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护民战巷战

换源:

  巷口的血腥味比钱塘江水还要浓烈。

燕青半蹲在瓦檐阴影里,弩机已经上弦。下方青石板路上,三个方腊军士兵正举着狼牙棒,将十几个百姓逼进死胡同。为首士兵脖颈处刺着火焰图腾,手中锈迹斑斑的榔头正敲打着个老汉的膝盖。

“圣石!快把圣石交出来!”火焰兵嘶吼着,唾沫星子溅在老汉灰白的胡须上。

燕青眯起眼。寻常攻城略地,抢的都是粮草军械,可这些方腊军竟在抢百姓怀里的石头?他看见那个被敲断腿的老汉死死抱着块磨盘大的青石,石头表面坑洼不平,却隐约露出些刻痕。

“军爷饶命!这只是铺路的石板!”老汉身旁的妇人突然扑上来,怀里掉出个巴掌大的石块。火焰兵眼睛瞬间发亮,一脚踹开妇人,弯腰抓起石块。

“这是圣石!”火焰兵高举石块,阳光照在上面,露出个暗红色的“孝”字,“献给圣公可免死罪!”

燕青的心猛地悬起。方腊自称圣公,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可如今却对百姓下手?他想起前日在茶馆听人说,方腊军在杭州城里大肆搜刮刻有字迹的石头,当时只当是传言。

“嗖——”

弩箭破空而出,精准钉入火焰兵咽喉。士兵瞪大眼睛缓缓倒下,手中石块滚落,正巧压在那妇人染血的裙裾上。燕青这才看清,石头上的“孝”字已被鲜血浸透,暗红的血顺着笔画蔓延,竟像是个“悖”字。

“有暗桩!”剩下两个士兵立刻举盾,却不见人影。燕青足尖点地,借着屋檐阴影快速移动。他听见身后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声,越来越多的方腊军涌进巷子,每个人腰间都挂着大小不一的石头。

“把刻字的石头都搜出来!圣公说了,凡藏石不报者,杀无赦!”新赶来的将领骑在马上,手中长枪挑着个孩童,“连这小鬼的砚台都不放过!”

燕青攥紧拳头。他跟着卢俊义南下平叛,本以为只是与方腊军在战场上厮杀,却没想到会见到如此惨状。百姓们蜷缩在角落里,有人抱着祖宗牌位,有人攥着房契,这些在方腊军眼里,竟都成了“圣石”。

“大人,这块石头刻着‘忠’字!”一个士兵献宝似的举起块青砖。将领狞笑一声:“好!圣公说过,这些都是上天的旨意!把这些石头运回大营,明日就能开工!”

开工?燕青心中警铃大作。他悄悄跟在运送石头的队伍后面,看着他们进了一座废弃的寺庙。透过门缝,他看见寺庙里堆满了刻字的石头,二十几个工匠正在日夜赶工,将石头磨平、雕刻。

“这些石头真能让圣公称帝?”一个工匠小声问。监工的士兵立刻挥鞭:“闭嘴!圣公说过,集齐九十九块刻有‘天’‘命’‘圣’‘帝’的圣石,就能顺应天意,登基称帝!”

燕青倒吸一口凉气。原来方腊所谓的“圣石”,竟是为了给自己制造称帝的祥瑞!他想起刚才石头上被血染红的“孝”字,如今看来,分明是在暗示“悖逆”二字。方腊为了皇位,竟不惜让百姓流血!

“谁在外面!”突然,一声暴喝传来。燕青转身就跑,身后箭矢如雨。他在巷子里左拐右绕,却发现每个出口都被方腊军堵住。正危急间,他听见拐角处传来啜泣声。

“娘,我怕……”是个孩子的声音。燕青寻声望去,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女童正抱着块墓碑,碑上“显考”二字被方腊军凿得支离破碎。女童身后,她的母亲已经气绝,身上插着三支箭。

“把墓碑交出来!”两个士兵步步逼近。燕青来不及多想,甩出三支弩箭,瞬间解决两人。女童惊恐地看着他,怀中墓碑突然滚落,露出背面密密麻麻的小字——竟是一首童谣。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燕青轻声念道。童谣他听过,是江南百姓用来讽刺贪官的。可现在,这块刻着童谣的墓碑,却成了方腊称帝的“圣石”。

“大哥哥,他们为什么要抢我爹爹的墓碑?”女童眼泪汪汪地问。燕青沉默了。他想起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初衷,可如今这世道,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悖逆”?

远处传来战鼓轰鸣,想必是宋军开始攻城了。燕青抱起女童,朝着宋军大营的方向跑去。怀里的墓碑硌得他生疼,上面的童谣仿佛在嘲笑这荒唐的世道。方腊要借“圣石”称帝,可百姓们的血泪,又有谁在乎?

夜色渐深,燕青将女童交给宋军军医后,再次潜入杭州城。他要找到方腊收集“圣石”的证据,让天下人看看,这位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圣公,究竟有多虚伪。

当他再次来到那座寺庙时,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所有的石头都消失了,地上只留下几行模糊的血迹。燕青蹲下身子,在灰尘中发现半块刻着“帝”字的石头,边缘还沾着新鲜的血迹。

突然,他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转身一看,竟是个老和尚。和尚双手合十,递给他一张纸条:“施主,圣石已被运往涌金门,明日卯时,自见分晓。燕青正要追问,老和尚已消失在夜色中。纸条上还有一行小字:“血石为证,天道昭昭。”

涌金门、卯时、血石……燕青握紧纸条。这场关于“圣石”的闹剧,或许就要在明日终结。可他隐隐觉得,真相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在等着他……

读者朋友们,燕青能否在涌金门找到关键证据?方腊收集“圣石”的背后还有什么秘密?点击收藏本章节,一起揭开这场血石谜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