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深秋,寒风裹挟着枯叶,如呜咽的亡魂般穿梭在大街小巷。空气中弥漫着刺骨的寒意,人们纷纷裹紧棉衣,行色匆匆。安济酒楼门前,曾经在盛夏时节随风摇曳的幌子,此刻也被冻得蔫头耷脑,在冷风中无力地飘动。房遗爱站在酒楼二楼的窗前,望着街道上瑟缩前行的行人,眉头微皱。手中的茶杯早已凉透,却浑然不觉。他深知,随着天气愈发寒冷,普通的炒菜已难以满足食客们对温暖的需求。虽说“贞观酿”依旧畅销,可酒楼的整体生意,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季节的影响。“郎君,今日的上座率比昨日又少了两成。”春桃抱着账本,小脸冻得通红,声音里满是担忧,“照这样下去,怕是撑不过这个冬天。”房遗爱放下茶杯,转身看向春桃,目光坚定而深邃:“别担心,我早有打算。”他缓缓踱步到书房,取出一张泛黄的图纸,那是他在前世记忆中搜寻多日,精心绘制的火锅设计图。图纸上,一口造型独特的铜锅跃然纸上。中间高耸的烟囱用于排烟,四周环形的凹槽则是涮煮食材的地方。锅身刻着精美的云纹,既实用又美观。房遗爱盯着图纸,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火锅的制作流程和食材搭配。他叫来铁匠铺的王铁头和酒楼的大厨,详细讲解自己的想法:“这铜锅,要选用最上等的紫铜,打造得厚实耐用。中间的烟囱必须通畅,不能有丝毫堵塞。”又对大厨说:“汤底是关键,要用老母鸡、牛骨长时间熬制,再配上各种香料,熬出鲜美的味道。食材也要丰富多样,羊肉要切得薄如蝉翼,牛肉要鲜嫩多汁,还有各种蔬菜、菌类,都要新鲜水灵。”经过半个月的精心筹备,安济酒楼的后厨焕然一新。几口巨大的铜锅整齐地摆放在灶台上,灶火熊熊燃烧,锅里的汤底咕嘟咕嘟冒着泡,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后厨。开业那日,房遗爱站在酒楼门口,亲自迎接宾客。他身着一袭崭新的藏青色锦袍,腰间系着一条红色的玉带,整个人显得意气风发。“各位贵客,今日小店推出全新美食——火锅,保准让您在这寒冬里吃得暖和,吃得痛快!”他大声吆喝着,声音在寒风中格外响亮。宾客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酒楼,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大厅里,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一口精致的铜锅,灶火在锅底燃烧,映得整个大厅暖意融融。服务员们穿梭其中,端着各种新鲜的食材,笑容满面地为客人介绍:“这是我们精选的宁夏滩羊肉,肉质鲜嫩,肥而不腻;这是云南空运来的鲜香菇,口感爽滑,香气扑鼻……”一位身着华贵皮裘的富商率先入座,他饶有兴趣地看着铜锅,问道:“这火锅到底怎么吃法?”房遗爱亲自上前,热情地为他讲解:“您看,这中间的烟囱用于排烟,四周的凹槽用来涮煮食材。先将您喜欢的食材放入锅中,稍作涮煮,待食材熟透,蘸上我们特制的酱料,即可享用。”说着,他亲自示范,将一片羊肉放入锅中,几秒钟后捞起,蘸上酱料,放入口中,“您尝尝,这味道绝对让您回味无穷。”富商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妙!妙!这羊肉鲜嫩多汁,配上这独特的酱料,简直是人间美味!再来十盘羊肉!”他的大声赞叹,吸引了其他宾客纷纷效仿,一时间,整个酒楼热闹非凡,吆喝声、谈笑声此起彼伏。随着夜幕降临,酒楼里的生意愈发火爆。二楼的雅间早已被预订一空,大厅里也是座无虚席。不少食客甚至在门口排起了长队,只为品尝这一口热气腾腾的火锅。后厨里,大厨们忙得不可开交。切肉的师傅手起刀落,一片片薄如蝉翼的羊肉整齐地摆放在盘子里;负责熬汤的师傅紧盯着火候,不时添加香料,确保汤底的味道始终鲜美;服务员们端着装满食材的托盘,在厨房和大厅之间来回奔波,汗水湿透了衣衫,脸上却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房遗爱站在酒楼的一角,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次推出火锅的决定,不仅成功挽救了酒楼的生意,更让安济酒楼在长安城再次声名远扬。消息就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听说了吗?安济酒楼推出了一种叫火锅的美食,吃了浑身暖和,味道好得不得了!”“真的假的?那咱们今晚就去尝尝!”人们纷纷相约,前往安济酒楼,想要一尝这新奇美食的滋味。就连皇宫里,也听说了安济酒楼火锅的大名。一日,长孙皇后宴请诸位嫔妃,特意命人从安济酒楼订了火锅。当热气腾腾的铜锅摆在宴席上,嫔妃们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这新奇的美食。她们学着外面的吃法,将食材放入锅中涮煮,然后蘸上酱料品尝。“这味道果然独特,怪不得外面的人都赞不绝口。”长孙皇后笑着说道,眼中满是赞赏。安济酒楼的生意愈发红火,每日的营业额都屡创新高。房遗爱看着酒楼里忙碌的身影,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知道,在这竞争激烈的长安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火锅,只是他在商业道路上的又一个起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