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拂晓,晨雾未散。陈路一行人已踏上天柱山径。
山道蜿蜒如龙,青石阶上凝着露珠,在初阳下泛着碎金般的光泽。两侧古木参天,时有灵猴蹲坐枝头,捧着野果好奇张望。白鹤掠过云海,翅尖扫开薄雾,露出远处飞瀑如练。
山间灵气氤氲,每吸一口气都似饮了琼浆。貂蝉的裙角惊起几只彩羽山雀,甄宓俯身时,竟有胆大的松鼠跳上她掌心讨食。
登山者络绎不绝——
有白发老妪三步一跪,额头抵着青苔喃喃祷告:求仙长赐我孙儿病愈...;
负剑少年九步一叩,道袍磨破膝盖仍目光灼灼;
富家公子乘着滑竿,由仆从抬着上山,手中摇着折扇,却掩不住眼中的渴求之色。
陈路一行拾级而上,但见奇峰突兀,怪石嶙峋。一处峭壁上,几株古松扎根石缝,姿态虬劲如龙。转过山腰,忽见一道瀑布飞泻而下,水珠飞溅处,竟隐约现出七色彩虹。
“难怪能出真仙。”赵云不禁感叹,“此山灵气,确实非同寻常。”
徐庶指着远处一座凉亭:“那是望仙亭,据说天柱山仙人曾在那里显圣。”亭柱上刻满游人题诗,字迹新旧不一。
陈路一行也不急于赶路登顶,便在望仙亭内暂作休憩。随行仆从取出竹筒装的清泉和精心准备的点心,众人围坐在石桌旁野餐。山风徐来,带着松针的清香,亭中欢声笑语不断。
何太后倚着朱漆栏杆,望着云海翻涌的远山,凤眸中泛起一丝迷离:“如此人间仙境,倒是皇宫高墙内永远见不到的风光。”她轻叹一声,若能在此了此余生,倒也值得。
貂蝉闻言,执壶为何太后斟上一杯清茶,柔声道:“姐姐何必感慨。待夫君忙完朝中大事,定会带姐姐去更多更好的地方。”她眼波流转,瞥了一眼正在与徐庶论道的陈路,“江南烟雨,塞外风光,天下美景多着呢。”
黄婉凑了过来,拈起一块桂花糕奉与何太后、貂蝉和甄宓:“姐姐们尝尝,这是用天柱山野桂花所制,比其他地方的更添几分山野清香。”
陈路似有所觉,回头望来,正对上何太后来不及收回的目光。太后急忙低头饮茶,晨光透过亭角的风铃,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忽然,亭外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一只顽皮的灵猴偷走了魏延的佩刀穗子,正蹲在松枝上得意地把玩。魏延作势要追,那灵猴却将穗子抛还,还学着人样拱手作揖,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正午时分,陈路一行人终于登至天柱山顶。
山顶云海翻腾,雾气如纱,将整片开阔的平地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数十名寻仙者跪伏在地,有的低声诵经,有的焚香祷告,神情无不虔诚至极。山风掠过,将香火气息与云雾糅杂在一起,竟透着一丝玄妙之感。
陈路环顾四周,只见山顶中央立着一块古朴的青石碑,上书无极二字,笔力苍劲,似有仙韵流转。然而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特异之处。众人绕着平地仔细搜寻,甚至拨开草丛、敲击石壁,却始终未能发现任何通往仙门的线索。
“武乡公,”徐庶沉吟片刻,上前低声道,“既然我等遍寻不得,不如效仿这些寻仙之人,诚心祷告。仙缘之事,强求不得,唯有以真心感召,或可得见真仙。”
陈路略一思索,点头道:“有理。”
他当即整肃衣冠,率先跪于青石碑前。身后众人见状,亦纷纷跟随,就连一向桀骜的魏延也收敛神色,恭敬跪拜。貂蝉、何太后等人则立于两侧,静默观礼。
陈路双手合十,目光澄澈,朗声祷道:
弟子大汉武乡公陈路,今携徐庶、赵云、魏延等,诚心叩拜于天柱仙山。如今天下纷乱,妖人于吉携贾诩祸乱江东,假借仙术蛊惑百姓,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弟子虽竭力征讨,然妖术诡谲,凡力难及。今特来祈求仙人指点迷津,助我破此邪祟,救黎民于水火!??
他的声音清朗坚定,在山顶回荡,竟引得周围云雾微微震颤。
祷毕,陈路俯身三拜。就在他额头触及地面的刹那——
云海中忽然传来一声清越的鹤鸣。那只白鹤破云而出,在众人头顶盘旋。更神奇的是,陈路方才跪拜之处,竟有一朵金莲破石而出,绽放出璀璨光芒!
“仙长显圣了!”徐庶激动地喊道。
只见金莲光芒越来越盛,渐渐化作一道金色光桥,直通云海深处。隐约可见光桥尽头,一座古朴的洞府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门楣上无极二字熠熠生辉。
刹那间,山顶一片寂静,所有访仙之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住了。还未等众人回过神来,那云雾缭绕的洞府大门缓缓开启,一位中年道士踏着金光缓步而出。
道士一袭灰白道袍纤尘不染,衣袂在风中轻轻飘动。他头发斑白,用一根乌木簪随意挽起,面容清癯却神采奕奕。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周身缭绕的淡淡仙气,每一步踏在光桥上,都有莲花状的云气在足下绽放。不过转瞬之间,他便已来到陈路等人面前。
拜见仙人!
山顶众人齐刷刷跪伏在地,声震山谷。求福之人连连叩首,口中念叨着各自的心愿;求道者则高喊求师父收徒,声嘶力竭。
仙人微微一笑,拂尘轻扫:“今日只为武乡公而来,诸位所求恕难应允。”他转向陈路,声音忽然变得肃穆:“数月前天门大开,左慈仙长已然羽化登仙。临行前算得武乡公不日将到访天柱山,特留下《乌角要诀》一部。”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泛着青光的竹简:“此乃仙长百年修道心得,习之可克于吉妖术。然道不可轻传,需经三重考验。不知武乡公可愿一试?”又环视众人:“诸位若有向道之心,亦可参与考验,一试道缘深浅。”
陈路略一迟疑:“在下未曾修道,恐难通过仙家考验。”
道人含笑摇头:“考验与修道无关,只在心性。”
陈路闻言,当即邀请徐庶、赵云、魏延一同参与。他低声对徐庶道:“元直通晓道法,我们必全力助你取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