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整个南锣鼓巷邻里街坊都知道沈长安考上重点大学的事了,现在一个个都在聊这件惊人的八卦。
因为这实在是令人太意外了,那个之前叱咤风云、横扫南锣的小霸王,除了会打架还会写文章,居然还考上了大学。
这认识沈长安的哪个不震惊。
毫无疑问,在现在的人眼里能够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人那可是文化人,绝对不一般。
现在就是那个大家认为不成器的沈长安去下乡插队回来,现在能写文章;而一同下乡回来的知青却只会扫大街挑粪桶,这样的反差割裂感才会让邻里街坊不断议论,表示难以相信。
沈长安并不关心自己成为了街道茶余饭后最新的谈资。
今天他要带上弟弟和两个妹妹,还有四个小跟班去吃烤鸭,一大班的人马,感觉像是举家迁移一样,浩浩荡荡,备受瞩目。
沈佳雯蹦蹦跳跳地走到金一鸣跟前说道:“小金子,上次你答应我的核桃呢?”
金一鸣笑嘻嘻地说道:“嗐,又叫什么小金子啊?叫哥!不然核桃就坏了、虫蛀了……”
“又骗孩子。”刘思松、齐寄文、戴艺云他们仨笑了出来。
刘思松大大咧咧地说道:“雯雯,你一鸣哥家里十多对核桃,下次我都给你划拉来。”
“那你记住啊,松哥,我要一对手感好的。”
“那必须安排啊。”刘思松说道。
“你一小姑娘怎么玩上核桃了?老气横秋的。”四弟沈凤城皱眉道。
“我不玩,小舅舅爱玩,他那对核桃丢了,我给他找一对玩玩。”沈佳雯小声说道。
今天去的是百年老店“聚德全”。老帝都有钱人喜欢去全聚德、广和居、东来顺、西来顺什么的,有钱有势的则是六国饭店。
普通人吃路边走街串巷的烧饼,有钱人吃的是吊炉烧饼。
因为沈长安已经提前预定,人一进店,服务员就把事先点的热菜也都陆续上桌。
今天点菜全都是沈长安自己的主意,点的就是店里的几样招牌菜。
再配上几道“鸭掌”、“鸭肝”、“鸭膀”、“鸭丝”等四道凉菜,又点了几瓶汽水,满满腾腾摆了一桌子,琳琅满目、香气扑鼻,使人胃口大开。
要知道此时的帝都餐馆,大多数菜色少得可怜。
也就是百年老店“聚德全”,才有条件做出这样一桌席面。
菜一上来,这几个人的眼睛都不够使了,个个都盯着桌上的佳肴,也就再没人有心思闹别扭,连沈佳雯都顾不上去跟金一鸣计较什么了。
沈长安招呼大家说道:“四凉六热,大家都饿了,就别拘着了,一起开动。”
沈佳雯也嚎了一嗓子:“大家都快吃吧。”
刘思松和齐寄文对看了一阵,刘思松由衷地感叹一句。“三哥,您这也太破费了。”
齐寄文闷声说道:“哥你这得花多少钱啊!你发表文章来的钱也不容易,咱们兄弟吃碗炸酱面也都够了。”
沈长安笑着说道:“嗐,少费话,我这也是答应了要带我的傻妹妹来开开眼界的。”
“唔唔”佳雯点着头,吃的像个小仓鼠一般满嘴都是。
小妹锦春欢快地举起装着汽水的酒杯:“来吧来吧,都端起手中酒杯,咱们为我三哥庆祝一下,庆祝我三哥如愿考上重点大学,心想事成!”
“祝三哥学业进步!”
“干杯!”
不光菜色看着诱人,味道更是不负盛名。
那就更别说肚子里没什么荤腥的刘思松、齐寄文几个了,他们真的有种猪八戒吃人参果的感觉,好吃是好吃,吃完就忘了啥味儿了。
“哥,这烤鸭子也太香了,怎么这么萱软这么嫩啊……”金一鸣一边飞快地往嘴里扒啦,一边含含糊糊地问道。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一边开怀畅饮,一遍甩开腮帮子大吃了起来。
三只烤鸭竟然一点没剩,全进了大家的肚子。
沈佳雯毫无形象地拍了拍小肚子:“三哥,要能天天吃烤鸭那多好呀,有这样的好日子我就满足了。”
“那还不容易,以后自己开一家不就得了?”沈长安不以为意地说道。
“这烤鸭店还能自己开?”刘思松诧异地问道。
“以后的事儿,谁知道呢?”
吃完沈长安从后厨一下弄出了十二个鸭架子来。
服务员说鸭架子想要有的是,五毛一个。他多掏了六块钱买了十二个。
所谓鸭架子,也就是鸭子的骨头架子。在烤鸭店吃烤鸭,如果顾客买的是一整只烤鸭,按规矩,鸭架子是可以由顾客带走的。
可是当年普通人很少有机会去吃烤鸭,偶尔品尝也不懂可以往回带鸭架子的规矩,烤鸭店就将鸭架子拿出来卖了。
吃完了给刘思松他们一人拎俩鸭架子回去。把老齐老戴感动得都说不出话了,眼圈愣是红了。
人手一个,手提着油纸蒲包,一起步出了帝都烤鸭店的大门。
沈长安还特地带了几个空饭盒来,吃完回去得带几个肉菜,打包了一饭盒老妈最喜欢的“青椒鸭丁”和“鸭油蛋羹”,拿家去给老爷子和二姐她们都尝尝。
吃完鸭油蛋羹泡饭,沈大秦心情舒畅。
他看今天应该不用再赶回单位加班,就把收音机接上电源,一通电传来一阵电流的“兹兹”声,沈大秦感慨了一下,终于是有点娱乐活动了。
调频找了一会,收音机里就传来了西皮快板,节奏明快的童祥苓先生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段。
嗓音高亢洪亮,声如洪钟:“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
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迎来春色换人间!”
这是童祥苓先生经典唱段,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嗓音圆润,顿挫分明,铿锵流畅;
沈大秦停下旋钮认真地听了起来,左手拿着紫砂壶,右手不由自主的在大腿上打起来拍子。
这个年代没有其他娱乐,而京剧恰恰是需要静下心来欣赏的,浮躁的心态,追求快节奏,自然没法塌下心来好好听戏。
听了一段,这时沈大秦一转头吓了一大跳,只见窗外门外站了一堆的人,也不说话,就静静地听着。
而就在此时,又停电了。“嗷!”院子里响起了一片痛苦的叫声。
“老沈这下的心情应该也是急令飞雪化春水,迎来春色换人间啊!”
“哈哈哈!”
“老沈啊,老三这回考上重点大学,您这是心情舒畅啊!”
“嗐,确实舒畅!”沈大秦哈哈大笑起来。
自打老三从乡下插队回了城,这段时间的心情真是他这十几年来,前所未有的舒畅。
以前的小混混儿子迷途知返,居然能写文章又发表了,还捎带着赚了不少钱,现在更是考上了他想都不敢想的重点大学。
今天几个小家伙出去打牙祭,居然还知道惦记家里人,打包了几个他爱吃的菜,这又上进又孝顺的好大儿怎不叫他心情畅快。
沈大秦这段时间每天去上班都笑咪咪的,再难的事情在他手里他都能笑着面对。
单位上大家都打趣地说他黑面判官变成笑弥陀了。
群众对他是非常满意,分局又来谈话,商量是不是调回分局去。
干妈知道录取结果心情也非常高兴,沈长安找到医药公司,买到了一个轮椅,趁太阳不是十分烈,推着老太太去紫竹苑公园转了一圈,大家都羡慕老太太有个好儿子。
老太太也很高兴,是因为十多年来都联系不上的大女儿慕晗联系上了!她正在努力办理回国探亲的手续,争取年内回国一趟。
知道三哥读了大学要住校的消息,家里唯一不开心的是两个妹妹,这个最溺爱自己的三哥又要出去了。
“就不能办走读吗。”沈佳雯撒娇道。
往后漂亮衣服、美味零食就只有过年过节才有了,她觉得很不开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