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冰城

换源:

  这是一片焦土,到处是被烈火舔舐过的残骸,到处是深沉而醒目的黑褐色,空气中弥漫着刺鼻而浓烈的焦糊气味。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的生机与活力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寸草不生的荒凉。一阵风吹过,卷起层层烟灰,在空中形成云团状的烟雾。

在崔怜云的召集下,故城堡的百姓三三两两慢慢聚集在一起,他们已不敢聚成一堆,怕迎来无情的箭雨。他们或蹲或坐,或靠或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悲戚和绝望。

空气中除了焦糊味就是刺鼻的烟尘和汗水的味道,还夹杂着躁动不安的气息。

他们迷茫而无助,家烧没了,城出不去,在这儿等死吗?他们也在寻找微茫的生机和希望,有的人紧紧抱着孩子,有的人默默地看着远方,仿佛希望在孩子身上,或者希望在远方。

融岩慢慢走了过来,他知道自己不是救世主,也不是布道者,不会点石成金,也不会舌灿莲花满嘴大道理,所以他走的很慢,甚至还有些拘谨。

终于站到了人群的前面,他拱了拱手,还鞠了一躬,等阵阵嗤笑声停下后,他才声音不大地开口了,也就是前几排能听清楚,估计稍远些的都只能根据他的口型去猜。

“乡亲们,”融岩一开口,人们发觉和往常不一样,红枪会训话不是喊打就是喊杀,这人却称呼他们“乡亲们”,乡里乡亲,可不就是乡亲们,人群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乡亲们,你们想住大房子,挣大钱吗?”融岩问道。

“谁都想,那是徐财主的生活,咱命里没有,只有羡慕的份儿。”

“别忽悠我们,说实在的。”

“还大房子?草房子都没了。”

“别说好听的,你给我点儿小钱儿吧,我不要大钱,我要大饼。”

人们发现眼前之人没有红枪会那种霸道,胆气壮了许多,纷纷表达着自己的心声。

“我给大家想了一个办法,不但可以住上大房子,也许还能挣到大钱。”融岩等嘈杂的声浪小了些,提高嗓门说道。

“让我们成为红枪会的小卒子,杀八旗兵吗?甭想!好男不当兵。”

“让我们帮着你贩卖私盐还是卖那个药水?想得美!”

“你花花肠子多,别糊弄我们了。”

“我怕死,不当兵。”

“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怎么活?”

顿时杂七杂八的声音响成一片。

融岩挥了挥手,让大家安静些,接着便把对崔玉昆讲的制造混凝土的方法说了一遍,这次众人听得很仔细。

“我给大家一个承诺,如果我说的这种混凝土筑不起东城那个豁口,你们随便离开,我融岩用性命担保。”融岩这话一出口,场面彻底安静了。

“两天时间,也就是从现在算起,明天太阳落山以前,你们按我说的做,如果不成功,随便你们离开。”融岩这次说的更准确了。

“还不让你们白做,五千斤混凝土给一两银子,现场兑现,如果不要银子,可以换成同样价值的粮食。”融岩进一步加码。

这次人们彻底听明白了,原来融岩说的不是空话、套话、展望远景的虚话,都是实打实的大实话。

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起来,还有独自站在一旁认真思考的。

突然有人站了出来,大声道:“我参加。”

“算我一份。”

“还有我。”

融岩松了一口气,领头羊出现了,接下来就好办了,他们的行为会引导其他人的行为,这就是羊群效应。

果然就像烈火点燃了干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激动人心的气氛,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每个人向前报名,人头攒动,如潮水般涌向前,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参与的渴望,原来的颓废和绝望一扫而空。

崔玉昆、林翰续、崔怜云等人看得目瞪口呆,他们看惯了强势霸道的军阀作风,以强硬的手腕控制一切,在自己的领地内,他们的话就是命令,不容置疑,更不容反驳,对任何敢于挑战他们的人都会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压,但即便如此,一项命令颁布后,有一半人心甘情愿服从就算成功。他们没想到融岩只是简简单单聊聊天,几乎所有人都表现出强烈拥护。

“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崔怜云陷入深深的思考。

自此故城堡内出现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男女老少人人穿着沾满尘土的衣服,汗水浸透了每一寸布料,到处都是用力的敲打声、碾碎颗粒的滚动声和筛选粉末的沙沙声。

………………

顽天望着大败而回的鸠一气不打一处来,真想踹他两脚,可又担心伤了徒弟的自尊,只好瞪着眼,吹着胡子生闷气。

靳飞雪一见笑呵呵走了过来,他是这次行动的胜利者,最起码杀死了红枪会二当家的黄金文和百十名红枪会士卒,这个功劳足以让他再升两级。

“老大人,胜败兵家常事,只要故城堡的豁口还在,就永远是红枪会的死穴。”

靳飞雪的话让顽天一怔,赶忙走出大营,向故城堡看去,却烟雾朦胧看不真切。

这时鲍元也来凑热闹,他举着单筒望远镜望去,突然倒吸一口凉气。

“鲍元帅,怎么了?”靳飞雪问道。

“好像红枪会把那个缺口堵上了。”鲍元迟迟疑疑说道。

“不可能!”顽天说着,一把拿过鲍元的望远镜,学着鲍元的样子看去。

只见东城墙豁口处,不少人在忙忙碌碌,用大木头一层层把豁口围了起来,就像扎了一道木篱笆墙,已经到了原来城墙的高度,同时不少人往篱笆墙内倒着稀泥,还不断用木棍搅动。

“他们这是干什么?”鲍元不解问道。

顽天哈哈大笑,差点儿笑岔气,咳嗽不止,稍歇才道:“这帮土鳖红枪会,竟然学当年的杨六郎,造了个冰城墙,可笑,哈哈,可笑。”

顽天一说,鲍元也想起来了,这其实是个民间传说,并不见正史记载。北宋时期,杨六郎也就是杨延昭,任保州刺史,驻防遂城,也就是徐水附近。

辽军大举来犯,遂城城墙低矮,无法抵御,杨六郎利用数九隆冬滴水成冰天气,将水泼在城墙上,造了一座冰城,结果辽军箭也射不动,爬也爬不上去,只好退兵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