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透过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在林远的办公桌上切割出冷硬的几何光斑。他握着钢笔的手悬在半空中,笔尖即将触及谈判策略文件的瞬间,办公室的橡木门被叩响了三下。
林总,盛康集团的代表到了。秘书小陈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这个跟着他三年的姑娘向来知道轻重,能让她露出这种语气的,恐怕不只是普通的前期会晤。
林远将钢笔搁在镇纸旁,指腹轻轻抚平文件上的折痕。三天前他刚在地下车库避开一场莫名的追尾事故,昨天凌晨又收到匿名邮件,里面是标着红色批注的公司核心数据——此刻西装内袋里的录音笔正在无声运转,这些细节像拼图般在他脑海里逐渐成型。
走进接待室时,对方代表正背对着门欣赏墙上的城市景观。剪裁得体的深灰西装,后颈露出的银发修剪得一丝不苟,正是盛康集团那位出了名的铁腕军师陈鸿生。三年前正是此人在新能源项目招标会上,用突然变更的技术参数打乱了林远团队的部署。
林总还是这么准时。陈鸿生转身时脸上带着公式化的微笑,握手时指尖刻意用了三分力,听说贵司最近在城西地块的环评上遇到点小麻烦?
茶杯与茶盘相触发出清响,林远注意到对方助理正在用手机拍摄室内环境,镜头扫过他手腕时,他有意将袖口往下扯了半寸,遮住那里淡淡的烫伤疤痕——那是上个月实验室电路故障留下的,而盛康恰好是他们设备供应商的最大股东。
陈叔说笑了,林远往红茶里加了两块方糖,动作优雅得像在进行某种仪式,倒是盛康在东南亚的光伏项目,听说最近遇到了劳工纠纷?我昨天还在财经周刊上看到相关报道。
陈鸿生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个称谓让他想起十年前在老董事长葬礼上,眼前这个年轻人跪在灵前时的模样。那时林远刚从海外归来,带着创始人的遗训接手这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而他作为董事会成员,曾投过反对票。
年轻人还是要多关注自身发展。陈鸿生端起茶杯时,金表在阳光下闪过冷光,听说林总最近在接触星环科技的技术团队?我们盛康对人才可是很看重的。
这句话像一把暗藏的匕首,精准刺中林远的软肋。星环科技的量子储能技术正是他们下周谈判的核心筹码,而三天前该团队负责人突然取消了原定的午餐会。林远的拇指在桌下轻轻叩击两下,这是他和法务部约定的暗号——对方已经开始触及商业间谍的红线。
人才流动本就是市场常态,林远从文件夹中抽出一份文件推过去,封面上盛康历年专利侵权诉讼记录的标题格外醒目,不过比起人才,我更建议陈叔关注贵司在专利合规上的风险。
空气里突然弥漫着硝烟味,陈鸿生的助理猛地抬头,却见林远正用银匙搅动着红茶,仿佛在谈论天气。窗外适时滚过一声闷雷,暴雨将至的压抑感让陈鸿生想起二十年前在香港谈判时的场景,对手也是这样看似温和,实则在每个缝隙里都埋着陷阱。
林总这是要撕破脸?陈鸿生的声音沉下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这个动作曾让无数对手误以为他在犹豫。
撕破脸的人恐怕不是我。林远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照片推过去,画面里是昨晚他在公司楼下遇到的黑衣人,虽然戴着口罩,但左眉上方的疤痕与盛康安保部门的一名前员工完全吻合,陈叔应该知道,我父亲当年怎么从楼梯上摔下去的。
茶杯在陈鸿生手中剧烈晃动,褐色的茶水溅在桌布上,晕开如同陈年血迹。这个秘密像毒蛇般在他心里盘桓了十年,此刻被眼前的年轻人直接拎到阳光下。他忽然意识到,当年那个在葬礼上沉默流泪的少年,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棋子。
林远,你最好想清楚——
我想得很清楚。林远打断对方,声音里带着冰碴般的冷意,明天谈判桌上,我会带着诚意而来。但如果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不介意把二十年前的旧账和最近的新账一起算清楚。
当陈鸿生带着助理离开时,暴雨终于倾盆而下。林远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对方的黑色轿车消失在雨幕中,指尖轻轻摩挲着西装内袋里的录音笔。三天前他让技术部对所有通讯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果然在会议室发现了微型窃听器——那些看似无意的挑衅,不过是对方试探底线的手段。
手机在此时震动,打开微信看到小陈发来的消息:星环科技的王工刚回复,说下午三点可以见面。林远望着窗外被雨水冲刷的城市,想起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那张泛黄纸条,上面用钢笔写着:真正的谈判从不在桌上。
他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摊开空白的谈判策略本,钢笔尖在纸面落下第一道横线。窗外的惊雷中,他仿佛看见二十年前那个暴雨夜,年轻的父亲也是这样坐在书桌前,写下最后一份商业计划书,然后带着未竟的理想坠入黑暗。
这一次,他不会再让历史重演。林远拿起电话,按下了法务部的内线:准备启动应急预案,把我们掌握的所有证据整理成加密文件。另外,通知技术团队,今晚加班完善B方案。
雨声渐急,办公桌上的红茶早已凉透,但林远眼中的光却越来越亮。他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而那些试图用阴招击垮他的人,终将在阳光下看清,这个继承了父亲智慧与韧性的年轻人,早已为每一种可能做好了准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