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将军府内,刘金玉自刘明月回京后已搬回将军府和父亲同住。次日一早起来,发现只有杨庆几人在偏厅用膳,揉了揉眼睛,她环顾四周。
“庆儿哥,我爹呢?”
杨庆刚和章岩抢最后一个包子,所幸他眼疾手快,此时嘴里被半拉包子塞得鼓鼓囊囊的,听到刘金玉叫他,一时竟没法回应。幸好季云替他答了。
“将军一早就入宫去了。”
刘金玉点了点头,这时杨庆也缓过来问她。“玉儿,你早膳可用过了?”
刘金玉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用过早膳了,杨庆便给众人一一做了介绍。当听到三年前季云十五岁时,便奇谋迭出,刘金玉不禁暗暗摇了摇头:这个人好可怕,以后要离他远一点才好。
“那庆儿哥,你们这次在京里待多久?”和众人一一见过礼后,刘金玉转头问杨庆。
“目前还不清楚,等将军见过陛下大概就知道了。”杨庆也不太确定。
皇宫,御书房外。刘明月昨日刚到京城,今日一早就来面见皇帝,却在御书房门口吃了闭门羹。
有小太监悄声说道,“陛下昨日就得知将军进京了,龙心甚悦呐。如今是二位皇子在御书房内,将军稍候片刻吧。”
刘明月颔首。“这是自然。”
过不多时,便有小太监出来传旨:“陛下得知将军到了,请将军进去说话。”
刘明月正了正衣袍,缓步走进御书房。龙案前坐的正是大商朝皇帝陛下商起明,这位陛下当初随先帝南征北战,才创下偌大的大商王朝。如今正直盛年,膝下亦有三位皇子,此时在御书房侍立两侧的正是大皇子商流澜和二皇子商流风。
他跪下叩头,三呼万岁,而后又向二位皇子行礼问安。
待御座上传来“免礼平身”的声音,刘明月这才缓缓站起,仍是低头躬着身子,不敢直面圣颜。
“刘将军一路辛劳。”帝王的声音自上方传来,不怒自威。
“为陛下效力,臣不辛苦。”刘明月原先是个杀猪卖肉的,后来先帝打江山时他凭一把屠刀和十分悍勇,也是从十夫长、百夫长一路升上去的,后面江山平定,他才有功夫读书。再后来商起明继位,才派他去驻守朔州。
心知刘明月并没有多少墨水,商起明也不在意。他继续说道,“前几年匈奴屡次扰我边关,伤我百姓。这几年朔州百姓能安居乐业,实为刘将军之功。”
刘明月便称不敢,“匈奴人之所以近几年不敢犯我边界,实为陛下天威所至,震慑四方的缘故。”
听他这么说,商起明便气笑了。“好你个刘明月,这话你都打哪学来的?”
听陛下这么问,刘明月也嘿嘿笑了。“陛下知道臣没念过多少书的,那臣就自己说了。”
“说!”
“其实匈奴之所以这几年没有犯我边境,臣内心很是惶恐。”刘明月老老实实的说。
“哦!这是为何?”商起明接着问道。
“前些年匈奴草原势力纷杂,往往有部落来叩关扰民。后来有一次塔塔部前来掠劫的时候,臣手下有几个小将,提前埋伏,和他们大战了一场。有个叫季云的更是英勇无比,斩杀了塔塔部大王子。”他话到这里,只听得商起明热血沸腾。
“这季云当真如此英勇?”
“少年英雄。”刘明月点了点头。
听他这么说,大皇子商流澜不禁暗叹,这刘将军当真纯臣。
“连你都这么说,想来定是个英雄人物。可惜朕如今膝下没有个公主,否则定要招为驸马才好。”商起明想到此处,不禁扼腕叹息。
刘明月嘿嘿一笑;“臣有一女,正当花龄。”
商起明不想听他炫耀女儿,便打断了他的话。“那一战之后呢?”
“之后来叩关的部落越来越少,只听说草原上塔塔部疯狂吞并周边小部落,现如今只剩塔塔部一家独大了,这才是臣担心的地方。”
“那塔塔部如今头领是什么人?”听他这么说,商起明也起了好奇之心,能把一盘散沙的草原部落归整,这人只怕颇有心思。
这件事刘明月之前也调查过,故而他沉声回应。“听说塔塔部如今的老王爷巴特尔已不太管事,掌事的是他的小儿子苏日勒。此人正是三年前战死的塔塔部大王子乌力罕的亲弟弟。”
听他说到这里,商起明看了看在一旁的两个儿子。沉声发问;“你们怎么看?”
“回父皇。儿臣认为我们应该痛击匈奴,以免其形成气候,日后于我大商不利。”大皇子商流澜说道。
商起明看了一眼二儿子,商流风跟着说道。“大哥所言甚是,若有一日要迎战匈奴,儿臣愿为马前卒。”
商起明点了点头,大儿子商流澜行事沉稳,可继大统。次子仁善,一切以长兄马首是瞻。至于小儿子商流昊,他暗地里摇了摇头,这孩子太过顽劣,以后还需好好教导。
于是他告诉刘明月。“你继续操练兵马,只待时机成熟,我们便挥师北上,将匈奴人赶回老家去。”
刘明月恭声答道。“臣遵旨。”
“好了,就这么办吧。你过了元宵节再回朔州。这段日子好好和家人聚聚,退下吧。”商起明大手一挥,刘明月就躬身出了御书房。
待刘明月出了御书房,商起明看了眼前两个儿子一眼,摆了摆手。
“你们也跪安吧。”
他自己则是坐在龙椅上,以手扶额,思绪却飘到了明德五年那个夏天。天宝十七年,自己继位,当时膝下已有了皇后苏莫兰所出的长子商流澜和淑妃所出的次子商流风。明德三年,皇后产下一对龙凤胎,当时他高兴极了,发了赦令,普天同庆。亲自给一对龙凤胎取名为商流昊、商流锦。
渐渐地时光往前走,一对粉雕玉琢的龙凤胎越发招人喜欢。昊儿还好,自己膝下已有了两个儿子,江山有望。只是锦儿,实在可爱。商起明便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好东西尽数捧到她眼前去,只为博女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