记住啦!身如青松!心似明镜!”

符华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笑意,轻轻拍了拍两人的肩膀。

看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带着雀跃(小鱼)和隐忍的兴奋(吕树)汇入校门口的人流,符华站在原地,目送着她们消失在教学楼的门洞里。

喧嚣的校门口渐渐安静下来。符华却没有立刻离开。她走到不远处一棵刚刚冒出一点嫩芽的老槐树下,找了个干净的石凳坐下。

?稚嫩清脆的朗读声隐约传来。学堂,是她们接触这个世界的窗口,是通往更广阔未来的基石。小鱼的天真懵懂得以保护,吕树的断学遗憾得以弥补。钱花得值。纵有不适,亦是必经之磨砺。?

那些简短的口诀,是她从浩瀚太虚剑心诀中剥离出来,最最基础、不涉及任何力量引动、仅仅用于宁神定气、初步感知自身状态和力量边界的法门。如同在她们心田里埋下一粒安静的种子。吕树身体亏空尚未补足,小鱼筋骨稚嫩不宜过力。此刻传功,有害无益。此诀可助她们:

?吕树:??平复心火(财迷、急躁、自卑等杂念),更精准地感受身体的疲惫与恢复,更好地控制力量,对后续夯实基础有潜移默化的益处。?小鱼:??初步建立“身心一体”的朦胧感知,强化她天生的敏锐度,培养专注力,亦为日后打下理解力的基础。

在她教导两人默念此诀、引导其理解那点微末意境时,她自身那沉寂的“剑心”似乎也得到了一丝触动,如同幽潭被投入小石,泛起涟漪。?身体的根基:??这才是重中之重。药膳的温养在持续,“五禽戏”融入的导引在潜移默化修复经脉。吕树苍白的脸上已能透出健康的红晕,小鱼像抽条的嫩竹一样长高了些。但这还不够。她们的根基如同被雨水冲刷过的堤岸,需要耐心、反复地用“泥土”(药力、养分)和“工事”(锻炼、养气)去夯实,才能在未来承受更重的“水流”(力量、变故、或即将到来的时代洪流)。

?未来的路学堂是路之一条,但她看到的绝不止于此。灵气在悄无声息地变得活跃,如同冰面下的暗流。灵气复苏背后牵涉的势力和即将觉醒的人心,是更大的旋涡。让她们上学,是让她们有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的知识基础;教导心诀,则是为她们在可能到来的风浪中,铸造第一道护身符。

真正的剑心诀……要等。等吕树的脏腑被完全滋养,气血丰盈,筋骨强健。等小鱼的灵性在自然的引导下更加稳固,心性更加通透明朗。等这个世界的变化更清晰一些,她们需要拥有足以自保、不随波逐流的力量之时。

符华将目光从教学楼收回,投向远方城市朦胧的轮廓。现在,她更像一个园丁,呵护着两株脆弱的幼苗,耐心地培土、浇灌、引导阳光。武力暂时退居幕后,智慧与规划成为她的新“剑”。

树下传来放学的悠扬铃声。

符华站起身,抚平衣角不存在的褶皱。

很快,校门口再次喧闹起来。吕树的身影夹杂在人群中快步而出,脸上带着些许课堂上的专注褪去后的疲惫,眼神却在四处寻找。小鱼像只小燕子一样飞扑过来,叽叽喳喳地开始讲述“老师教的aoe”、“同桌的小胖子铅笔盒好大”。

符华微笑着迎上去,自然地接过了小鱼背上的书包,沉甸甸的,装满了知识的重量。她又看向吕树,递给她一个用油纸包好的、散发着温热的药香烤红薯:“如何?”

吕树接过红薯,暖暖的温度从手心传来,驱散了初春的寒意。她咬了一口,香甜软糯在口中化开。她抬头看着符华,眼神复杂,有新奇,有疲惫,更多的是依赖。她小声地、飞快地说了一句:“班长给的那句‘顺口溜’,上课走神的时候默念了几遍……好像,好像真没那么心浮气躁了…”声音里带着点惊奇和努力掩饰的羞赧。

符华点点头,没有多言,只是轻轻拢了拢小鱼的围巾:“回家。”

一大两小三个身影,牵着的手,带着学堂归来的烟火气与书本的墨香,慢慢走回她们那间溢满药草清香的小院。炉灶上,温着滋养身体的汤药。书桌上,摆放着等待描摹的字帖。而在她们稚嫩的心田里,一粒名为“剑心”的种子,正汲取着阳光雨露,静静等待破土抽芽、枝繁叶茂的那一天。而符华,便是那道为她们遮蔽初春寒风、指引成长方向的坚实身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