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崇祯的故事———自挂

换源:

  关于大公主以后的生活,正史记载其失血过多,身体虚弱,加之精神刺激,二十岁便郁郁而终,如花般凋零在春风中。

野史中的大公主则颇具传奇:国破前她不爱红妆爱武装,喜欢结交江湖奇人异士,拜青竹帮帮主程青竹为师,一度单恋袁崇焕的儿子、有妇之夫袁承志。被崇祯砍成四级伤残后,大公主没有自暴自弃,她身残志坚,自主创业,拒绝了清政府的就业、税收等方面的政策照顾,投身武学与佛学事业,终于学成绝世武功,江湖人尊称为“独臂神尼”。

此后的故事出现了两个版本:一是独臂神尼流浪江湖,单打独斗,投入了反清复明事业,抢了李自成陈圆圆的女儿阿珂并收为徒弟——这个徒弟后来被神尼的记名弟子、同时也是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嫡传弟子韦小宝给拐走了。

另一个版本是独臂神尼纠集活跃在河南邙山的无业游民,开馆授徒,建立了当时风头最盛的黑社会组织——邙山派,并且派其关门弟子吕四娘深夜秘密潜入深宫,一刀捅死了时任大清帝国的雍正皇帝。

这两段野史的优点是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缺点是太野了,野到了逻辑存在瑕疵:李自成逼死了崇祯、颠覆了大明,是阿九最大的敌人;以皇太极为代表的清人逼死了李自成,相当于给给崇祯报了仇,一定程度上算是阿九的恩人。阿九做人做事没道理,不找李自成报仇,却恩将仇报大力抗清,四阿哥雍正死的真憋屈,这找谁说理去。

无论哪个传说,均是一个本应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公主,本应养在深闺静待出嫁,不想风云突变国破家亡,不得不顺应形势转型发展,弃文从武勤练武功,成长为一代黑道巨擘。

表面上是故事,实际上是事故,表面上赢麻了,实际上输大了。青灯古佛如何比得上相夫教子?叱咤风云怎么如夫妻恩爱?即使得到了生活的宽度与高度,也不一定能得到内心的宁静与从容。生活巨变不堪回首,心路历程折折弯弯,如果能够选择,几乎所有的女人都不想当什么独挡一面的神尼,不想什么快意恩仇、江湖飘零、刀光剑影、剑胆琴心,只想当个陪所爱的人煮饭、聊天、旅游的女人,平平淡淡甜甜蜜蜜过小日子。

讲完崇祯家的女人,再讲男人。崇祯在处理女人之前已经给儿子们安排了后路,总方针也是一个字无论“逃”。

相对于让女人们一个不落地死去,崇祯想让儿子们全活下来:一是感情需要,二是留一点死灰复燃的念想,三是大明天子本人及其女人作为祭品已经够了,祭品太多怕老祖宗消化不了积食。

每每看到儿子们,崇祯总想到自己的爷爷、父亲和兄长,还真应了九斤老太太的那句话:一代不如一代。

爷爷朱翊钧,前期励精图治做了不少大事,后期转行修仙,神经兮兮,神神刀刀,被后人称为神宗。神宗活了57岁,在位48年,喜欢玩权术搞平衡,能力较强,牢牢掌握着帝国、并将其全尾全尾传给了崇祯的父亲朱常洛。

朱常洛儿时经历了梃击案,长大经历了移宫案,死前经历了红丸案,活了38岁,在位一个月后驾崩,活脱脱的宫廷内斗悲剧案例,可谓是白活了。朱常洛在位期间部分权力落在了阉人、后宫手里,不过临死前将大明顺利交给了崇祯的哥哥朱由校。

朱由校的事迹完全是个显眼包,不需赘述,其死在花月正春风的时22岁,在位7年,大权旁落在了阉党、东林手里,还好帝国的版图完整,斗争限制在了朝廷高层,天下基本太平。

现在的崇祯33岁、且马上定格在33岁,在位17年,比爷爷勤政,比父亲执政时间久,比兄长更是既努力又高寿,但国土沦散,士民贫弊,帝国将倾,他能传给儿子什么遗产?最大的遗产是“全国最大通辑犯”这顶帽子。

有个这顶帽子,崇祯的儿子将面对无穷无尽不死不休的追杀、逃亡、软禁,一直到被迫自尽斩草除根抄家灭族,能活到33便是奇迹。

唯一令崇祯祯幸慰的是,对儿子不像对女性那般担心。在这个LGTP并不流行、分桃断袖只存在于上流社会的年代,草根出身的李自成和他的下属不懂爱不懂珍惜,不会对三位王子有什么生理想法,最多就是抓住了杀了,玩不出什么花。

在北京城破前一晚,崇祯亲自给三个儿子上了一节生活常识课,然后安排大家趁着夜色离开了九宫阁。

至于这三个儿子去了哪,后来的传说太多了。据说大娃——也就是太子,待北京局势稍微安稳后,偷偷溜回城内,找到了外公、也就是上任国丈、周皇后的父亲让帮忙拿个主意。

这位过期国丈非常有主意,也非常开明,他认为李自成政权的上台让他失去的只是腐朽的特权,得到的却了一个更强大的新中国。他非常珍惜新朝廷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认为任何对新政权形成的潜在的威胁都必须消灭。

过期国丈大人还认为,外孙是狗,吃了就走。如今的这个曾经太子身份的外孙不但没有含金量,反而是个超级巨大的炸药包,搞不好会连累全家的。他毅然决然向朝廷表明与旧势力彻底决裂的强大决心,放下亲情,大义灭亲,把自己的亲外孙送给李自成处理。

也有人说是国丈大人没这么绝情,只是因为怕摊上事而赶走了太子,让太子自生自灭,真正将太子打包送给李自成的是太子视其如父——也可以说是如母——崇祯的心腹太监。

收到太子大礼包后,李自成很高兴,表现得象个成熟的政治家,给了太子最高礼遇:封太子为国公,吃空饷不安活当吉祥物。

一个月后,李自成兵败离京,兵荒马乱,太子失踪,有人说逃跑了遁入江湖,有人说被李自成报复杀掉了,有人说被吴三桂邀功悄悄杀了,有人说死于乱军,没有明确的证据和说法。

二娃的遭遇和大娃差不多,复制粘贴。

最值得称道的是三娃。三娃年龄小但最机溜,没肯回京自投罗网,一溜烟跑得没影了,天地之大,江湖之远,和光同尘毫无消息。

无为有处有还无。此后多少年,江湖上忽然出现了很多朱三太子。许多势力非常诚恳地告诉世人自己找到了流浪江湖意图复辟的太子,然后宣传自己是大明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站在大义的高度招兵买马、发展势力。

我们最熟悉的三太子是那咤,他最大的杀招是三头六臂。

朱三太子没有三头六臂,也不像干杮鬼鲛般有影分身,更不像孙猴能化身千万,他分身乏术,真身只有一个。江湖上出现的朱三太子中最多只有一个是真的,甚至一个真的也没有,世人不知哪个是假、哪个是真、哪个是其真身本尊。

真假与事实有关,更与智商有关、愿望和利益有关。每出现一个朱三太子,总有一部分人宣称是真货,如假包换:有些人认为确实是真的,有人是真糊涂,有人看破不说破,有人是为了利益,有人是看到了机会,有人是想煽风点火,总之当很多人都当真时,一个朱三太子便能凝聚一起一般庞大的势力。此时此景,朱三太子的真假便无所谓了,这便是“假作真是真亦假”。

不过想来,拥有真朱三太子的那家势力一定很恼火,明明奇货可居享有专利,却被一群赝品抢了市场和坏了名声。

清人非常关心朱三太子的真假,心腹之患呐,必须将朱家灭门,断了朱家的根,断了遗老遗少的念想。

但清人不能杀了三太子,入关的理由是为崇祯报仇,与大明的关系是盟友,真逮住朱三太子了按情理还得供起来,达到目的前画皮不能撕,道义不能丢。

因此,清人对朱三太子的态度很明确,不需要、也懒得分辨,什么验DNA、滴血认清之类的程序全免了,快刀斩乱麻,每抓住一个都都对外宣称是假的,然后杀掉——假的该杀,真的更该杀,只要杀了肯定错不了。

就这样,在有人心的操作下,失踪人口朱三太子这起简单的人口失踪案件越来越曲折离奇,硬是搞成了历史悬案。

这些事崇祯没想到、也想到,他对这个扯淡的世界和痛苦的生活已了无牵挂,开始从容执行自杀计划。

自杀的方式已想好:上吊;地点已提前考察并确定:煤山上的一棵歪脖子老槐树。

崇祯非常中意这棵槐树,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槐”字为“木”加“鬼”,让人联想到死亡。且树上每年都有很多吊死鬼,学名叫尺蠖——这是他找槐树上吊的上吊的灵感来源。特别是近期此槐上常有乌鹊群集,乌鸦又名报丧鸟,可通灵,群集于此显然是在预示或者召唤着什么。

二是此槐手植于永乐,可谓大明的祖灵神树,不言不语不争,伴随着朱家子孙见证了江山代代,人生海海,众生芸芸。有它不迷路,相信在此上吊后可第一时间见到先祖,回归大家庭。

三是槐树代表南柯一梦,代表槐安国、代表南柯郡,代表繁花如梦,一如他的人生,这样死去增加一丝诗情画意、一丝悲哀惆怅以及一丝莫名其妙的浪漫主义。

四是槐树代表了夫妻情深,如七仙女与董永、如元稹与发妻韦氏都围绕古槐而展开了爱情故事。崇祯认为,在此上吊可以很快见到元配周皇后,见到娇巧可爱的田妃和那些让他砍的血糊拉碴的爱妃。至于陈圆圆之流的如果硬往上凑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最难消受美人恩,不能再负佳人一世。当然了,下辈子得吸取教训,让周延儒之类的帅哥滚远点,少勾搭他的女人。

五是此槐造型独特,孤枝横斜。多年人们对槐对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总会斫其正,养其旁,删其密,夭其稚,锄其直,终于养成了这么棵奇葩的歪脖树。这造型、高度、粗细,简直是量身打造的上吊神器,既舒服又能保证高死亡率。

有些佳树,朕心大慰。煤山之上,歪脖树前,崇祯脱了龙袍,写下了遗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这段遗言虽短,却有六个主人公:老天,先祖,崇祯、诸臣、百姓和反贼。

后人不知出于什么心态,有意无意忽视了遗言的大旨前后,将关注重点放在了“诸臣误我”四字上,并进行了过度解读,并很有耐心和别有用心地将此遗言二创为:“晓喻李闯,进城之后,朝中文武,刀刀斩尽,个个杀绝。休要惊辱我城中的百姓。”

随后又有人解读,这是崇祯最真实的想法,想让李自成帮他一把,给诸臣以体面,只是崇祯怕人笑他小心眼,扭扭捏捏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

这个解读有一定道理。说实话,崇祯有理由痛恨臣子:崇祯完全付出不保留,大臣们一万个心眼子;崇祯节衣缩食严手律已,臣子骄奢淫逸伸手捞财;崇祯一片真情,臣子负心薄幸;崇祯低三下四,臣子骄横跋扈;崇祯号召团结,臣子拉帮结派;崇祯把兜里的银子掏出来补贴国用,臣子把朝廷当成自己家里的大锅挑大肉往碗里捡;崇祯屈法申恩,一次次在给大家机会,臣子屡教不改蹬鼻子上脸,一而再、再而三突破底线;最后的结果却是崇祯埋尘下泥销骨,臣子们潇洒人间走一回。

为什么!凭什么!

多情自古空余恨,多情却被无情恼。

崇祯觉得自己是个贱货,是只舔狗,被玩弄了,被背叛了,最终被害死了。

我先走一步,在底下招唤你们,你们都快点来噢!

随后,大明发布了三百年来最让人心痛和震惊的一则讣告: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检因呼吸障碍,抢救无效,于1644年4月25日不幸在北京煤山去世,享年33岁。遗体告别仪式的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