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登基大典

换源:

  此时的苏言并没有理会失魂落魄的项少龙,反而是再次喊来了李斯等人,追问登基大典的事情怎么样了?

这一次苏言准备把周王室的嫡系找出来,然后把关东六国的诸侯王都给喊来,参加自己的登基大典。

并且让周王室得嫡系子弟来一场禅让大戏,让他们亲手把刚刚出炉的传国玉玺交到自己的手里。

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大秦的正统,最大程度的减少六国对大秦的排斥个反抗。

如果有不愿意来参加典礼的诸侯王,苏言也会有手段对付他们。

那就是使用后世三国册封的手段,在一个诸侯国册封另一个新的大王,而且是挑选他们国内有实力的贵族。

并且为这位新的大王提供军事援助,让他们自己的贵族内部出现纷争和矛盾。

到时候自己的大秦便是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天下。

当夜,丞相府。

李斯将一卷绢帛在案几上铺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六国王室谱系。

“大王,周王室如今只剩一个空壳,但血脉尚存。”他指向其中一处,“这位姬延,便是是周赧王嫡孙,现居洛邑。”

苏言指尖轻叩案几:“他能配合禅让?”

“由不得他不配合。”李斯冷笑,“黑冰台已掌握他私通楚国的证据,若他不愿体面……”

“很好。”苏言点头,“至于六国诸侯……”

“魏王假胆小如鼠,必会前来;齐王建贪图享乐,只要许以重利……”李斯逐一分析,“唯有楚王负刍和赵王迁,还有燕王喜,恐怕会借故推脱。”

苏言眼中寒光一闪:“那就帮他们换个愿意来的王。”

“大王睿智。”

楚国,郢都。

春申君黄歇的密室中,烛火摇曳。

黑衣使者将一方玉印放在案上,印纽雕着张牙舞爪的楚凤。

“秦王承诺,若阁下愿赴咸阳观礼,这枚楚王大印……”使者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就是您的了。”

黄歇盯着玉印,呼吸粗重,这枚王印可谓是意义非凡。

真正的野心家是不可能抵挡王印的诱惑,哪怕一向是具有贤名的黄歇也不行。

所以此时的黄歇心动了。

赵国,邯郸。

将军扈辄深夜接到密信,信中只有一行字:

“赵王迁若死,君可为王。——秦”

他猛地将信纸揉碎,却听见窗外传来弩箭破空之声……

一支箭钉在梁上,箭尾系着半块虎符。

燕国,蓟城。

燕太子丹愤怒地将秦国国书掷于火盆:“想让父王去咸阳俯首称臣?做梦!”

“哎!怕就怕我们燕国拒绝不了。”

“大不了兵戈相向!我燕国男儿又有何惧?”

“……”

“父王,不可犹豫啊!”

“此事容后再议。”

三日后,燕王喜最宠爱的公子职“意外”坠马。

临终前,他抓着燕王的手嘶声道:“父王……不去咸阳……会死……”

骊山脚下,墨家工匠正在熔炼一块稀世宝玉。

“和氏璧剩下的部分,全在这里了。”徐弱恭敬道,“按大王要求,用秦篆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苏言凝视着逐渐成型的玉玺,忽然问道:“你说,后世会如何评价这场禅让?”

徐弱低头:“臣……不敢妄言。”

“寡人替你答。”苏言轻笑,“他们会说——这是场精心策划的篡位。”

“……”

玉玺出炉那日,晴空突然电闪雷鸣。

工匠们惊恐跪地,唯有苏言仰天长笑:“连天都在为寡人喝彩!”

……

秦王政四年秋(公元前243年)

咸阳宫前广场。

黎明时分,咸阳城钟鼓齐鸣。

三百名玄甲锐士列阵于宫前广场,青铜长戟在晨光中泛着冷芒。

九座巨鼎自周室宗庙运抵,由九头披挂金鞍的白牛牵引,缓缓驶入咸阳宫正门。

“周室九鼎至——!”礼官高声唱喝。

苏言(嬴政)立于九阶玉台之上,身着玄色冕服,头戴十二旒冠,腰佩太阿剑。

他年仅十七,身形尚未完全长成,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已让六国使节不敢直视。

九鼎依次落位,象征着天下九州尽归秦土。

周王室嫡孙姬延身着素服,手捧传国玉玺,在两名黑冰台武士的“搀扶”下登上高台。

他的脸色苍白,双腿颤抖,却不得不高声宣读早已备好的禅让诏书:

“周德已衰,天命归秦!今以传国玉玺授秦王政,即皇帝位,以承天道——!”

苏言接过玉玺,在阳光的照射下,和氏璧雕琢而成的玺身流转着七彩光晕。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熠熠生辉。

而秦篆将会是大秦皇家典礼专用文字,就是把所有的事情给区分开来。

台下,齐王建、韩王安、魏王假被迫跪伏在地,额头紧贴地面。

“臣等……恭贺皇帝陛下——!”

苏言忽然抬手,侍从立刻展开三道诏书。

“楚王负刍、赵王迁、燕王喜,抗命不朝。”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全场死寂,“既如此,寡人……朕便替他们换个听话的王。”

第一道诏书飞向楚国使团:

“封春申君黄歇为楚王,即日赴郢都即位!”

楚国正使面如土色……

很明显,春申君早已暗中投秦,此刻正在咸阳偏殿候旨!

第二道诏书掷向赵国使臣:

“赵将扈辄忠勇可嘉,立为赵王!”

使臣当场瘫软……

扈辄正是力主降秦的将领!

第三道诏书飘落燕国席位:

“燕公子丹仁厚贤明,当继大统!”

燕使浑身发抖……

燕王喜最喜欢的公子职三日前刚“意外”坠马而亡,如今燕太子丹又被大秦册封为王,这分明是要燕国内部发生内乱啊!

正当六国使节惊惶之际,宫门外突然传来整齐的步伐声。

三千新军锐士列阵而入,他们身着铁甲,手持改良后的连发弩,腰佩新式环首刀。

更令人胆寒的是队伍最后……

十架蒙着黑布的巨物被缓缓推入广场。

“展示。”苏言淡淡下令。

黑布掀开,露出青铜铸造的“霹雳车”。

随着令旗挥动,十枚火弹呼啸着砸向广场西侧的土墙。

轰——!

地动山摇的爆炸声中,三丈高的土墙灰飞烟灭。

六国使节有的吓瘫在地,有的直接失禁。

“此物名曰‘震天雷’。”苏言抚摸着玉玺,“朕很期待,看哪国的城墙比这土墙结实。”

“……”

正午时分,祭祀天地。

当苏言将玉玺第一次按在祭天文书上,晴朗的天空突然风起云涌。

一道闪电劈在九鼎之一的雍州鼎上,鼎身顿时泛起奇异青光。

“天现异象!”李斯立刻高呼,“此乃天帝认可新皇之兆!”

数万秦人齐刷刷跪倒,声浪震天:

“皇帝陛下万岁——!”

在震耳欲聋的欢呼中,苏言的目光扫过瑟瑟发抖的六国使团。

他知道,今日之后……

楚国将陷入春申君与负刍的内战;

赵国会有扈辄与赵迁的权力厮杀;

燕国则要为公子职之死和燕太子丹被册封为王而血流成河。

而大秦的铁骑,只需静待收割的时机。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