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换源:

  谢静也听说了沈长安今年要参加高考的事儿。

她提着菜篮子,正要出门,看见了正在水龙头旁洗漱的沈长安,问了一句:“长安啊,我听你王姨说,你今年也要参加高考吗?”

“是啊,谢姨。”

“你不是初中学历吗?这也能报考?”谢静的语气有些鄙夷。

“哈,谢姨,国家现在不拘一格选人才,报考上没有门槛,只要能考上,小学学历都能报名参加高考!”

“是吗?”

沈长安天天呆在家,自然是能够听见邻里街坊的这些讨论声,是啊,这大好青年怎么天天呆在家不去上班上学?

可以说这些茶余饭后的谈资在这些大妈嘴里他就隐约听了不少。

“哦,小沈啊,实在不行的话,你也可以报一个中专,老高他们丰台那边就有一个卫校,听说今年也招生的。到时可以喊老高照顾一下。”

屁的照顾,老高就是卫校一校工,这往脸上贴金贴的自己都相信了。

“哈哈,谢谢高叔谢姨!我会考虑的。”

“我这不是看蕴红和邱辰他们俩都考上了中专,这样才门当户对的呀,长安呐,你也要努力,不然以后找媳妇就只能找工人或者农村来的了……”

沈长安听见谢静这话,不知为何有些欣慰,瞬间笑了。

他忽然想起了前世,高家一样是看不上沈长安的。

高蕴红和邱辰他们毕业后确实是结了婚的,但是婚后高家才知道邱辰不单止不孕不育,还玩的花搞的一身病。

高蕴红悔到肠子都青了。

邱辰被公安拘了几次,老沈没少出面捞人,都是他邱辰老爹到处花钱灭火,才保住职位没被供销社除名。

后来,高蕴红她们单位组织体检时,被告知自己得了梅毒,被卫生防疫机构和街道办采取隔离措施。

这下,邱辰被开除,一家老小脸面尽失。

后来高蕴红死活要和邱辰离婚,邱辰不肯,谢静上家里去闹,大骂邱辰一家,这触动了邱辰的神经,他抄起菜刀要和高家同归于尽,将整条胡同闹的鸡飞狗跳。

两家反复闹了几次,把邻居老沈公安拖出来调解,闹的恶心的够呛。

前世还是高蕴红跪着求沈长安出手,将邱辰收拾了一顿,然后才离婚。

可离婚后邱辰也不老实,天天跑到高蕴红单位上去闹,到后来,不堪其扰的高家只好偷偷摸摸的搬家。

这才结束了这一场“门当户对”的纠葛……

沈长安又觉得这时候自己笑不好,赶紧收敛自己脸上的笑容,说道:“谢姨说的对,蕴红和邱辰他们俩确实般配。”

谢静看着笑嘻嘻的沈长安,还有些意外,刚准备说什么就看大哥沈京兆去上厕所冷着个脸进到了院里来了,一进门就听到这当面的冷言冷语,心里自然不痛快。

谢静反应过来,也赶紧止住了后面的话,转而道:“够早的啊!”

大哥沈京兆点了一下头,算是回应了下,也没说话。

“哥,蹲个坑还看书?这么臭你也受得了?”

“嗐!看看书才能忘记了臭!”

沈长安倒是看着大哥手里的《故事会》,愣了一下。

大哥沈京兆看三弟盯着自己手里的《故事会》那本期刊,直接递了过去,笑着说:“不臭!”

说道:“昨天刚买的,解解闷挺好看的,文人动动笔,写写文章挺轻松的,估计不比你翻译文章挣的少。”

沈长安接过大哥递过来的《故事会》,听见大哥的那句话,不禁笑了。

“这本杂志可能是目前稿酬是最高的了。”

看来施展大搬运术的进程可以提前进行了。

写些文章小说先挣点零花,毕竟空间里的天材地宝卖一个就少一个,现在拿着这些宝贝去换钱属实有些心疼,不如写些不要钱的文字来的简单。

76年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总-理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

群众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

这场运动宣告了“假大空”文学的末日,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

虽说清算了极-左文艺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自由。

但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放开,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此时的文学创作风险仍然十分巨大。

这两年开始,大量作品闯入昔日禁区,突破以往。在伤痕文学推动下,文艺创作呈现喷薄之势。

如果有人穿越过来,想要在78年拍摄《庐山恋》,沈长安不禁要佩服他真是头铁。

这部电影从78年开始立项、集体创作数易其稿,79年正式拍摄、80年上映的电影,原剧组背靠上影厂、剧本在开拍之前就已经经过层层严格审查。

可是电影在上映后依然受到了大规模的批判,主创人员被封闭审查,显现出艺术创作令人窒闷的桎梏。

如果是个人创作的话,怕不知道要面对的是怎样的阻力、怎样的压力,后期怎样的审查。

沈长安是个俗人,他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如果要在这个年代赚稿费,首选的肯定是《故事会》,稿费多啊。不过帝都这边人很少看故事会,《故事会》的受众群体主要在长三角、江浙沪皖一带。销量极大,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一度每期超过千万册。

选择故事会就是选择它的通俗,因为按字数计算,他的稿酬是报纸期刊类中最高的。

1974年3月《故事会》改刊名为《革命故事会》,1978恢复原刊名《故事会》。

沈长安为了改善生活赚点小钱,开始了写作大计,早在东北时就已经想好故事,他要开始写就从八十年代大热的武侠开始,这个门类过稿容易、没有政治风险,顶多被同学老师批判一句“忒俗”。

他写了短篇通俗武侠小说《黄飞鸿》系列之壮志凌云、男儿当自强、狮王争霸,寄了出去。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