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空调发出轻微嗡鸣,林远指尖摩挲着谈判桌上的玻璃杯,冰块在柠檬水中沉浮。对面坐着的是来自德国的施耐德集团代表团,为首的汉斯·施耐德正用银质钢笔敲击着文件,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刺耳。这是双方第三轮谈判,窗外黄浦江的晨雾早已散尽,日光透过防弹玻璃斜斜切在深棕色会议桌上,将两派势力分割成泾渭分明的阵营。
林远余光瞥见父亲的特别助理老周悄悄将手机倒扣在桌面上,屏幕亮起的蓝光映出几条未读消息。作为林氏集团最年轻的执行董事,他深知这场新能源电池技术合作谈判的分量——不仅关系到集团百亿级订单,更是打开欧洲市场的关键钥匙。但施耐德集团显然有备而来,前两轮交锋中抛出的条款,字字句句都在试探林氏的底线。
林先生,汉斯突然开口,浓重的德语口音裹着英语单词,贵方提出的技术共享比例,与我们最初约定的相差甚远。他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像手术刀般精准,要知道,施耐德的固态电池专利技术,是全球最先进的...
恰恰相反,林远打断对方,将文件夹轻轻推过桌面,数据图表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光,根据第三方评估报告,林氏在电池材料的循环寿命和成本控制上,已经超越贵方现有技术37%。如果施耐德坚持独占核心专利,合作不过是单方面的技术掠夺。
翻译话音未落,施耐德集团的法务总监突然用德语快速说了几句,汉斯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会议室气压骤降,林远听见身后传来老周压抑的咳嗽声。文化差异在此刻展露无遗——德国人习惯直来直往的谈判风格,而林氏作为百年华商,讲究的是留有余地的斡旋艺术。
林先生,汉斯合上文件夹,皮革封面发出闷响,我们尊重东方的含蓄,但商业谈判需要的是明确答案。贵方是否愿意在技术授权比例上让步?
空气仿佛凝固。林远想起出发前父亲在书房说的话:小远,守住专利就是守住林家的根。但也要记住,真正的强者懂得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他端起玻璃杯,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让沸腾的血液稍稍冷却。
汉斯先生,林远放下杯子,指尖在桌面画出无形的弧线,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如果将技术合作分成三个阶段,前期以联合研发为主,双方各投入50%资源;中期根据成果重新分配权益;后期......
这太理想化了!施耐德集团的技术主管突然拍桌而起,金属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声响,我们需要的是确定性!不是这种模棱两可的方案!
会议室陷入难堪的沉默。林远注意到老周悄悄在手机上打出一串数字,那是父亲给的最终授权底线。但此刻,他突然想起上周在实验室看到的场景——年轻的工程师们连续奋战72小时,通红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技术突破的狂热。那些凝聚着无数心血的专利,难道要像商品一样被切割瓜分?
各位,林远起身走到落地窗前,黄浦江上来往的货轮如同玩具模型,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二十年前,我的祖父在香港创业时,遇到一位德国合作伙伴。对方要求独占所有技术成果,祖父拒绝了。后来,我们用三年时间自主研发,不仅突破了技术封锁,还打开了东南亚市场。他转身时,西装袖口扫过会议桌沿,今天,我希望施耐德集团能重新评估林氏的价值——我们不是待价而沽的技术供应商,而是值得并肩作战的伙伴。
汉斯的表情终于松动,他示意翻译递来平板电脑,快速浏览着什么。林远知道,此刻对方正在查阅林氏近年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占有率。这正是他精心设计的心理战——用家族历史唤起共情,再用数据事实证明实力。
就在这时,老周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他低头查看,脸色微变,将手机屏幕转向林远。那是一封匿名邮件,附件里赫然是林氏尚未公开的新型电池材料配方。冷汗瞬间浸透衬衫,林远强作镇定,不动声色地用脚尖轻轻碰了碰老周的皮鞋——这是事先约定的暗号,表示立刻封锁消息源。
汉斯先生,林远重新坐回谈判桌,声音比刚才更沉稳,关于利益分配,我有个新提议。我们可以成立独立合资公司,林氏以技术入股占49%,施耐德以资金和渠道入股占51%。但有个前提条件......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施耐德团队里唯一的华裔成员——市场部的陈敏,所有核心技术人员必须签署保密协议,任何技术泄露都将面临天价赔偿。
陈敏的手指在笔记本上停顿了半秒。这个细节没有逃过林远的眼睛。他想起上次酒会上,陈敏曾不经意问起林氏实验室的安保系统。当时只当是同行间的寒暄,此刻却像警钟在耳边长鸣。
汉斯似乎对新方案产生兴趣,开始与团队低声讨论。林远趁机打开平板电脑,调出备用方案。屏幕反光中,他看见自己紧绷的下颌线。父亲常说谈判如战场,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是武器。而现在,他不仅要应对施耐德的压力,还要解决内部可能存在的泄密危机。
林先生,汉斯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我们原则上同意合资公司的方案,但技术人员的保密条款需要重新修订。另外......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听说贵司正在研发新一代储能技术?如果能将这项技术纳入合作范围,我们可以在股权分配上做出让步。
会议室温度仿佛又降了几分。林远想起今早实验室主任发来的加密邮件,新型储能技术已进入最后测试阶段,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行业格局。这是林氏压箱底的王牌,绝不能轻易示人。
汉斯先生,林远双手交叠放在桌上,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家族戒指,有些宝藏,还是留在自己手里比较安心。他突然转头看向陈敏,就像贵公司的商业机密,相信施耐德也不会轻易与人分享。
陈敏的脸色瞬间煞白。汉斯察觉到异样,皱眉看向这位得力下属。林远知道,自己这步险棋走对了——用心理暗示打乱对方阵脚,同时隐晦警告潜在的泄密者。
谈判又持续了三个小时,双方在合资公司的运营细则上反复拉锯。林远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内心却在飞速计算:如何在保住核心技术的同时,让施耐德觉得自己占了便宜。这是门微妙的艺术,就像祖父当年教他下棋时说的:真正的高手,总能让对手以为赢了,实则已落入自己的棋局。
暮色渐浓时,双方终于达成初步协议。握手时,汉斯的力道比前两次都重:林先生,你比我想象中难缠。
彼此彼此,林远笑着回应,余光瞥见老周正在门外打电话,神情严肃,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像黄浦江的潮水,既有力量,又有智慧。
走出会议室,夜风裹挟着江水的腥气扑面而来。林远解开领带,仰头看着陆家嘴的霓虹。这场谈判看似达成共识,实则暗流涌动。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既要防范内部泄密,又要在合作中守住主动权。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父亲发来的消息:做得不错,回家吃饭。
短短几个字,让林远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但他清楚,明天太阳升起时,又要投入新一轮的博弈。商海沉浮,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暂时的平衡。而他,作为林氏新一代掌舵人,必须学会在刀尖上跳舞,在暗流中掌舵。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