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的指尖在皮质文件袋上轻轻摩挲,空调的冷风拂过他的后颈,却压不住掌心微微渗出的汗。对面长桌尽头,陈氏集团谈判代表王劲松的食指正有节奏地叩击着桌面,鎏金钢笔在合同草案上投下细长的阴影,仿佛一把悬在众人头顶的刀。
林总既然没有诚意,王劲松忽然开口,西装袖口滑落半寸,露出腕间的百达翡丽,那我们也没必要在这耗时间。他身后的律师团开始整理文件,哗啦啦的纸张翻动声像极了上周董事会上那些反对票的声响——那时林远力排众议,坚持要在并购案中加入技术专利共享条款,险些被董事长当众斥责太过天真。
林远的目光扫过会议室全景:深灰的隔音墙、泛着冷光的投影仪、墙角那盆半死不活的龟背竹。三个月前初次谈判时,他就是在这个位置,看着王劲松用行业惯例为由,将他们辛苦研发的第三代芯片技术估值砍去六成。此刻他的拇指终于触到文件袋里那个硬壳U盘,金属边缘在掌心硌出一道红痕——这是昨夜技术部加班到凌晨三点的成果,也是他敢在僵局中硬扛的底气。
王总似乎忘了,林远突然开口,声音比自己预期的还要平稳,贵司上个月在东南亚投产的那条芯片生产线,用的应该是我们去年申请的专利吧?
全场寂静。王劲松叩击桌面的手指骤然停顿,钢笔在纸上洇开一小团墨渍。林远注意到对方瞳孔微微收缩,右侧眉尾不易察觉地抽搐了一下——这和三个月前他第一次提到专利共享时的微表情如出一辙。
林总这是什么意思?王劲松的语气依然沉稳,但指尖已经离开了钢笔,陈氏一向尊重知识产权,贵司的专利清单我们早在尽调时就核对过。他身后的法务总监迅速翻开笔记本,屏幕蓝光映在镜片上,形成一片模糊的光斑。
林远没有回答,只是将U盘插入投影仪。白色幕布上突然跳出一串代码,密密麻麻的字符间,LY-0321的专利编号格外醒目。这是他们公司核心技术的专利号,三个月前谈判破裂时,王劲松曾信誓旦旦地说从未见过这种落后技术。
这是贵司新生产线的控制程序日志,林远点开另一个文件夹,时间轴从三个月前开始跳动,每天凌晨两点十七分,系统都会自动向这个IP地址发送数据请求——而这个地址,属于陈氏旗下的云服务器。他调出一张卫星地图,红点标注的位置正是陈氏东南亚工厂的所在地。
王劲松的背靠向真皮座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腕表表冠。林远知道,这是对方陷入被动时的习惯性动作——就像他每次谈判前都会反复检查袖口纽扣是否对齐一样,这些微习惯早已在三个月的拉锯战中被他拆解分析透彻。
技术上的巧合在所难免,法务总监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生硬的镇定,仅凭日志记录无法证明侵权。
当然,林远微笑着点开第三个文件,所以我们还申请了司法取证。上周三,贵司生产线因故障停机三小时,其间进入主控室的工程师......他调出监控截图,画面中穿蓝色工服的男人正低头操作键盘,胸前工牌上的陈氏电子字样清晰可见,恰好是三年前从我们公司离职的张工,而他离职时签署的竞业协议,有效期还有十七个月。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林远看见坐在王劲松右侧的财务总监猛地扯了扯领带,露出喉结处暗红的胎记——这是他昨天在工商档案里查到的关键人物,陈氏并购案的资金调度正是经此人之手。
林总这是在下套啊!王劲松突然笑了,只是笑声里带着明显的紧绷,先在谈判中示弱,故意拖延时间收集证据,好一招请君入瓮。他的手指重重叩在桌面上,但别忘了,你们的专利授权范围并不包含海外生产线,法律层面...
所以我们三天前提交了专利国际申请,林远打断对方,将一份盖着红章的文件推过桌面,根据PCT条约,贵司生产线在过渡期内的使用已经构成侵权。如果现在签署补充协议,我们可以放弃追溯赔偿。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否则,等明天早报头条出现陈氏并购案涉嫌专利盗窃的新闻时......
话音未落,王劲松的手机突然震动。他瞥了一眼屏幕,脸色瞬间阴沉——是陈氏董事长的来电。林远猜到这通电话的内容:今早股市开盘,他们公司股价已经上涨8个点,而陈氏集团的股票正因传闻出现小幅波动。
林总果然好手段,王劲松接完电话,声音里多了几分颓然,说吧,你们的条件。
林远翻开面前的笔记本,扉页上还留着三个月前第一次谈判时的潦草笔记,那些被红笔划掉的条款旁,新写的字迹力透纸背:技术专利按估值的30%入股,并购后成立独立研发部门,由我方指派负责人。这是他昨晚在办公室反复推敲的底线,每一个字都浸着这三个月来的隐忍与筹谋。
谈判重新开始时,阳光终于穿透云层,在幕布上投下一片暖黄。林远看着王劲松逐条审阅条款,注意到对方在研发独立权条款前停留了足足三分钟——这和他预判的时间分毫不差。当鎏金钢笔终于落在签字栏时,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在耳膜上轰鸣,像极了当年第一次带着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时的鼓点。
合作愉快,王劲松伸出手,掌心的茧子擦过林远的虎口,林总果然是个狠角色。
商场如战场,林远握住那只手,指尖触到对方腕表的冰凉表链,不过我更希望,这是双赢的开始。他转身看向窗外,远处的摩天大楼群在阳光下闪烁,像极了芯片上密密麻麻的电路——那些曾被贬低的落后技术,此刻正成为撬动整个战局的支点。
收拾文件时,林远的手指划过U盘外壳,忽然想起昨夜技术部小李布满血丝的眼睛:林总,这个漏洞藏得太深了,要不是您坚持复盘三年前的离职员工档案......他轻轻合上文件袋,知道这场胜仗的背后,是无数个深夜的灯火,是被质疑时依然坚持的孤注一掷。
走出会议室时,手机震动,弹出董事长的消息:干得漂亮,年轻人就该有这种血性。林远看着屏幕轻笑,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打:多亏您当初允许我保留研发团队的自主权。发送键按下的瞬间,他忽然明白,真正的谈判从来不是零和博弈,而是让对方看见你握有掀翻桌子的能力,却依然选择给彼此留一扇共赢的窗。
电梯里,镜面映出他微微发红的眼眶。三个月前那个暴雨夜,他在办公室楼下的便利店买了罐啤酒,看着玻璃上的水痕发呆——那时他以为这个并购案会成为职业生涯的滑铁卢。而现在,他摸了摸西装内袋里的U盘,金属外壳还带着体温,像一枚刚刚冷却的勋章。
走廊尽头,技术部的几个年轻人正抱着文件走过,看见他时纷纷露出忐忑又期待的表情。林远朝他们点点头,忽然想起小李昨晚说的话:其实我们早就怀疑陈氏在偷偷用我们的技术,只是一直找不到证据......他知道,这场胜利不仅是为了公司,更是为了那些在实验室里日夜钻研的年轻人——他们值得让自己的心血被尊重,被看见。
推开玻璃门,五月的微风带着草木清香扑面而来。林远站在写字楼前,看着街道上车流不息,忽然掏出手机给妻子发消息:今晚回家吃饭,我想聊聊我们的芯片梦。点击发送后,他抬头望向天空,云层正在散去,露出一片清澈的蓝,像极了实验室里那些芯片基板的颜色——纯净,且充满可能。
这场耗时三个月的谈判,终于在关键证据的登场中迎来转折。而林远知道,这只是开始——在科技与资本的战场上,他和他的团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此刻,他愿意为这片刻的反转而驻足,让阳光落在脸上,感受努力终有回响的重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