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降落在桂林两江机场时,已是傍晚时分。林笑笑透过舷窗,看到远处起伏的喀斯特山峰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与云南的苍山洱海不同,这里的山形更加奇峻,像是被巨斧劈凿过一般。
温度比云南高五度。周默看着手机上的天气预报说,湿度也大。
舱门打开,湿热的气息立刻扑面而来。林笑笑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带着某种草木的清香,与云南干燥的高原气息截然不同。她解开围巾塞进包里,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戴着那对蝴蝶银耳坠——在云南买的最后一件纪念品。
行李转盘旁,栏目组的小王已经举着牌子在等候。他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皮肤晒得黝黑,说话带着浓重的广西口音。
导演让我来接你们,他热情地接过行李车,车就在外面,直接去龙胜。
机场高速两旁,夜色中的山峰只剩下黑色的剪影。林笑笑趴在车窗上,看着偶尔闪过的村寨灯火,像散落在黑绒布上的金粉。周默则和小王聊着拍摄计划。
明天一早就去黄洛瑶寨,小王兴奋地说,正赶上晒衣节,全寨子的人都会把最漂亮的衣服拿出来晒。
林笑笑转过头:晒衣节?
瑶族传统节日,小王解释道,把一年绣的衣服都晒出来,比谁家的媳妇手艺好。
车子驶入山区,道路开始蜿蜒盘旋。月光下,梯田的轮廓若隐若现,层层叠叠如同大地的指纹。林笑笑突然拍了拍周默的手臂:看那边!
半山腰上,几栋吊脚楼亮着温暖的灯光,像是悬在空中一般。楼前的空地上,隐约可见人们围着篝火跳舞的身影。
这是红瑶寨,小王放慢车速,他们晚上常跳铜鼓舞。
悠扬的鼓声透过车窗传来,节奏简单却充满力量。林笑笑按下车窗,夜风裹挟着木叶的清香和隐约的笑语声涌入车内。有那么一瞬间,她几乎想喊停车子,加入这场意外的邂逅。
明天也能看到,小王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黄洛瑶寨的晒衣节更热闹。
抵达龙胜县城时已近午夜。栏目组安排的酒店就在河边,推开窗户就能听见流水的声音。林笑笑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台上——月光下的桑江泛着银光,对岸的山峰像沉睡的巨人。
这里的水...她深吸一口气,有种特别的味道。
周默走到她身边:是石灰岩地区特有的矿物质气味。
房间里的空调嗡嗡作响,驱散着湿热。林笑笑打开行李箱,突然发现老板娘给的香包散发出更浓郁的香气,似乎这里的湿度唤醒了干花的芬芳。她小心地把它挂在床头,顿时满室生香。
第二天天还没亮,敲门声就响了。小王精神抖擞地站在门口:快走!要赶日出时的光线。
晨雾中的盘山公路宛如仙境。车子在云海中穿行,时而钻入浓雾,时而豁然开朗。林笑笑紧握相机,随时准备捕捉转瞬即逝的美景。
到了!小王突然喊道。
车子停在一座寨门前,上书黄洛瑶寨四个大字。晨雾尚未散去,但已经能看见寨子里忙碌的身影——女人们抱着五彩斑斓的衣物往晒场走去,银饰在走动间叮当作响。
导演正在和寨老沟通,看到他们立刻招手:快来!马上开始了。
晒场是寨子中央一块平整的石板地,周围已经架起了高高的竹竿。瑶族妇女们将一件件精美的绣衣展开,小心翼翼地挂在竹竿上。阳光穿透晨雾,照在那些五彩缤纷的织物上,顿时流光溢彩。
这...林笑笑瞪大眼睛,太美了!
每一件衣服都是一件艺术品。大红的底布上绣着精美的图案——凤凰、花草、几何纹样...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是手工制作。更令人惊叹的是,阳光下的绣线会随着角度变化而改变颜色,像是活的一般。
这是马尾绣,导演解释道,用马尾毛缠丝线绣的,全国独一份。
周默的系统立刻显示:
【瑶族马尾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艺复杂,需经过52道工序】
一位年长的瑶族妇女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件未完成的绣片。她向林笑笑展示绣法——用三根马尾毛缠上丝线,然后在布上盘出图案,再用针线固定。整个过程没有底稿,全凭记忆和手感。
试试?老人突然将针线递给林笑笑。
林笑笑手足无措地接过针,在老人指导下尝试最基本的针法。马尾毛比想象中硬,丝线又极细,她笨拙的动作引得周围人善意地笑起来。
慢慢来,老人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说,我学了十年才出师。
晒衣仪式正式开始。寨老身着盛装,手持铜铃,念诵古老的祝词。妇女们将最珍贵的嫁衣挂出来,银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林笑笑注意到,每件衣服的图案都不相同,似乎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那是族史,一位年轻的瑶族姑娘主动解释,我们瑶族没有文字,历史都绣在衣服上。
她指着一件特别华丽的嫁衣:这是我曾祖母绣的,这些花纹记录着我们家族迁徙的路线。
阳光越来越强,晒场变成了色彩的海洋。林笑笑穿梭其间,镜头捕捉着每一个细节——老人布满皱纹的手轻抚绣片,孩童在衣架间嬉戏,阳光透过绣线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中午,寨子里准备了长桌宴。低矮的长桌摆在晒场边,上面摆满了瑶家特色菜——竹筒饭、熏肉、野菜、酸鱼...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大锅浓白的汤,里面煮着不知名的山珍。
这是什么?林笑笑好奇地问。
石蛤汤,寨老热情地介绍,山里的石蛙,配上十几种药材。
汤色乳白,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林笑笑小心地尝了一口,鲜味立刻在口腔炸开,带着一丝药草的苦涩,却又回甘无穷。周默的系统分析:
【野生石蛙】
【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配药有祛湿功效】
饭后,寨子里的年轻人表演起铜鼓舞。男人们手持长长的铜鼓,边敲边跳,女人们则围着他们翩翩起舞。银饰随着动作叮当作响,与鼓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
林笑笑被一位姑娘拉进舞圈,笨拙地模仿着舞步。周默则被邀请尝试敲铜鼓,在村民指导下,竟然很快掌握了基本节奏。
夕阳西下时,晒衣节接近尾声。妇女们小心地收下衣物,叠好放入樟木箱中。那位教林笑笑刺绣的老人走过来,递给她一小块绣片:
送给你,她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慈祥的笑,记得我们瑶家。
绣片上是一只简化的凤凰,虽然只有巴掌大,但每一针都精致无比。林笑笑感动地接过,小心地放进贴身的包里。
回程的路上,车子在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夕阳将梯田染成金色,层层叠叠如同大地的年轮。林笑笑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突然说:
我想学马尾绣。
周默并不惊讶:可以多留几天。
不,她摇摇头,我是说,以后我们安定下来,我想认真学。
夜色渐浓,寨子的灯火在身后渐渐远去。林笑笑握紧手中的绣片,仿佛握着一个新的梦想。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