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珍惜吧,少年!青年!中年!

换源:

  感谢支持,感谢收藏,感谢月票,感谢鲜花,感谢一切!

晚饭时,沈长安和全寝男生一起行动集体去饭堂吃饭。

路上陆陆续续看见不少这种队伍,一看就知道大部分是同寝室的刚报到的新生。

因为这种全寝行动只会出现在大一开学之初,等过了一段时间,这些新生们适应了适应了学校的环境,就会裂变成不少小团体,再以后各自有了男女朋友以后,全寝集体活动的机会会越来越少。女生之间更夸张,六个人的寝室能有十五个小团体!

珍惜吧,少年!

不对,特么一个班从少年到中年都有!

吃过晚饭,辅导员来到各寝室通知,让大家都去教室集中,各位同学还要来一个自我介绍,互相熟悉一下。

随着人潮一起流动的方向走,总不会错,大家找到自己的教室时,发现里面基本都已经坐满人了。

郎茂贵好像一脱离父母就彻底放飞了,父母口中的那个腼腆少年瞬间便踪影不见,飞快地选好了一排座位招呼大家过去。

赖佩湘一坐下来就告诉沈长安:“刚才进来一眼扫过去,咋我们专业就两个女子、隔壁播音专业那边女同学咋这么多,应该有十来个。”

沈长安听了哈哈大笑,心里却是想起前世的大学,全系148人,只有两个女生,一个系花一个系宝,那叫一个心酸惨淡,谁都不敢下手,一下手就成了全系公敌。

硬生生的把两位妙龄女子逼成了剩斗士。

辅导员叫何书田,是个六十年代毕业的广播电子学生,他应该也是刚刚恢复工作,一切都还在摸索,性格有些腼腆,站在讲台上点名时头低低的,都有点怕见人的感觉。

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叫辛小佩的,她毛遂自荐担任班长。全班同学好像也没什么意见一致举手通过了。

随后就让辛小佩组织学生上台自我介绍一下,他们这届的学生参差不齐,1946年出生的老大哥就有好几位,有的大学生父亲和小学生儿子一起欢度寒暑假。

最后辅导员何书田说了一下课表和公共课的上课时间地点就结束了。

78级的大学生基本全都经过严格的民兵训练,高机打飞机高炮打坦克,防生化防核弹,所以大学军训的科目简单的反而感觉有点小儿科。

对他们而言反而像是学校给的福利,放假三天一般的轻松,根本不值一提。

……

开学后,沈长安只能在周末抽时间回百万庄看望干妈了,老太太询问了一下沈长安的专业情况。

老太太不屑地撇了撇嘴说道:“我认为以我儿子的能力实在是游刃有余,学这个专业可惜了。”

“是啊,当初我也以为会被北师大录去。”

“还是不要放松翻译的工作。”

他把切好的参片、鹿茸交给了老慕,让他按照固定的时间段,给老太太进补。

老太太已经知道了沈长安在《故事会》上发表武侠小说的事情。

但是她不太喜欢沈长安写的那些通俗小说,她认为这些故事就是不入流的文字匠写的,还是希望长安写一些较为严肃的文学作品,比如《月球》比如《致命身份》。

俩人交流之下,干妈也认可眼下文艺创作确实还面临许多封闭和令人窒闷的桎梏。

干妈劝沈长安不要荒废了自己学业,在翻译一些技术文件资料的同时,还要抓紧英文小说的创作。

沈长安只好又从空间中的剧本中找了一本,再抄了一个小说《暖暖内含光》。

说的是内向沉稳的约尔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率真随性的凯特,二人一见钟情,几次交往下来后就成为情侣。

和普通的情侣一样,他们的日子也在甜蜜和争吵中度过。

今年年情人节前夕,当约尔精心准备好礼物,为不久前一次争吵找到凯特道歉时,他惊讶地发现,凯特根本都不记得他了。

原来冲动的凯特受不了二人交往中争吵的痛苦,到“忘情诊所”,把关于约尔的记忆删除得一干二净。

约尔无法原谅凯特的任性,也无法忍受失去她的痛苦,所以他也到了“忘情诊所”,请求医生汤姆博士消除关于凯特的记忆。

记忆清除程序开始启动,约尔在自己的记忆中游走,他发现和凯特一起度过的那些时光,无论是痛苦还是甜蜜,都弥足珍贵,他并不想忘记这个自己深爱的女人。

但是,程序一旦启动就无法逆转,约尔只能想尽办法把凯特藏到记忆最深的地方,那些现实中凯特本来没有出现过的时间角落,以保存这份爱情……。

老慕说道:“又是一篇发生在未来的科幻爱情故事啊,我看长安往科幻小说写作发展就挺好。”

干妈说道:“嗯,从一个方向突破也是好的,可惜我们消息太闭塞了,也不知道欧美现在科幻小说写作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了呢。”

“唉,真有这个记忆消除术,你说该多好啊。”干妈看完小说,脸上居然露出了向往的神色。

沈长安知道,那是这十年给她带来的伤害实在太大了。

“晗晗回国后让她看看,能不能给带国外去发表。”老慕看完后高兴地说道。

“应该是可以的,美好的东西是有共性的。”干妈说道。

……

“大学基本上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沈长安对大学生活的体会。

78级的学生强手如林,生源年龄跨度又极大,甚至有同级生大他近二十岁。

这两届的考生绝大多数来源庞杂,工农兵学商,各种成分都有。

他们在社会上摸打滚爬多年,栉风沐雨。骤然之间,他们因恢复高考而从社会的底层变成了“时代骄子”,深知机会来之不易,因而晨曦诵读,挑灯夜战,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77、78级的学子把去图书馆比喻成“攻打冬宫”。

好学的学子们每天傍晚吃完饭,就在老图书馆两米宽的小门挤作一团,管理员刚把门打开就“哗”地全部冲进去抢位子,那仗势就和打仗一样。可以想见当时的中大学子对书本是多么的狂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物,77、78级大学生是从2000多万被耽误了青春的人中突围而出的一个群体,相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他们的命运与经历颇有几分神奇的色彩。

这是中国高考史上最低的录取率。

是真正的千军万过独木桥!

77级高考时,没有重点与非重点大学之分,也不公布分数;志愿只能填三个,在“备注”栏还可填报中等专业学校。

在分数上线、体检合格后,对每个考生组成了两人以上的“政审调查小组”,查考生的政治表现、家庭出身,包括亲属有无政治和历史问题,写成专题“政审材料”。

77、78级大学生,是一个多数人经历过上山下乡磨练的群体,是一个历经艰辛终于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的幸运的群体,是一个经历了最激烈的沈考竞争后脱颖而出的群体,是一个大浪淘沙后特色鲜明的群体。

像沈长安班上最大的已经30多岁,最小的郎茂贵只有15周岁;有的人带薪学习,有的人拿助学金读书;有的人成熟练达,有的人年少气盛。而且普遍具有底层生存经历。

沈长安他们这批人内心骄傲到不行,颇有几分“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狂傲。

亲眼看到天翻地覆的社会转变,并痛入骨髓地反思过那些曾经深信不疑的所谓神圣教条。

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78级那样,以近乎自虐的方式来读书学习……这就注定了77、78级要出人才。

30年后,无论是在政界、学界、商界,都有许多领军人物是77、78级大学生,有人将之称为“77、78级现象”。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