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百校上线计划

换源:

  子阳凝视着华夏大鼎内壁那一行鎏金小字——“百校上线计划已覆盖全国10%人口”,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鼎身冰凉的纹路。

那纹理繁复如水波涟漪,仿佛镌刻着千年的智慧与沉思。

这数字背后,是无数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是无数个家庭命运的转折点。

他深吸一口气,咸阳宫殿外吹来的风,带着初春特有的湿润与微寒,拂过他的面颊,似有若无地夹杂着远处墨香坊传来的淡淡松烟墨气息,还有新翻泥土的清新味道。

风穿过殿前高耸的青铜柱,发出低低的呜咽声,如同朝堂之上即将掀起的风暴。

链网,这个最初为集权而生的工具,如今正悄然织就一张通往民智开启的大网。

张良那句“这才是真正的天下为公”,此刻在他心中回响,分量千钧。

这不仅仅是权力游戏的规则改变,更是文明基石的重塑。

此刻的朝堂之上,气氛却与民间的热烈截然不同,依旧是暗流汹涌。

申屠嘉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因激动而涨得通红,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悲愤:“陛下!老臣再请陛下三思!‘链上学府’,名为教化,实则乱政!自古以来,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此乃定国安邦之本。如今人人皆可随意习诸子百家之言,倘若愚民识字断文,心生妄念,对朝廷政令肆意解读,乃至非议君上,岂非动摇国本,自掘坟墓?”

他一番话说得痛心疾首,不少守旧的老臣纷纷附和,殿内一时嗡嗡作响,像是秋日里一群躁动的蜂群,令人耳根发紧。

赵高侍立在嬴政身侧,眼观鼻鼻观心,嘴角却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

那笑意藏在阴影中,像毒蛇吐信般阴冷而危险。

待申屠嘉话音稍落,他才阴柔地开口:“申屠大人所言,亦非全无道理。子阳大人此举,虽说是为国育才,然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确实前所未有。倘若监管不力,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借链网传播悖逆之言,蛊惑人心,其祸恐甚于六国余孽啊。”他巧妙地将矛头指向了监管和潜在的叛乱风险,而非直接否定教化本身,显得更为“公允”,也更易触动嬴政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嬴政端坐龙椅,面沉似水。

他何尝不知这“百校上线计划”带来的巨大冲击?

那句“已覆盖全国10%人口”的报告,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他平静的心湖,激起千层浪。

十之一二的人口,这已是数百万之众!

这些人一旦都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质疑,帝国的统治还能像以往那般稳固吗?

他一手缔造的中央集权,会不会因为知识的普及而出现裂痕?

然而,另一方面,各地呈上来的报告也让他无法忽视。

那些曾经目不识丁的黔首,如今竟能通过链网终端识字、算数,甚至开始理解一些基础的农耕改良技术、水利知识。

铜制终端冰冷光滑,轻敲按键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未来的门。

一些偏远郡县,因为链上学堂的普及,民风竟也随之开化,盗匪滋扰、乡邻争斗之事明显减少。

更重要的是,初步掌握了知识的青壮年,无论是应征入伍还是参与国家工程建设,其效率和理解能力都远超从前。

这对于亟需大量人才来巩固和发展庞大帝国的他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陛下,”一直沉默的李斯终于出列,他的声音沉稳而富有条理,“臣以为,教化万民,乃圣君所为。链上学府虽为新事物,然其利国利民之效已初显。至于申屠大人与赵总管所虑,亦非杞人忧天。臣提议,可于链网‘教育共识模块’中加强审核,对上传典籍、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并增设‘监察令史’一职,专司巡查各地学堂及链网言论,防微杜渐。如此,既可收教化之功,又能弭潜在之患。”

李斯的提议,无疑是在嬴政的天平两端都加上了砝码,试图寻求一个平衡。

嬴政的目光扫过殿下诸臣,最终落在了一直未发一言的子阳身上。

子阳今日并未穿戴繁复的朝服,而是一身利落的深衣,更显其年轻锐气。

衣料摩擦间传来轻微的窸窣声,仿佛他整个人都蓄势待发。

他仿佛早已料到会有今日之辩,神色平静,眼神清澈。

“子阳,你有何话说?”嬴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子阳出列,朗声道:“陛下,臣以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与其堵塞,不如疏导。知识本身并无好坏,关键在于如何引导。链网上所授,皆为先贤智慧,旨在开启民智,提升国力。若民皆愚昧,则国何以强?若民皆明理,纵有宵小蛊惑,亦难成气候。至于监管,李相国所言甚是,臣亦赞同加强审核与监察,确保所授皆为正道,所学皆为实用。”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臣坚信,一个拥有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受过基础教育的国民的秦国,必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更加稳固。”

殿内再次陷入寂静。

嬴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极有规律的声响,每一声都像敲在众臣心头。

那节奏缓慢却沉重,仿佛时间也在这一刻凝滞。

这是一个豪赌,赌的是民智开启后的未来。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匆匆入殿,高举一份急报:“陛下,东海郡急报!卢生大人已顺利与海外仙岛机关师取得联系,并带回数卷先进机关术图谱及改良教育终端之法,不日即可抵京!”

此言一出,殿内不少人面露惊异。

卢生出海之事,虽非绝密,但具体进展却少有人知。

如今竟真的带回了“仙术”,无疑给子阳的链网计划又添了一把火。

更先进的科技,意味着更高效的教学,更广泛的覆盖。

嬴政眼中精光一闪。

海外机关术,这又是一个新的变数。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深邃地望向殿外广阔的天空,那里,似乎正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悄然汇聚。

“此事,容朕再思。”他最终没有立刻做出决断,而是留下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拂袖而去。

赵高望着嬴政离去的背影,眼神愈发阴鸷。

这“链上学府”如燎原之火,想要彻底扑灭,怕是难了。

但他不会就此罢休,这股火,若不能为己所用,便要设法让它烧偏方向。

而子阳和张良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释然与更深的期许。

张良更是走到一处宫殿窗边,眺望着咸阳城中那些星星点点的灯火。

夜色如墨,灯火如星,映照着他眉宇间的思索与憧憬。

他仿佛能看到,在那些灯火之下,无数个家庭正因为链网的存在而发生着改变。

一个老农,或许正借着油灯,在儿孙的帮助下,笨拙地操作着链网终端,辨认着那些曾经无比陌生的文字;一个商贾之子,或许正通过链网,学习着远在千里之外的算学大师的课程;一个边陲戍卒,或许在巡逻间隙,利用片刻闲暇,汲取着兵法韬略。

十之一二的人口,这只是一个开始。

这个数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正一圈圈扩散开来,从咸阳到洛阳,从邯郸到更偏远的郡县。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村庄与市集。

那些暂时还未被“百校上线计划”覆盖的地区,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着这个神奇的“链上学府”,谈论着那些不花一文钱就能读书识字的机会,一种前所未有的求知热情,如同地下涌动的岩浆,在广袤的秦国大地上积蓄着力量,等待着喷薄而出的那一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