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新婚燕尔(1990)

换源:

  1990年春节,那时我和他刚刚结婚,严格说来蜜月还没过完,我穿着红色的羽绒服满心欢喜随他回老家过春节。

到县城后,他四弟找了一辆车把我俩送回家。到家已经是晚上了,婆婆和公公正坐在大炕上编一种盖子,满炕都是高粱秸秆。见我们到家,婆婆忙着收拾,公公忙着下地招呼我喝水。

有过第一次的见识,我已经对这个家有了足够的理解,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同时,我还做好了依然会水土不服起一身疹子的思想准备。好在到第三天都没出疹子,看来这里冬天的水土我是服的。

婆婆家很穷,家里没有土暖气,也不在屋里生炉子,据说他们这里从来都没有谁家生炉子,理由是不冷。我初来乍到不敢拿事实说话,只好入乡随俗。不但如此,还想着努力表现,想着给婆婆一家留下个好印象。家务不会干也要跟着比划,因为婆婆家的灶头都在客厅过道也就是相当于大冬天在街上做饭,因为前后门总是开着的,连村里的过路人都可以顺利穿过。结果是我这双保养极好的手很快就开口了,不少处缠裹上橡皮膏。

他不知天高地厚地向家人显摆他这个老婆的能干,建议我买些上好的毛线给他正在上高中没毛衣穿的妹妹编织一件毛衣。为了加强关系,我竟然答应。此举后来回想真的很发烧,这样寒冷的屋子里坐在一个位置伸出冰凉的手编织该是多难?再说长时间不动该是多冷可想而知。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我上身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腿上盖着棉被坐在大炕上在编织一件紫红色的毛衣。

十几天后,也就是在我离开的前两天终于把新毛衣穿到小姑身上。为此,大概我给婆婆家人留下一点好记忆,但我极端鄙视自己装孙子,所作所为完全不是我的性格。

正值青春期的小姑性格举止半男不女的,大概是为了突出与众不同或个性之类吧?几乎每天晚上都是我在炕上一角给她织毛衣,而她和这个不怎么回家的哥哥下棋,很晚都不走,常常是婆婆连着喊几次才不情愿地动身。不知道进入青春期的小姑对男女之事懂多少?反正我知道她对我能和她这个三哥名正言顺地睡在一起表示强烈的阻挠。我和她哥不能早睡,一旦晚起她也会给脸色。

这哪里是第一次见识的那个妹妹?简直就是个第三者。

无论小姑怎样横插一杠子,我居然还是就在这段日子怀孕了。

婆婆待我也远不如第一次殷勤了,她开始试着指挥我干这干那。在家里我是没做过家务的,但我坚信我一个能把高等数学学下来的女子一定能对付任何家务。

许多活计我没有刻意学过,看看就会。第一次织毛衣我看都没看,一时心血来潮买了毛线就直接编织起来,第一次拿针线给母亲做褥子瞟了一眼就会了。母亲于是认为对我没必要培养,只要我想做没有什么是不会做的。做简单的饭菜我也看过,好坏我肯定能做熟。

母亲和姥姥从来不要求我做什么,总是自豪地说:这丫头其实什么都会。

在母亲眼里的大能人,到了婆婆眼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在婆婆看来我基本就是一个废物。婆婆总是很和气地招呼我:过来,妈教你怎么弄。我很不习惯这种口气,我这样的天才需要别人教吗?

最恼人的一次是婆婆令我给全家做手擀面,要求把面要和得很硬。我的双手原本就是没力气的,这显然有为难我的嫌疑。当我把和好的面准备切成面条时,明显刀工也不行。而婆婆和小姑二位都坐在大炕上腿上盖着被子装病号,缺心眼的小姑还不时对我的工作瞟来不屑的眼神。婆婆装沉稳一声不啃,就等着我出洋相。

我满心是火苗,暗骂:奶奶的!要不是看在他对我的好,你们两个我都不认识,我能笨手笨脚在这里给你们切面条?

不过,我不能向她俩那样没见识,临走时很大度地问我的新郎这个家里哥们多,在对待老人方面有什么规定没有?他说大哥二哥婚后每月给家里20元是规定的,多了不限。

因为是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亲戚们送给我一些压岁钱,除了给小姑买毛线等花了100元左右,我手里有还有400元。于是我给他拿出300元,让他送给他的父母,他让我亲自给他的母亲送去。我说:以后送你们家的钱你给,送我们家的钱我给。因为你,我才与他们有了瓜葛,所以无论我做了什么贡献,我都不需要你的家人感谢我,或说我如何好。

他看我也是一个犟头,就拿着钱自己给父母送去。他送给自己的父母300元后,强调了这是我的意思,告知是我主动问明家里的情况后的决定。我知道公公婆婆接过钱后有所感慨是肯定的,对于赤贫的小俩口能拿出几乎全部的钱给他们留下,就单凭这一点,婆婆应该感到我这样的小媳妇的不可小瞧。

这个春节过得我不是很开心,婆婆的好印象有点褪色。我非常不喜欢她对我的虚情假意,更不喜欢她对我指手画脚而她自己懒得不动。

临走时,公公送出我很远很远。看得出来他一直想对我表达什么但始终没有说清楚。

其实,他的心意不说我也懂,只有公公这个厚道的人觉得对不住我,我结婚的时候他从老家给我邮寄来一大包自家地里种的棉花,同时在袋子里封了500元,并且附上字条,说这500元的事千万不能让家里的哥哥嫂子们知道。大意就是告知我们这500元给的不合家规,前面三个结婚时都没给过。我不便多问他儿子,但我还是始终疑惑,谁家娶个媳妇父母不花一分钱啊?给我这个儿媳花500元我还得保密?再说这500元几乎没在我身上花一分钱,钱是他儿子收到的,我完全没碰过这500元,那个时候的我还不习惯管理这个该属于自己的男人,认为更应该尊重他的独立。尤其是在钱的问题上,我不爱发表意见,否则那不就显得我太俗了吗?于是,他那个轻易没见过大钱的儿子首先就花了300元给自己买了一件毛料大风衣,只是风衣穿到身上后告诉我一声这是拿什么钱买的。我有些不悦,但依然保持矜持没说什么。剩下的200元基本请客搭进去了。我的几件新衣服都是我自己的两月工资里出的。我的工资虽然也不到100元,但每月除了饭钱和一点零花钱,余下的我是如数上交家里的,听说我要结婚,父亲便有两月没和我收钱。

对于钱,我的新郎很敏感,大概是从来就是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造成的恶习。同时,他又习惯大手大脚不会计划。我虽然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但偶尔会突然意识到我的被忽视甚至是愚弄。婚前请客前一天,我随他到市里买请客物品,还拽了他的一个朋友帮忙挑选,他大有显摆嫌疑地扶着我的肩膀问朋友:瞧瞧她这件羽绒服漂亮吗?朋友笑着回头看看我回答说:漂亮。他接着说:我帮她买的。我一听就火了,什么时候我花过他的钱?分明是我自己的工资买的,怎么成了他帮我买的?朋友面前,我不好驳他的面子,但一路心情不对。回到住处我对他大加批驳,他狡辩为:是说我帮你挑选的,没说我付的钱。

这个新郎看来也不是像我开始想象的那样十全十美,许多时候很虚荣,又不顾大局,好在态度不错脾气好,离我理想的丈夫形象还很远,需要慢慢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