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暗处的目光

换源:

  林默走出市立图书馆古籍区,穿过马路去“静心斋”,一辆迈巴赫缓缓滑到她身边,后车窗无声降下。

“林老师?留步。”一个笑容可掬的中年男人探出头,是周老板,那位曾经夜不能寐的“成功”商人。他现在气色好了很多,但眼神深处那份商人的精明算计丝毫未减。

“周老板?”林默有些意外。

“托您的福,最近能睡个囫囵觉了。”周老板笑着,示意司机稍等,“清理工作按您说的,在推进。法务和财务天天加班,割肉啊,肉疼!”他嘴上说着肉疼,语气却带着一种掌控局面的轻松,“不过,心里是比以前踏实了点。”

“那是好事。”林默点头。

“是好!”周老板搓了搓手,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林老师,您这本事真是绝了!几句话,点醒梦中人!比我们公司花大价钱请的那些顾问管用多了!”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热切,“您看,有没有兴趣合作一把?”

“合作?”林默微微皱眉。

“对!合作!”周老板眼睛发亮,“我手上几个大项目,谈判僵着呢!对手油盐不进,软硬不吃!您要是能‘开导开导’他们?帮我们摸准他们的脉门,找准他们的‘心魔’,谈判桌上占据主动,那不就事半功倍了?”他做了个搓手指的动作,“报酬,绝对让您满意!比您在这图书馆强百倍!”

林默看着周老板眼中那份毫不掩饰的、将“人心洞察”视为商业武器的热切,心中升起一丝凉意。她救他出金钱的迷宫,他却想把她的能力变成另一座迷宫里的攻城锤。

“抱歉,周老板。”林默笑着,“我做不了这个。我的‘开导’,只针对个人内心的困境,不用于商业博弈。这违背我的原则。”

周老板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堆起更深的笑容,带着商人的圆滑:“哎呀,林老师,别这么死板嘛!原则可以灵活。再说了,帮我们也是帮对方嘛!双赢!您考虑考虑?条件好商量!”

“不必了。”林默语气坚决,“我还有事,先走一步。”她微微颔首,不再看周老板瞬间阴沉下来的脸色,径直穿过马路。

走进“静心斋”,熟悉的茶香和宁静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缓。刚坐下,邻桌两个压低声音的对话却飘进了耳朵。

“就是她?那个‘点灯人’林默?”一个年轻的声音带着好奇。

“哼,什么‘点灯人’,炒作罢了。”一个略显苍老、带着明显不屑的声音响起,林默认出是市心理学会的资深理事王振邦教授,“无证执业,用的都是些非主流、缺乏实证支持的方法!搞点共情,说几句漂亮话,就真当自己是心理大师了?哗众取宠!”

“可是王教授,听说她确实帮了好些人。”

“个案!个案说明不了什么!”王教授打断,声音带着学究式的刻板,“没有系统理论支撑,没有标准化的评估和治疗流程,更没有同行评议的案例报告!这是对心理学的亵渎!是江湖术士的做派!迟早要出问题!我们学会最近就在讨论,对这种非正规的‘民间干预’,要加强监管,甚至限制!”

林默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视线。王教授的话,像冰冷的针,刺在她心上。质疑、否定,甚至要“监管”、“限制”?这就是来自正统学术圈的目光?冰冷而充满排斥。

她抿了口茶,苦涩在舌尖蔓延。放下杯子时,手机屏幕亮起,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林老师,我是赵立明(原秘书长)的爱人。老赵被调去党校学习了,说是进修,其实就是闲置了。他让我谢谢您,说对得起良心,不后悔。但有些人,动作很快,您自己当心点。”

赵立明爱人?党校学习?闲置?有些人动作很快?

林默的心猛地一沉。赵立明!那个在“新城之心”项目上顶住压力、坚持程序正义和底线的官员!他的选择,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蛋糕。他付出了代价。而“有些人”,显然注意到了在他背后,那个“多管闲事”的点灯人——林默。“当心点”三个字,沉甸甸地压在屏幕上。

她收起手机,望向窗外。阳光依旧明媚,街道车水马龙。但她却感到一丝寒意,仿佛有几道无形的目光,从不同的方向投射过来,落在她身上。

一道目光,来自商海,充满贪婪和算计,想把她独特的能力变成牟利的工具。

一道目光,来自学界,充满质疑和排斥,将她视为破坏规则的异端。

还有一道目光来自更深的暗处,带着被搅局后的怨毒和警告,冰冷而危险。

“点灯人”的名字开始在小范围流传,带来的不仅是求助者的希望,还有觊觎、排斥和潜在的敌意。平静的水面下,暗流开始涌动。危机,如同天边悄然汇聚的阴云,初露端倪。林默端起凉掉的茶,喝了一口,苦涩更甚。能力的边界之外,世界的复杂和人心之险,才刚刚向她展露冰山一角。她需要更谨慎,更清醒。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