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境轩那顿未尽的晚餐,像一道无形的分割线。
江未晞走出那座流光溢彩的大厦,重新回到地面,肺里吸入的是带着尘土和尾气味道的、属于凡间的空气。
她没有回头,就像她扔掉那张预约卡时一样,带着一种近乎破釜沉舟的疲惫决心。
王海川的“践行”之言,与其说是祝福,不如说更像一句冷冰冰的预告。
但出乎意料的是,接下来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狂风暴雨。
林楚楚那边安静得出奇,像是彻底销声匿迹。
王海川也没有再以任何形式出现在她的生活中。
取而代之的,是雪片般飞来的工作邀约。
“星辰杯”金奖带来的热度远超预期,加上那场戏剧性的反转,让“江未晞”这个名字和她的《城市新生》一起,成了某种带有励志和话题色彩的符号。
她的邮箱几乎被塞爆,手机也从早到晚响个不停。
“江小姐您好,我是出版社的编辑,看到您《城市新生》的风格,非常契合我们正在筹备的一本关于城市变迁的纪实文学,不知您是否有兴趣绘制封面及内页插图?”
“江老师!我们是一个新锐服装品牌,想邀请您设计一组联名款的印花图案,主题是废墟与花,感觉和您的作品意境很搭!”
“喂?是江未晞吗?我是《都市快报》的小米啊!上次那个实习记者!我转正啦!主编说必须拿下你的专访!你现在身体好点没?出来喝杯奶茶呗?”
甚至,那个神秘的“缪斯之棱”平台,也很快发来了第一个正式的合作项目——为一个低调的瑞士高级制表品牌,设计一套以“时间的回响”为主题的限量款表盘概念图。
要求极高,保密协议签了一沓,但给出的预付款,足以让她在银行卡余额后面,安心地多数一个零。
钱,实实在在的钱,仅仅是账户上一串跳动的数字,却能带来最直接的安全感。
江未晞不再犹豫。
她用最快的速度,告别了城西那个留下太多压抑回忆的、连阳光都要费力才能挤进来的老破小。
她在离市中心稍远、但交通还算便利的一个创意园区附近,租下了一个小小的Loft。
楼下是工作室,楼上是卧室。
空间不大,但窗明几净,阳光可以毫无阻碍地洒进来,落在崭新的画板和一尘不染的地板上。
搬家那天,她拒绝了所有朋友的帮忙,一个人吭哧吭哧地把画架、颜料箱、还有那台嘎吱作响的老电脑搬上楼。
累得瘫倒在新买的宜家沙发上时,看着窗外疏朗的梧桐树影,还有角落里终于可以舒展摆放、不必担心绊倒人的画具,一种久违的、踏实的掌控感,慢慢回到了身体里。
她甚至有闲钱,给自己买了一台新的、运行流畅的电脑,屏幕色彩还原度极高。
当她第一次在新电脑上打开绘画软件,看着清晰细腻的界面时,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这点小小的快乐,纯粹,且完全属于她自己。
工作室渐渐步入正轨,约稿不断,经济状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
她不再需要为下个月的房租和画材发愁,甚至可以偶尔点一份不算便宜的外卖,犒劳一下自己。
身体的抗议,却并未因生活的改善而停止。
化疗的副作用依旧如影随形,只是频率和强度似乎有所减弱。
胃里的不适感,那种挥之不去的疲惫,依然是生活的一部分。
就在她以为可以完全将王海川的影响摒除在外时,一个陌生的电话打了进来。
区号显示是本地,但号码很陌生。
“请问是江未晞女士吗?”电话那头的女声礼貌而专业,“这里是瑞和医疗中心,我们注意到您之前预约了李主任的特约专家门诊,但您错过了时间,李主任下周三下午正好有一个临时空档,请问您需要为您保留吗?”
江未晞握着电话,愣住了。
瑞和医疗。
李主任。
那张被她扔进垃圾桶的卡片。
她明明没有去,也没有再联系过。
“……是王先生那边,帮您提前预留了几个备选时间段。”对方似乎察觉到她的疑惑,适时补充了一句,“如果您确定不需要,我们会取消预约,释放给其他患者。”
王海川。
阴魂不散。
江未晞捏着手机,那股被安排、被掌控的不悦感再次升腾起来。
她几乎要立刻回绝。
但就在开口的前一秒,一阵突如其来的眩晕袭来,伴随着胃里熟悉的翻搅感。
她下意识地扶住了桌沿,脸色瞬间又白了几分。
电话那头还在安静地等待着她的回复。
生存,还是尊严?
这个问题,对于此刻的她而言,似乎过于奢侈。
她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喉咙口涌上的酸意,也压下了心头那点可笑的骄傲。
“……需要,”她的声音有些干涩,却很清晰,“谢谢你,请帮我保留。”
挂了电话,她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里却是一片冰凉。
她去了瑞和。
没有宾利接送,她自己坐地铁转公交,像个再普通不过的病人。
医院环境安静,私密,高效。
没有拥挤的人潮,没有嘈杂的喧闹,连空气里都带着淡淡的消毒水和香薰混合的味道。
李主任是个看起来五十多岁、儒雅严谨的医生。
他仔细看了她带来的所有病历资料,又安排了几项检查。
整个过程专业而有条不紊。
他没有问任何关于她和王海川关系的问题,只是在最后,看着最新的检查报告,语气平和地说:“情况比预想的要好一些,之前的化疗方案虽然副作用大,但确实起到了抑制作用,接下来我们调整一下用药和治疗方案,会更温和,副作用也会小很多,但还是要坚持,保持好心态。”
走出诊室,江未晞看着缴费单上一长串的数字,心里没什么波澜。
她现在付得起。
用她自己画画挣来的钱。
新的治疗方案开始执行。
或许是药物更对症,或许是心理压力小了些,又或许仅仅是身体的周期性反应,她感觉身体状况确实有了一些改善。
至少,那种令人虚弱的恶心感出现的频率降低了,体力似乎也恢复了一点。
她开始能更专注地投入工作。
除了商业约稿,“缪斯之棱”平台也持续给她推送一些高质量的项目。
她画画的时间越来越长,作品也开始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城市新生》时期的、更沉静也更具力量感的风格。
生活似乎正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有自己的事业,能负担自己的治疗,身体也在慢慢好转。
但江未晞心里那根弦,始终没有完全松下来。
瑞和医疗中心结账单的末尾,那个小小的“王氏健康”logo,像个无声的提醒。
她每一次去复诊,每一次拿到药品,都无法忽略这个事实——她终究还是在使用着王海川提供的资源,哪怕是以一种看似公平交易的方式。
他没有再出现,也没有再联系。
但他的影响力,如同空气,无处不在。
这究竟是斩断过去后的海阔天空,还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而虚假的平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