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学生闹事

换源:

  朱由检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莫非自己就要重蹈历史上那些被暴民推翻的君主覆辙?这些太学生背后是否有更大的阴谋?东林党是否在暗中操控?

朱由检强自镇定下来,深深吸了几口气,突然厉声喝道:锦衣卫何在?

臣在!此人正是锦衣卫镇抚使骆养性,因锦衣卫高级军官悉数被拘,此刻朝会上就属他军职最高。

速去探明实情!

臣遵旨!骆养性单膝跪地行礼,随即转身大步流星地退出大殿。

朱由检在御座上如坐针毡,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他甚至萌生了暂时回避的念头——毕竟安全第一。

廊内廊外的朝臣们也在交头接耳,但与皇帝的紧张不同,他们倒显得颇为镇定。这些久经官场的老臣们深知紫禁城守备之森严,区区一群手无寸铁的书生,岂能冲破重重宫禁?

约莫一刻钟后,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骆养性单膝跪地禀报:启禀陛下,太学生确实聚集冲击宫门,但并非如先前所报的午门,而是大明门外。现已被宫廷宿卫阻拦,未能闯入。值守指挥使特遣人请示,该如何处置?

好!甚好!朱由检闻言,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下来,长舒一口气。他整了整冠冕,重新恢复了帝王威仪。此刻冷静下来细想:大明门虽称门,实则是皇城最外围的入口,距离真正的宫禁还隔着承天门、端门、午门三重关卡。这些太学生就算闹得再凶,也绝无可能威胁到内廷安全。

传朕口谕,皇帝沉声道,着五城兵马司立即调兵维持秩序。对冲击宫禁者...他略作沉吟,先以劝导为主,若执迷不悟,再行缉拿。务必要查明背后主使之人!

说到这里,朱由检眼中寒光一闪。他太清楚这类事件的套路了——表面上是一群热血书生为民请命,暗地里必有朝中势力在推波助澜。今日这场闹剧,恐怕没那么简单。

另外,皇帝又补充道,立即封锁消息,严禁外传。若有敢散布谣言者,以谋逆论处!

朱由检在心中暗自咒骂:明日定要亲自巡视禁卫,宫禁制度必须严加整顿。他强压下怒火,重新恢复了帝王应有的威仪。

陛下,首辅黄立极上前一步,拱手进言,大明门外乃闹市所在,如今太学生群集,声势颇大,宜当速决。

这番谏言令朱由检对这位首辅另眼相看。今日早朝之上,多次关键建言皆出自此人之口,虽名不见经传,却能每每切中要害,在紧要关头提出恰当建议。

朱由检暗暗记下黄立极之名,随即颔首道:首辅所言极是。朕正要亲自问问这些生员,冲击皇城究竟意欲何为!

圣上有旨,摆驾大明门!刘若愚高声宣唱。

浩荡的仪仗随即起行,中枢重臣随驾前往。其余官员则被勒令各归职守——值此紧要关头,若还敢随行观望,岂非玩忽职守?

大明门作为明代北京皇城的重要门户,其建筑格局颇具特色。这座宏伟的城门整体呈T型广场布局,最南端开设正门,即是大明门主体。城门东西两侧的城墙上,分布着数十个门洞和附属建筑,这里集中了明代中央政府的核心衙门——六部官署、五军都督府、锦衣卫指挥使司等重要机构都设立于此,可谓大明王朝的行政中枢所在。

在大明门与内城正阳门之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方形区域。这个区域以十字形街道为骨架:北面直通大明门,南面连接正阳门,东面延伸至东江米巷,西面通往西江米巷。这个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不仅是贯通内城东西的主干道,更是连接皇城与内城的关键通道。官方文献中尊称为天街,而民间百姓则因其规整的棋盘状布局,亲切地称之为棋盘街。

平日里,这里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街道上人流摩肩接踵,各类商铺鳞次栉比。达官显贵的轿马络绎不绝,商贾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这里的土地价值连城,寸土寸金,其珍贵程度即便与后世的北京一二环核心地段相比也毫不逊色。

然而此刻,这处往昔热闹非凡的场所却呈现出诡异的寂静。商铺纷纷关门歇业,行人驻足不前,所有人都伸长脖子,将目光投向同一个方向——那里聚集着一群身着蓝色澜衫的读书人,他们情绪激动,正在高声喧哗,言辞激烈。

这是闹哪出戏码啊?几个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交头接耳,满脸疑惑。

看这架势,怕是要冲击官府啊。几个常年在外奔波的行商老练地分析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看热闹的意味。

第一次目睹士子公然挑战皇权威严之场景,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堪称奇观!此情此景,当斟满美酒,痛饮为快!

围观人群中,已有好事者咂嘴舔唇,腹中馋虫大动,正四处张望寻觅小食以解口腹之欲。那位售卖瓜果的商贩,速速过来!有人扬声呼唤。来喽,老爷!商贩应声而至。霎时间,瓜果蜜饯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京城的百姓们纷纷购得时令鲜果,俨然成为这场政治风波的见证者。

此刻大明门前,聚集的国子监生员们犹自慷慨激昂,全然不觉自身举动已带动周边商贩生意兴隆。他们振臂高呼,各式口号不绝于耳。忽闻一声厉喝冲破云霄:大明养士两百载,仗义死节就在今日!!!

仗义死节就在今日!众人齐声呼应。此言一出,众太学生顿时群情激奋,个个目眦欲裂,高举手臂发出震天呐喊。最终,他们带着视死如归的决绝,怀揣着某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如潮水般向大明门涌去。

令人意外的是,此番冲击竟初见成效。负责维持秩序的宫廷侍卫面对这群近乎癫狂的读书人,一时手足无措,既不敢贸然动用武力,只得徒劳地组成人墙阻拦。初始尚能勉强维持,然而当太学生们察觉侍卫畏首畏尾,不敢施以强硬手段后,气焰愈发嚣张,竟毫无顾忌地以肉身冲撞防线。

冲啊!

铲除阉党,诛灭魏忠贤!

清君侧!!!

最后这句口号甫一出口,在场众人无不变色——清君侧三字一出,此事性质已然剧变,恐将酿成惊天大祸!

此刻太学生气势如虹,侍卫防线终被冲破。数百名身着澜衫的监生如决堤之水,直抵大明门下。伴随着轰然巨响,人群涌入城门洞中,开始疯狂拍击那扇象征着皇权的朱漆大门。

那扇镶嵌着铜钉的朱漆大门在众人拍击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数百双手掌同时拍打在厚重门板上的声响,竟引得地面都为之震颤。刚刚在侍卫簇拥下登上城楼的朱由检猝不及防,当第一声巨响传来时,他分明感受到脚下砖石微微晃动,还道是突发地动之灾。待那震动转瞬即逝,他方定下心神,扶着雉堞向外探视。

只见城门洞中挤满了身着澜衫的生员,他们如潮水般在几个门洞间来回涌动,将皇家禁地的威严大门撞击得砰砰作响。这般景象令朱由检勃然大怒——堂堂大明王朝,竟有如此狂悖之徒胆敢在皇城禁地放肆,实在是悖逆至极!

虽说天子一怒本该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但年轻的朱由检尚未有此等威势。不过帝王震怒,终究要有人承受其雷霆之威。

就在此刻,令人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那扇被生员们疯狂拍打的大门突然发出沉重的嘎吱声,缓缓向两侧开启。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狂热的人群为之一怔,他们原以为冲破宫禁就能面圣陈情,却不料——

门后赫然列阵着数百名顶盔贯甲的大汉将军。这些皇家仪仗虽然常被朝臣讥讽为绣花枕头,但此刻全副武装列阵而出,对上手无寸铁的书生却是绰绰有余。他们个个身材魁梧,铠甲鲜明,手中齐眉棍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打!随着一名身着金甲的锦衣卫千户一声令下,大汉将军们如墙推进。沉重的包铁木棍高高扬起,又挟着风声重重落下,顿时在人群中激起一片哀嚎。

哎呦!

痛煞我也!

从未经历过如此阵仗的太学生们顿时乱作一团。他们抱头鼠窜,却逃不过训练有素的皇家卫队。不消片刻,方才还气势如虹的人群就被冲得七零八落。最终所有生员都被按倒在地,黑压压地跪满了大明门前的广场。方才还响彻云霄的仗义死节之声,此刻只剩下一片呜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