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故事会》杂志出版社。
全国各地各种杂志报刊先后复刊,如同雨后春笋般。
这种情况下,大家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想法子组稿,向作家约稿。
一般的通俗类报刊杂志就开始转载了各类港台小说,至于版权,有本事你过来要,但毕竟环境封闭,文章来源有限。
而一般的文人墨客觉得《故事会》这玩意儿难登大雅之堂,称其上面发表的故事都是一些俗不可耐的故事,以至于很多主流报刊也瞧不上《故事会》这类所谓的通俗小说。
有知名作家称在上面发表正经文章简直有辱斯文,不乏文人对其嗤之以鼻。
这就造成了一方面老百姓对这种通俗小说、通俗故事喜闻乐见,不断加大刊印发行数量;
一方面《故事会》却组稿困难,编辑部只好开出高于其他报刊杂志高的多的稿酬,以吸引作家放下身段参与到《故事会》的组稿。
……
“呦呵,这是哪位大作家寄的稿子,这么厚?”
挂号包裹要用收件专用章,传达室老佟慢悠悠的拿着邮政派件单过来盖章。
主编蔡京墨盖完章后翻来覆去的看了看这个没头没脑,直接写编辑部收的邮件。
一般上长篇的作家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责编,这种一上来就扔个长篇的自由投稿实属罕见。
蔡主编把这个稿件直接分派给了年轻编辑秦钰,秦钰是去年刚刚进社的编辑,她迫不及待地一把撕开送过来的这份厚厚的包裹。
“哇,这应该是一部长篇小说了吧,只怕不下五、六万字了。”他们经验丰富看一眼稿纸的规格、厚度就基本能判断字数的多少。
“哪位作家?”编辑室的几位编辑都挺好奇。
副主编邓兆和走到秦钰身边,想要看一眼是哪位作者的来稿。
《故事会》杂志出版社现在来稿得大多都是短篇小说,少量的中篇小说都还是特约作家、或者熟悉的作家会投稿,像这样的大部头是少数。
这样一份长篇小说自然会引起一众编辑的好奇。
“沈长安?”
“不对,不是长篇,是三篇中短篇,武侠小说《黄飞鸿》系列?”
年轻编辑秦钰看了一眼寄件人的信息,不禁问副主编邓兆和道:“你知道这位沈长安作者吗?”
“我都没听说过。”
“可能是新人新作吧。”
“就是不知道这小说故事写得怎么样啊?”
副主编邓兆和打开书稿来信,看了一眼沈长安单独写得那封给编辑的信,又看了一眼书稿上——
“字体很板正啊,小秦啊,武侠小说这个类别比较少见,不如这个新人作者让我来跟?”
“可以啊。”年轻编辑秦钰毫不犹豫地把书稿和信件都交给了副主编邓兆和。
“这字写得还是挺工整的。”邓兆和扶了一下自己黑框眼镜,坐了下来,认真的直接开始翻看这个新人给编辑老师的一封信,这个字体刚劲有力,是位男作家。
“呦,写的是清末广东的故事……”
清朝末年,曾任黑旗水军教头兼民团总教练的广东佛山武师黄飞鸿开了一家药铺,悬壶济世,他常在宝芝林教人练武,期望借此自强救国。
可是,眼见腐败的满清政府苟且偷生,而洋人横行霸道,他在这浊世间渐渐领悟到:单凭武术强身健体,不足以使民众从苦海中脱离,开始努力找寻其它救国出路。
梅县梁宽在戏院结识黄飞鸿的恋人十三姨后与黄飞鸿出生种种误会,终投武夫严振东门下与黄飞鸿成为敌手。
严振东是个毫无底线的人贩子,他与洋人联手,鼓吹美国是金山世界,竟然将包括十三姨在内的大批中国妇女骗掳上洋船欲贩卖到三藩市。
梁宽此时幡然醒悟,明白黄飞鸿是友非敌,在他的帮助下,黄飞鸿开始与洋人及其爪牙展开浴血奋战。
编辑部顿时安静了下来,其他编辑也都开始审阅自己的来稿。
午饭时间,大家去食堂吃饭都会相互的邀一下,大家注意到副主编邓兆和还是保持了一个姿势坐在那里,看样子像是完全沉浸在故事里了,心不在焉的回答让他去吃饭的提醒。
主编蔡京墨回到办公室,见编辑室只留了老邓一人,肯定又是连午饭都错过了,笑道:“老邓,你是不是又忘记吃午饭了吧?”
“哎呀,忘了忘了!”已经很就没有说话的老邓一拍大腿:“没事没事,早餐还留了两个馒头对付一下就得了。”
这时其他编辑们陆续都回来了:“老邓又忘了吃饭,这是遇上好作品了?”
“老蔡,您来看看。”邓兆和招呼蔡京墨说道。
“这个新人新作还不错?”蔡京墨问道。
主编蔡京墨的话,自然也让其他编辑很好奇这个小说究竟质量怎么样。
邓兆和仔细想了下,说道:“文学性略有不足,但是小说的故事写的非常老练,非常有画面感。”
“他把故事按三段式叙事结构,故事的建置、核心、故事的解决,?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线。”
“像是采用了剧本的创作方法,先抑后扬,开局安排声先夺人、每章都有勾子,节奏感极好,布局非常成熟。”
“好,我先看看。”主编蔡京墨拿上稿子回自己办公室,看见邓兆和桌上依然放着两个冷馒头。
蔡京墨不禁说道:“老邓,老邓!别一直盯着看了,你还是先垫吧一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是啊,邓哥,您的胃本来就不好。还是先吃一点吧!早知道你这样废寝忘食我就不把稿子交给您了,我这罪过大了。”秦钰一边说道。
主编蔡京墨看稿的速度极快,不一会儿就看完,走了出来。
“您怎么看待这稿件。”邓兆和问道。
主编蔡京墨拉了张椅子坐下,拿起茶杯喝了口茶。
老主编蔡京墨生于二十年代,自民国时期起就看通俗小说了。
老蔡尤喜武侠类小说,比如王度庐的《卧虎藏龙》、郑证因的《鹰爪王》、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赵焕亭的《奇侠精忠全传》、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等等。
赵焕亭和平江不肖生合称“南向北赵”,对后来的金庸古龙等新派武侠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主编蔡京墨是正处级干部,是有权限阅读境外报刊的,自然知道新派武侠小说在港澳台、以至于东南亚引发的巨大震动。
此时大作家、大文豪们是不屑于写这类通俗故事的,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也是有歧视链的。
文学大家们往往更推崇批判性的文学作品,而非纯粹的通俗小说。
而一般的作者又很难将一个通俗故事写的生动有趣、脍炙人口,而且因为杂志篇幅的限制,要求文笔洗练精要。
所以他们编辑部组稿可不是一般的难!
别说是《故事会》,大陆解放后所有的文学杂志,报纸期刊都是没有这一类别的小说的。
《黄飞鸿》系列无疑是开创了大陆新武侠小说的先河!从这一点来说,意义非凡!
“你感觉还行?”主编蔡京墨问道。
“我觉得非常不错,建议下月可以开始连载。”邓兆和坚定的说道。
“这个作者我建议我们要抓住,如果我们不刊发,退稿,甚至推迟刊发,我感觉这个新人作家就可能就会转投别的杂志社了。我相信这篇稿子一定会被别的出版社抢着刊登。”
“我并不是不同意刊发,只是大长篇直接刊发,那肯定不止几期。”
就这样,三言两语中,武侠小说《黄飞鸿》系列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这个小说在题材讨巧、字数合适的情况下,被安排下月正式发刊。
准备把每个故事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沈长安写的壮志凌云、男儿当自强、狮王争霸共三个故事,准备分成九期连载。
“稿酬标准呢?”邓兆和问道。
“按最高的给付吧,他这么信任咱们,咱们也必不负他。”主编蔡京墨说道。
1958年文化部颁发了《关于文学和社会科学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正式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付酬原则。一般报刊上发表的作品,均付基本稿酬。
后来有一段,因为某种原因,停止向作者发放稿酬。
1977年10月,国家出版局通知全国发放稿酬,标准是千字3元。
杂志不另发印数稿酬,除非加印单行本或者正式出版书籍。
这个规定一直执行到1999年4月,稿酬规定才被打破。
而《故事会》因为组稿困难,编辑部开出了远高于其他报刊杂志高的多的稿酬,达到了每千字4元的标准!
这样沈长安写的壮志凌云、男儿当自强、狮王争霸三个故事,共4万字,稿酬共计160元。
“这样,老邓,辛苦你给他回封信,告诉他已经过稿,而且告诉他后面有新的稿子,也都可以投我们杂志社。”
邓兆和点了点头,这个他自然是明白的,作为杂志编辑,总是希望有好作品出现,作为新人作家的伯乐,更是有发掘作家的成就感。
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鲜花,多多收藏,多多月票,谢谢大家。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